返回列表 發帖

中官方PMI反彈 全球通膨壓力增

2023/02/01 05:30   

中國一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一月的47遽升至50.1,是四個月來首度上揚。(法新社)

IMF警告 油氣價格可能跳漲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一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一月的四十七遽升至五十.一,是四個月來首度上揚,非製造業PMI也從四十一.六跳升至五十四.四,雙雙進入擴張區間,顯示在清零防疫政策解除後,中國經濟開始反彈;但分析師警告,中國經濟重啟恐推升大宗商品價格飆漲,進而打擊全球升息抗通膨的努力。

路透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的PMI數據,是該國經歷數十年最疲軟成長後經濟恢復的第一個跡象;但花旗銀行警告,中國的復甦並非毫無懸念,服務業的就業仍疲軟,未來幾個月是關鍵觀察期。

彭博指出,有別於二○○九年,中國以四兆人民幣(十八兆台幣)的刺激措施,帶動全球從金融海嘯中復甦,今年在聯準會(Fed)與其他各國央行致力控制通膨之際,中國的經濟重啟卻可能推升通膨;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警告,中國解除清零措施或許是二○二三全球成長最重要的單一因素,但可能促使原油與天然氣價格跳漲,造成通膨壓力。

彭博經濟學家預測,中國今年經濟成長將從去年的三%上升至五.八%。依據中國成長、能源價格與全球通膨之間關係建立的模型顯示,這將使消費者物價在今年第四季年增近一個百分點,若中國成長飆漲至六.七%,全球物價將上升近兩個百分點。

美Q2通膨率如維持在5%

5月停止升息期望將落空

報導說,這對主要國家央行積極將通膨降至二%目標造成不小壓力。根據該模型,若中國的反彈讓今年第二季美國通膨維持在五%左右,恐使Fed在五月政策會議上停止升息的期望落空。但換個角度,中國因封鎖而衰退或因重啟而強彈,其間估可增加五千億美元(逾十五兆台幣)需求,相當於全球經濟再增加一個奈及利亞的支出實力。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6458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美歐中引擎加溫 IMF調高全球成長

2023/02/01 05:30   

IMF表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料達2.9%,比去年十月的預估高0.2個百分點,但比去年的3.4%差。(法新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最新季度「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上調今年全球成長預估,為一年來首次,主要因為美國就業市場強勁,家庭和企業支出強過預期,歐洲迅速適應烏俄戰爭造成的能源危機,且中國重啟經濟。

IMF表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料達二.九%,比去年十月的預估高○.二個百分點,二○二四年將加速至三.一%,但都比去年的三.四%差。報告預測,今年全球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將達六.六%,較去年十月的預估略高○.一個百分點,但低於去年的八.八%,明年將進一步跌至四.三%,今年全球約八十四%國家的通膨率會比去年低。

IMF預估,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料達一.四%,明年為一%,都低於去年的二%;歐元區今年經濟增速達○.七%,明年一.六%,也低於去年的三.五%;中國今年經濟增速達五.二%;英國為萎縮○.六%,成為唯一負成長的主要經濟體。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莎(Pierre-Olivier Gourinchas)表示,全球經濟要維持廣泛和持久的可支撐復甦,還面臨一些挑戰。報告說,這些挑戰包括通膨持續頑強,促使全球央行持續升息,導致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烏俄戰爭升溫,中國經濟復甦緩慢,以及越來越多新興和開發中國家陷入債務困境。

此外,市場預計美國聯準會(Fed)在週三例會後將升息一碼(○.二五個百分點);分析師指出,Fed的討論重點將是先前的升息行動將在多大程度上給經濟成長和通膨降溫。

若升息出現較長的滯後效應,即去年的升息在今年有力地抑制經濟活動,這意味Fed不必進一步大幅升息,也不必維持高利率很久;若滯後效應較短,即之前的升息行動已發揮效果,則Fed可能必須進一步升息,或將利率維持在高檔更久,以達到期望的效果。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6458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奇怪了,一些宮廟在發布國運籤說科技業會「先蹲後跳」,接著台經院也公佈科技業下半年會好,也是抽籤詩做預測的嗎?我們占星師是從星盤轉移來看的,科技業至少還有三年滿滿的「財務艱困期」,怎麼跳?應該是「先蹲後趴」吧?聽誰、信誰,您個人的自由,占星師總是善於等待驗證的。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再撰文開砲:升息消極 恐釀停滯性通膨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本報系資料庫)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本報系資料庫)

被視為央行「鷹派」的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近日再度重砲抨擊央行貨幣政策。陳南光在最新出爐的《銀行家雜誌》撰文指出,央行在通膨與房市管制措施方面過於消極,應擔負起物價穩定與正視處理高房價的責任。

陳南光指出,從歷史經驗看,走走停停、過早放鬆的貨幣政策,只會讓通膨拖延更久,更易落入停滯性通膨陷阱。他呼籲央行不可樂觀認定「台灣通膨相對溫和」而掉以輕心。

陳南光在文中抨擊,面對這波通膨,我國央行自始即堅持通膨只是短暫性,並認為以升息因應供給面衝擊不僅無效,而且「我國通膨相對溫和」,因此至今多以半碼爬行速度升息,台美利差已不斷擴大。

由於政策性管制及CPI中的房租類指數低估等因素,雖使台灣通膨看似相對他國低,但這統計數字是建立在價格管制衍生的龐大成本及樣本偏誤致數據低估上,央行切不可樂觀認定「我國通膨相對溫和」而掉以輕心。

陳南光痛批,我國央行抗通膨的消極態度,不僅無法主動引導民眾通膨預期,以致通膨範圍蔓延擴散,加以價格管制等措施對資源配置效率扭曲甚鉅,將帶來龐大社會成本。

陳南光認為,過去這段時間央行一再錯失升息機會,以致至今仍受困於其營造的長期低利率和寬鬆的貨幣環境。目前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離歷史低點不遠,只有不到0.5%,只要政策利率下降兩碼,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就降為0,未來政策調整空間極為有限。

許多研究顯示,長期低利率環境)不僅為通膨和資產價格上漲提供溫床,也導致資源誤置及所得與財富分配惡化等負面效應。

陳南光說,2021年12月後,央行認為過去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執行成效良好」,再沒有提出進一步管制措施。在這期間台灣房價持續暴漲,先前在疫情期間房價大漲的國家,多數已開始反轉,而台灣房價仍在加速上升。然而央行一方面宣稱由於剛性需求,房價上漲是「有基之彈」,並呼應成本上升等說法;另一方面則稱房價高低不是央行關心重點,並以租稅政策是抑制房價最有效工具為由,將抑制房價責任轉移給其他部會。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94589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2023前途灰暗 聯合國秘書長警告恐陷更大規模戰爭

  
烏俄戰爭將滿一年,戰況越演越烈。(路透)

烏俄戰爭將滿一年,戰況越演越烈。(路透)

2023/02/07 12:2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烏俄戰事越演越烈,雙方目前在東部戰線你來我往。戰爭的走勢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感到憂心,警告持續升高的衝突恐怕意味著全世界將陷入更大規模的戰爭。

《衛報》報導,古特瑞斯在聯合國大會中向各國代表發演說時,談及今年得優先處理的議題包括烏俄衝突、氣候危機和極端貧困。他坦言,「2023年的開端,我們便關注許多此生從未面臨過的各式各樣挑戰。」

古特瑞斯提到,頂尖科學家和安全專家在上個月把末日鐘調撥到距離午夜僅剩90秒,是史上最接近人類毀滅的時刻,強調「我們必須警醒並開始行動」。

在烏俄戰爭將滿一年之際,古特瑞斯說,「和平的前景看來仍遙遙無期。情勢和戰況慘烈程度惡化的可能性持續增加。我害怕的是全世界並非不知不覺走向更大規模的戰爭,而是有意為之。」

其他衝突地區還包括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以及阿富汗、緬甸、薩赫勒和海地的危機。古特瑞斯呼籲,「只要每個國家都能履行自己在聯合國憲章下的責任義務,和平便能夠獲得保障。」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203359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主要貨品全衰 1月出口年減21.2%

2023/02/08 05:30   

近1年台灣出口統計

近13年半最大減幅 電子零組件出口也創23個月新低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因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加上全球需求不振,產業鏈調整庫存,財政部昨公布一月出口三一五.一億美元、創二十三個月新低;年減二十一.二%、為近十三年半最大減幅,連續五個月負成長;其中積體電路出口年減十八.三%、為十四年來最大減幅。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預估,二月出口三三三億至三四八億美元,年減十一%至七%;第一季出口築底,可能年減約一成。

根據統計,一月出口三一五.一億美元,月減十一.九%、年減二十一.二%,經季節調整後年減九.四%;進口二九一.七億美元,月減五.八%、年減十六.六%。出、進口相抵,因出口減幅大於進口,一月出超二十三.四億美元、為三年來最低,年減二十六.七億美元。

主要貨品中,一月出口全面滑落,塑橡膠及光學器材分別年減三十七.六%及三十五.七%最慘;基本金屬、紡織品、化學品、機械年減二十五%至二十九%;電子零組件出口一二七.二億美元、創二十三個月新低,年減二十.一%、為十一年來最大減幅,其中積體電路出口年減十八.三%,反映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效應擴散,電子業景氣進入修正期。

五大市場中,對中國及香港出口年減三十三.五%、為近十四年最大減幅,影響總出口減幅十三個百分點,研判中國防疫鬆綁初期,復工狀況還不順暢,正向效應未明顯顯現。對日本、歐洲出口則逆勢上揚,分別年增三.一%及二.五%,且出口值創歷年同月新高。

蔡美娜表示,對中港出口比重降至三十三.一%、創十四年同月最低,對美國上升至十七%、為二十年同月新高,且罕見超過東協;對日本及歐洲出口比重上升至八.七%及十一.五%,也是十四年同月新高。

Q1年減1成築底 下半年可望好轉

展望未來,蔡美娜指出,隨中國防疫鬆綁及能源市場回穩,中國及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有正面訊息,新興科技應用商機也對出口帶來支撐,但通膨、升息、疫情、烏俄戰爭及美中科技戰等變數仍在,今年全球經濟低緩成長,預料第一季出口年減約一成,不如主計總處預測的年減五.五%,但下半年出口可望好轉。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65778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小摩CEO:通膨若具「黏性」 利率恐升破5%

2023/02/09 10:04   

小摩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大型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表示,不應過早宣布這場抗通膨戰的勝利,並警告,如果最終高物價「具黏性」,美國聯準會(Fed)可能會將利率調至5%以上。

《路透》報導,Fed官員先前表示,可能會進一步升息,戴蒙隨後在受訪時做出這一警告,僅管沒人暗示1月強勁的就業報告,可能使聯準會重新採取更激進的貨幣政策立場。

針對通膨,戴蒙指出,在宣布勝利之前,應該深吸一口氣,因為這1個月的數字看起來不錯。戴蒙提到,Fed將利率升到5%,並等待一段時間是完全合理的行動,但如果通膨降至3.5%或4%,然後保持在這一水位,恐怕就不得不讓利率高過5%,這可能影響短期和長期利率。

從6月接近7%的高點,Fed首選的通膨指數在12月達到5%,仍遠高於央行的2%目標,但正在穩定下降。

戴蒙也提到債務違約的問題,強調除非調高債務上限,否則美國恐面臨「災難性的」前景。戴蒙表示,美國不能違約,可能對美國造成永久性損害,可能毀掉國家未來。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05805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葉倫:通膨出現令人鼓舞跡象 利率終將回歸正常

2023/02/09 16:02   

美財長葉倫對通膨感到樂觀,並對利率回歸正常抱有信心。(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週三(8日)表示,雖然美國通膨仍處高位,但已出現令人鼓舞的跡象,這表明了許多經濟領域的供需失衡正在緩解。

綜合媒體報導,葉倫在電動車電池廠Ultium Cells LLC的建廠工地發表談話指出:「過去2年裡,我們成功緩解了供應鏈壓力,包含為彈出式貨櫃(pop-up container)堆場提供資金,並將多個港口改為24小時營業。」

葉倫還指出,過去2年通過的《兩黨基礎設施法》(BIL)、《晶片與科學法》以及《降低通膨法》(IRA)將會提高美國產能、提升經濟韌性並創造更具包容性的經濟體質。

葉倫續指:「利率確實在緩慢上升,這增加了國家和聯邦預算債務的利息成本,從這方面來說確實是種拖累,但是我們預期未來利率一定會回到更正常的水準。」

上週的就業報告顯示,美國1月就業成長大幅加速,失業率觸及3.4%的歷史低點,部分投資人認為勞動力市場強勁的跡象,增加了美國軟著陸的可能性。

另外,美國政府正推行1種名為「現代供給面經濟學(modern supply-side economics)」的經濟策略。葉倫補充,在經濟處於充分就業的狀況下,美國正進行供給面擴張、對勞動力及生產力進行投資,這些投資將能提高美國經濟的產能上限。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06307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又破3%!1月CPI年增3.04% 近半年新高

2023/02/09 16:19   

主計總處公布1月CPI年增3.04%、漲幅創半年新高,主因蔬菜受低基期影響漲幅較大,加上適逢春節部分服務費加費等。(記者鄭琪芳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CPI再破3%!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公布1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3.04%、創半年來新高。主計總處表示,主要是蔬菜受低基期影響大漲近3成,加上適逢春節部分服務費加費等;若扣除蔬果及能源,核心CPI漲2.98%。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1月CPI年增3.04%,主要是春節落點不同,比較基數不同;若扣除春節因素,1月CPI上漲2.78%,核心CPI漲2.7%,跟上月差不多;預料2月CPI應會降至3%以下,1、2月CPI平均與去年12月差不多。

主計總處表示,1月CPI較上年同月漲3.04%,主因蔬菜受上年同月天候平穩的低基數影響,漲幅較大,加上今年農曆春節連假較上年提前,採購需求及部分服務費循例加價時程提早,以及外食費、肉類、水產品、蛋類、家庭用品及交通工具價格上漲;但水果與通訊設備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

7大類指數中,以食物類年漲5.27%最多,其中蔬菜受上年天候平穩致價跌的低基數影響上漲28.25%;蛋類及肉類受飼養成本提高影響,分別漲15.74%及5.72%,加上調理食品、水產品、乳類及外食費各漲6.46%、5.92%、4.75%及4.33%所致,但水果價格下跌4.01%。教養娛樂類漲4.49%次之,隨防疫管制措施放寬,休閒娛樂消費需求增加,加上春節加價,娛樂服務費漲12.55%。

至於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1月平均年增5.9%,漲幅較上月縮小,其中雞蛋上漲16.56%最多,但漲幅明顯縮小;沙拉油及調理油漲14/17%次之;豬肉也漲7.6%,為8個月最大漲幅;麵包、衛生紙等漲幅也在7%以上。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06408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菜價飛漲28.25% 元月CPI再度衝破3%


2023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3.04%,連18個月超過2%通膨警戒線。 (郭吉銓攝)
2023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3.04%,連18個月超過2%通膨警戒線。 (郭吉銓攝)

物價有感變貴!春節連假加上蔬菜漲勢凌厲,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衝上3.04%,是近半年首度突破3%。主計總處坦言,菜價漲幅確實超乎預期,不過若排除春節因素,2月CPI會降到3%以下,1、2月平均CPI應會接近去年12月的2.71%,通膨壓力還是存在、仍是在高點,但沒有明顯往上。

國內最大鍋貼水餃連鎖店八方雲集,則宣布下周一起,水餃及鍋貼每顆漲0.3~0.5元,平均漲幅約5%,漲價後招牌鍋貼、水餃每顆6.5元,鮮蝦水餃為10元。這也是繼連鎖滷肉飯品牌鬍鬚張2月初喊漲後,再有大型外食連鎖業者因成本考量漲價,外食族荷包再縮水。

主計總處昨公布1月物價統計,CPI較上年同月漲3.04%,主要是菜價受上年同月天候平穩低基數影響,漲幅較大,加上今年農曆春節連假較往年早,採購需求及部分服務費,如旅遊團費、旅館住宿費及計程車資等循例加價時程均較上年提早的季節性影響。

在主計總處368個查價項目群中,上漲的以高麗菜漲58.06%最凶、國外旅遊團費42.48%緊追在後,再來是旅館住宿費漲27.55%。然第四名以後,幾乎都跟吃有關,鮭魚漲23.64%、雞蛋漲16.56%、沙拉及調理油漲14.17%。

再將費用分成七大類,蔬菜受基期影響大漲28.25%,導致整體食物類漲5.27%居冠。隨防疫措施放寬,休閒娛樂消費增加,加以春節加價時程提早,致教養娛樂類漲4.49%。居住類因維修費、家庭用品及房租都漲,整體漲幅來到2.49%,進而推升物價。

主計總處專委曹志弘說,菜價漲得多,不過農委會說有下來,去年2月也有寒害影響,但還要看天候穩不穩。房租年增率2.44%是1996年6月、26年來新高,與房東考量成本負擔,提高住宅維修費或最近通膨有關,不過房租是一年一簽,之後漲幅有望縮小。

曹志弘表示,去年3月起通膨率超過3%,就已處於相對高點,現階段通膨壓力還是存在,沒有完全紓緩,但已經減輕,也沒有明顯往上,如果國際原物料平穩,進口跟生產者物價漲幅縮小,就能減輕輸入性通膨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考量外食費與房租增加,主計總處從1月起的CPI統計微調權數,因外食費支出增加,食物類權數增加1.7個百分點,權數調整為25.4%,房租租金支出增加,居住類增加1.5個百分點,權數調整為24.2%。

https://tw.news.yahoo.com/%E8%8F%9C%E5%83%B9%E9%A3%9B%E6%BC%B228-25-%E5%85%83%E6%9C%88cpi%E5%86%8D%E5%BA%A6%E8%A1%9D%E7%A0%B43-201000435.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