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公告] 2023年國運展望

2023年國運展望

 

      新的一年裡,我們即將面臨的至少四重重大星象轉變

 

一、          木星12-21-2022就會進入白羊座,然後快速行進,不到5個月就會在5-17時就會進入金牛座,並在金牛座停留至年底

二、          土星將會在3-08-2023進入雙魚座,並在此停留至少三年之久,直到2-14-2026時才會轉進白羊座

三、          冥王星將在3-24-2023時進入水瓶座,但在2023-07-01逆行回到摩羯座,停留到2024-01-22時才會再度進入水瓶座,並在水瓶座停留約20之久,直到3-10-2043時,才會轉進雙魚座

四、          南北交點將會在2023-07-17時進入白羊座天秤座的軸線;繼續行進約一年半18個月),直到2025-01-12才會轉進處女座雙魚座軸線。

 

上述幾重重大星象都會造成地球上的人心、身體、家庭、社會、國家、及整體世界大勢政治軍事經濟產業趨勢等的重大影響。可以預見的是,2023春天三月起,天空中會有許多的黑天鵝遨翔俯衝,地上會有成群的黑犀牛奔馳橫衝直撞經濟受創並開始萎縮;到了2023七月份,下半年以後,則可明顯地感受到類似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與「末日景象」,伴隨著幾個大帝國崩頹全球經濟也會受到大幅影響!詳情分述如下:

 

實證基點占星學派 Authenticated Radix Astrology School

占星師 馬龍 11-30-2022

 

P.S. 本刊專注在真實反映天象以助世人能趨吉避凶、離禍得福,不在譁眾取寵、諂世媚俗、光說好聽話,膽小易受驚害怕者、不敢面對實相者,請覓他處。

 

2023年國運特別叮嚀:

 

  預計「通膨」將會在12月~1月之間就逐漸消失了,美國聯準會的「暴力升息」也可望告一段落了。(11-18-2022

 

  2023的三月開始,全球各主要民主國家的經濟景氣將會縮緊,很有可能會陷入衰退,而且期間將長達三年,直至2025年底左右。(11-18-2022

 

  預計在2023年七月開始,一直到2024年的一月期間,以黃金為首的各種原物料石油塑料金屬鋼材穀物水泥木材紙漿等等,將會大幅上揚,而且會突破歷史高點!對全球的民生經濟都會造成巨大且深遠的影響!(12-10-2022

 

  請注意,以「金控」為首的各種金融類股,在2023年的七月以後,直到2024年的一月期間,將會嚴重受創巨幅虧損體質較弱者恐將倒閉關門。全球性的普遍狀況,恐將導致1930年代的「大蕭條」、末日景象!(12-10-2022

 

  中國的問題大了!歷經2021共同富裕2022清零政策等等,已經奄奄一息,緊接著從2023起,將會有長達20經濟危機,恐將整個中國經濟架構摧毀殆盡貽害深遠,不可不慎!在2023七月開始,直到2024年一月期間,將會遇到更重大的危機,而且是前所未有危機中共政權有可能遭顛覆!就算沒倒,也必將受創嚴重11-25-2022

 

  2023最幸運的行業包括:軍火武器業軍需工業軍警特調消防救難農業基層工人醫療工作人員醫療器材相關產業、餐飲業的廚師們、屠宰業殯葬業黑道等等;尤其在五月中旬過後,一直到年底期間,可望收入滿滿!(11-18-2022

 

  2023比較辛苦的行業包括:高科技電子電腦通訊手機傳播社群網站等,從三月開始,財務將會壓力沉重緊縮,而且將會持續至少三年之久,直至2025年底為止(11-18-2022)。從2023年三月開始,一直到2043年三月左右,長達20的時間裡,上述產業也要面臨「基本的變革」,類似破壞後的再造死亡後的重生,過程將會非常激烈殘酷,受不了的恐將被永遠地淘汰。(11-21-2022

 

  許多高科技大廠在撤出中國之後,要轉進印度,但恐怕印度2023春天以後將會面臨長達六年國運衰頹期,其中也包括經濟困窘萎縮等等。轉進印度會否是個明智的考量?尚須多方評估哦?(11-25-2022

 

  有幾個行業比較特殊,需要特別注意一下:藝術類行業(電影、電視、影劇、舞台劇、演藝界、文學、音樂、美術、雕塑、出版業、書店、印刷廠、樂團等),醫學類行業(醫院、診所、製藥、器材製造廠及供應商等),殯葬禮儀相關行業,宗教產業(廟宇、宮壇、宗教文物等)、身心靈產業、化工類、天然氣、石油業、酒類、飲料類、詐騙集團等、資源回收業、墓園、靈骨塔等,大運趨勢不佳,從2023年的三月開始,將會有三年的衰退緊縮期,直到2025年底左右;然後,還會有再三年的財務緊縮期,直到2028年底左右;請各自做好規劃、準備,以因應這長達六年的逆風期。比較特殊的是,在2023年的一月開始,一直到五月中時,業者可能不會感受到這股寒流,甚至會覺得業績良好,收入頗豐,怎麼可能?但景氣就是在五月中旬過後會開始翻轉,然後,就一路一直下去了。(11-18-2022

 

  注意哦,那些「舔中媚共」的藝人們恐怕在2023年三月以後就很難在中國討生活了,但回到曾經被您們唾棄的台灣來,又能夠獲得多少認同與掌聲呢?衰運期將長達六年!(11-21-2022

 

  各種虛擬貨幣,包括比特幣泰達幣狗狗幣等等,在2022年的通膨風吹起之後,就衰弱不振了。FTX2022年的11月裡倒掉了,再來的幣安在未來的一、兩年內也是岌岌可危。從2023年的三月開始,各種虛擬貨幣也要進入長達六年逆風期,時間很長,很多虛擬貨幣終歸要泡沫化,消失於無形了,提醒大家不要再玩了。(12-11-2022

 

  2022年的下半年,汽車製造銷售產業混亂情況已經提早出現,缺乏晶片物料等,新車等待期超過3個月、半年,中古車的價格竟然比新車還貴?非常離譜、荒唐!但卻是真實上演的情況!預計在2023春天以後,將會進入一個更加混亂的局面,而且至少會維持三年;然後,更糟的是,從2023年的七月開始,一直到2024年的元月左右,汽車業將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風暴來襲,將會席捲整個產業,預計將會有許多體質較弱的業者無法看到2024春天,提早就掛了!更慘的是,當電動車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流行在市面上時,許多車廠還緊抱著燃油汽車不放,從2023年開始的20年期左右,整個汽車產業財務結構將會從根本性的被破壞、被改變,只有跟得上時代潮流的能夠生存,沒跟上的只有等著被淘汰的份。

 

  有關房地產營造業者,從2023春天開始,就將會進入「混亂期」,為期三年;再來,還會緊接著三年的「艱困期」,苦日子會很久!從2023的七月開始,將會有多重凶星層層箝制沖剋,針對著房地產而來,而且來勢洶洶!將會造成巨大衝擊,絕非央行總裁說的「軟著陸」,保護過頭了,應該要放手,讓民眾可以買到便宜的好房。(12-14-2022

 

  請注意航運類股,已經出現疲態20212022間的榮景將不再現,預計在2023年的七月過後,一直到2024年一月的半年期間,將會出現鉅額虧損,過去所賺的一次吐回體質贏弱者恐將破產倒閉!(12-10-2022

 

  有關工具機機械製造產業等,相關業者都對自身產業的發展充滿自信過度樂觀,高估了成長空間脫離現實,事實上是許多業者苦哈哈虧損連連。預計在2023年三月以後,整個市況將會進入「混亂期」,然後在2023年的七月起開始,一直到2024年的一月間,將會遇到巨大風暴來襲,會席捲整個產業,也會造成重大傷害,許多業者可能無法度過2024春節了。請各自提早做好各種因應措施。(12-11-2022

 

  預計在2023年春天開始,東北亞的南韓北韓都會相繼走進「國運衰頹」的境地,並且至少持續十年。沒有誇張,如果再加上其他行星的作用,甚至長達20都有可能,這一點等2年後再來公佈。提醒要去留學投資移民的朋友們慎思!慎思!危邦不入哦!北韓要非常小心,有可能被滅國哦!南韓恐將遭到池魚之殃難逃厄運。(11-22-2022

 

  預計在2023年春天開始,各個宗教氣息強烈的國家,如伊斯蘭教的中東地區、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部等,以及佛教國家如斯里蘭卡、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還有印度教的大本營印度等等,都將面臨巨大的困難壓力負擔,而且將會持續約六年之久。有要前往投資設廠移民的朋友們,要請多加小心注意囉。(11-22-2022

 

 

產業財經:

 

  有關【經濟景氣】疫情已經漸漸過去了,在2022年底2023年初,可以看到全球景氣強力反彈的勁道!令人激賞!但還不要高興太早,畢竟經過三年的疫情之後,百廢待舉,在2023的上半年裡就好像大病初癒以後的情況,還在療傷期,在上半年裡還有至少兩、三波小幅衝擊;在三月過後,其實已經埋下「緊縮」、「衰退」的種子了,只是被泡沫煙霧所遮蓋了。在下半年裡也還會有更大的變數發生,有可能會導致類似20世紀1930年代的「大蕭條」,務必不可輕忽!(11-23-2022

 

  有關【銀行保險證券金控等金融業保險業在去年的慘賠之後,今年可望止血療傷。但是,整體金融業情況還沒有結束,去年暴力升息以後,今年將會進入「緊縮」的情況,尤其要注意房地產業爆雷,台灣的財政金融也會隨之緊縮,預計至少會有三年之久,準備好好因應吧!在2023年的三月以後,財務負擔似乎更形沉重,對前途、事業、發展、前景也更不樂觀;在2023下半年七月過後,一直到2024的一月期間,財務將會急速惡化,非常嚴重,體質弱的恐將嚴重虧損,以致於倒閉!(11-23-2022

 

  有關【原物料】的行情,包括「黃金石油塑料金屬鋼材穀物水泥木材紙漿」等,預計在2023裡的行情大致穩定,或是用另外一個形容詞「疲軟」也可以說明;但這並非壞消息,對各行各業反而好,有穩定的成本,才能好好地生產、做生意。預計在2023裡的五月裡會有一波行情起漲;另外,請注意在2023年七月以後,一直到2024元月期間,各種原物料的價格將會大幅上揚起漲!將會嚴重影響全球的民生經濟,會讓大家有苦不堪言的感覺!(11-24-2022

 

  有關高科技的電子晶片電腦手機傳播通訊設備社群網站,在過去兩、三年間,從亞馬遜臉書推特阿里巴巴騰訊蝦皮等等公司都經歷了大震盪大震撼,市值減少都超過50。但是噩夢還沒結束,上述產業在未來兩、三年裡還要面臨「財務窘困」的局面,可能有些廠商會就此解散、退出市場。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許多高科技廠商在撤出中國之後,轉進印度,但是印度在未來56間,也將面臨國運困厄財政窘困的局面。只是追求低工資人口紅利的取向,不見得對哦,要好自因應。(11-24-2022

 

  有關虛擬加密貨幣比特幣泰達幣狗狗幣產業,從2022年春天聯準會開始升息以來,馬斯克也不再玩了,加上11月的FTX破產,多重事件影響,讓世人對虛擬貨幣原本就不太有信心的,這下就更是負面看待了。從202210月開始,一直到2023年三月底,下殺的天象一直都在;到了20232024年裡,大概就要換幣安趙長鵬出事了,這個可是全球最大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哦!預計從2023起,各種虛擬貨幣會有長達六年衰運期,時間很長,懷疑誰能撐得過?或許,在這期間就是泡沫幻滅期了!(11-23-24

 

  有關當季當月農產品稻米蔬菜水果等,在一月份的當季農產品生產應該都可以豐收數量很多,但是就容易導致價格下跌,雖說對農民不利,但對絕大多數的百姓而言,倒是可以有充足、豐盛、便宜的物資等等,應該可以過得一個好年!至於其他月份的狀況,因為相關行星變化較快較多,請容許按月再來報告。(12-12-2022

 

  有關【醫藥化學生技】產業,媒體上有財經專家在預測,未來各種生物科技產業可能可以取代電子產業台灣經濟成長的動能,我們也希望如此,但是事情經常不是我們所可以預期的。從2023開始,各種醫學化學製藥生物科技等的產業將要面臨壓力緊縮的情況,會否是因為疫情已經結束了?不再受到重用了?雖然在過去兩年也賺飽飽了。整個產業的衰運期將會長達56之久,直到2029左右,連財務也會相當窘困。想要投資的朋友們必須考慮清楚哦!(11-24-2022

 

  有關【房地產土地建築業】,由於台灣央行刻意迴護,在台的利息漲幅遠遠不及美國,讓房地產業持有土地房屋的成本依然低廉,所以不急著出脫,也不會降價;只有在少數的蛋白區微幅降價的現象。這對台灣百姓當然非常不公平!但是又能如何?只能苦苦等待!預計在2023起的五、六年之間,將會進入「混亂期」,也就是行情都會被打亂了,業界裡會出現大好大壞大起大落的情況;財務穩健、地段良好的處所,價格依然高昂;若是槓桿操作太甚者,財務不是很健全者,就要面臨削價出售的情況。經過兩、三年的混亂期,再來,大家再來一起經歷約兩、三年的艱困期。(11-24-2022)補充:央行總裁楊金龍說房地產業可望「軟著陸」,但從2023年的七月份開始,將會有多重凶星沖剋,就是針對著房地產業者而來,而且來勢洶洶衝擊將會很大!甚至許多業者將會倒閉落跑,還能喘氣者應該就會大量低價出清房價應該有望下跌,期待民眾能夠買到價格合宜的好房。(12-14-2022

 

  有關飯店旅館旅社民宿旅遊業等相關產業,全球都已確定解封,除了中國,飯店、旅遊業的復甦大方向已經確定!從202212月下旬開始,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是「從頭再起」,也會有萬事起頭難的現象,許多業者在疫情期間辭退的員工,現在找不回來了,難以維持應有的運作,卻也沒有加薪?類似這種窘況將會持續到2023年五月中旬左右,應該可以調適完好,然後從五月中旬一直到年底,就有可望恢復疫情前的業績了。當然,這期間也會有其他短期的衝擊,但復甦大方向不變!(11-29-2022

 

  有關【文化創意產業】,包括藝術音樂文學美術電影戲劇演藝界書籍雜誌相關產品等,預計在從2023春天開始,將會有長達五、六年的緊縮期衰退期困厄期,在20232026間,就像展翅卻無法遨翔,沒有了可以表演的舞台了;在20262029期間,則要面臨嚴重的財務困窘,恐怕生活都困難哦!長達56年的困厄期,不容小覷!尤其那些曾經拋棄台灣,投入中國的親中媚共藝人們,將會首當其衝!面臨習近平的諸多保守、倒退政策,中國市場會急遽萎縮衰退,沒有演出機會,回台也已經過氣,沒有舞台了,要各自謀生了。在這些年間,文化部也會非常難過,即便拿出各種方法,也難以挽回頹勢。(11-24-2022

 

  有關航空航海客運貨運live">物流產業,就算在疫情期間,各種海陸空運輸雖然大受影響,但仍然在持續著,必須要的服務啊!疫情過後,人員進出國頻率更加頻繁,整個產業可望復甦。預計在2022年底聖誕節左右,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但是仍會有些「從頭開始」的一些困難,不是很大,但需要重新調適。預計在2023年五月裡,就可以大致調適完成,然後從五月裡一直到年底的期間,可望較為正常運作了。但也幾乎就在同時,2023年的三月裡,財務負擔變重了,前途、發展也蒙上陰影,復甦的前景似乎沒有預期中的樂觀。預計在2023七月以後,一直到2024一月期間,財務上將會遇到大困難虧損將會非常嚴重,體質較弱的業者可能會倒閉關門。(11-29-2022

 

社會事件:

 

  有關火神【祝融火災、爆炸、氣爆等等,在2023年的一月裡,各種火災爆炸氣爆等將會比較和緩,發生機率比較低;預計要等進入三月時,才會再度緊張頻繁起來!由於相關行星的行進速率比較快,變化比較多,我們會留在每個月的月刊裡再來報告,請注意按時收看。(11-30-2022

 

  有關【森林大火、火山爆發】等等,在2023年的一月裡,北半球冬天枯水期,發生森林大火機率較低;預計要等到三月裡,各種森林大火才容易爆發開來,同時,激烈的天象也可能再度引發火山爆發!(11-30-2022

 

  採用高級動力的發動機及載具,包括飛機、火箭、船艦、火車、高鐵、動車、地鐵、及汽機車等各種載具,在2023年一月、二月裡的天象比較和緩,各種車禍交通事故比率會比較低,期待大家都能夠過個平安的好年!但提醒激烈的狀況將會在三月裡發生,務必小心!我們會再按月報導各種會影響交通安全的天象,請按時收看。(11-30-2022

 

  有關世人們【感情與情慾】方面,在一月裡,世人的感情仍然不順,很多人會為情苦惱、傷心、難過,從12月底到一月初時會有第一波的分手潮;第二波發生在一月下旬初時,都是快速乾淨利落!但在一月底、二月初時,要小心因為不爽、不悅所引起的情殺!規模雖小,事件不大,受害者不多,但是遇上的人就會很慘很慘!(11-30-2022

 

  有關【性侵性虐性騷】性犯罪案件,在2023年一月裡的性犯罪比率應該會比較偏低,,雖然一月裡的「分手潮」很盛,很多人也會為此而苦惱、傷心、難過,但轉變犯罪手段可能性不能說沒有,就是沒有那麼激烈,也會偏低。倒是在一月底、二月初時,會有一波小小的天象,可能會引發情殺,規模沒有太大,事件牽連也沒有太多人,但是遇上的人就會很衰很倒楣,遭性侵虐殺機率滿高!11-30-2022

 

  有關政經首長演藝人員大老闆頭頭公眾人物們】,從12月下旬開始,一直到一月上旬期間,會是一段身心靈都非常脆弱的時候,心事誰人知?有苦難言,可能就會有公眾人物輕生自殺了,這只是第一波!從一月中旬開始,一直到下旬期間,會有第二波公眾人物容易遇到凶事、意外、撤職、下台、病故等等,激烈的天象硬梆梆兇巴巴毫無妥協的餘地,也毫無憐憫之意,說病就病說死就死!非常凶險的時刻!11-30-2022

 

  有關嬰幼兒青少年男女】等的相關狀況,在過年期間的嬰幼兒青少年男女也沒有好過,非常容易受到虐待傷害性侵、甚至殺害哦!第一波將會發生在12月底、一月初時,就有被害者遭殺害了!第二波就在一月下旬,差不多就是年假開始的時候,會有嚴重虐待情形;第三波就在一月底、二月初時,時間稍短,人數規模較小,但遇上的小朋友們則會受到非常慘烈的對待!希望有遇到上述事件的朋友們,能夠發揮人溺己溺道德勇氣,立即報警挽救生命!(12-06-2022

 

  有關live">【一般社會刑案live">搶、偷、拐、盜、騙】事件,年關就在一月份裡,各種偷搶拐盜騙將會嚴重發生,第一波將在12月底、一月初,由偷變搶先砍再搶第二波在一月下旬,電信詐騙為主;第三波時,年假已過,就是來抄貨底的,撿便宜的也要,騙多少算多少。謹記不要肖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陌生人的刻意示好經常就是詐騙的開始!(12-06-2022

 

  有關【衝突打架鬥毆凶殺火拼】違法刑事案件,在今年一月份裡的各種打架、衝突、鬥毆、凶殺事件會比較少,傾向零星突發狀況,不會有大規模的衝突。也許是過年氛圍也會有影響。預計在過完年以後的二月中旬到三月時,才會有比較大衝突事件。因為相對的行星行進速率較快,事件發生較頻繁,請容我們稍後再來按月報告。(12-12-2022

 

  有關live">【污染live">】等問題,環境污染,及食品藥品食物中毒等, 在一月裡的相關事件將會較少發生,即便有的話也不會太過嚴重。相關行星的行進速率也是偏快,請容我們稍後按月來報告。(12-12-2022

 

  有關世人們【健康問題】,在一月裡,天氣較冷又乾燥,請大家多注意皮膚方面的保養保濕,也要注意其他相關毛病;另外,還要注意牙齒腸胃消化等問題,過年了,吃東西要小心注意。另外,還要小心骨頭方面的各種毛病,也請小心骨折。其他項目請容後按月來報!(12-12-2022

 

  有關公眾人物們凋零】等,每逢重大節氣的前後都是許多老人家重病患者凋零的明顯期,提醒大家要多注意!第一波將從12月底開始,一直到一月上旬期間;第二波將從一月中旬開始,持續到下旬期間。這兩波的天象都很凶險,很難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凋零速度快數量多!(11-21-2022

 

  有關瘟疫、流行性傳染病問題,武漢肺炎2022年年底應該可以宣告正式結束了,台灣國內的疫情指揮中心也在討論解散的時間點了。類似像武漢肺炎這種全球性傳染病瘟疫)可說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疫病,被我們這一代的人給遇上了,也可以說是人生難得的經驗啦,幸好現代科學昌明,能夠發明疫苗,並把病毒壓制住,不然,可能會死更多人!要再有類似這種大規模的疫病,百年內的機率不高,但我們仍然要隨時注意各種短期的地域型的各種流行性傳染病,在2023年的三月六月九月裡,將會有一波大型疫病發生,屆時各月份也可能會有其他類型的小型傳染病發生。請容我們稍後再來按月報告。(12-13-2022

 

  查看【地動】,包括地動山搖、山崩土石流天坑火山爆發,也包括房屋、橋樑、礦坑、樓板、雪崩等等的塌陷崩落;「地動」的源由來自於地殼內部,只有在內部壓力瀕臨臨界點時才容易受到日月星辰能量引動而引發地動山搖等等,而且只有在地殼live">薄弱處敏感區才易發生:在去年一整年,具有地震威脅的相位已經在逐漸解除當中,所幸沒有發生類似921大地震的情形。在未來的一年中將會比較和緩,就是要提防臨時性短暫性天象所引發的地震。請持續追蹤我們的臉書推特噗浪等帳號,遇到有相關狀況,我們都會提前預警。(11-29-2022

 

  有關世人們的【精神病】,包括精神上(Mentally)的緊張失控狂熱歇斯底里抓狂暴怒憂鬱躁鬱症神經病發作、「思覺失調」,以及肉體上(Physically)的神經系統、週身經絡系統等等:會導致精神疾病的長期天象因素在進入新的一年裡,已經逐漸解除了,再來的一年裡大概可以放鬆開心點。但是,仍要小心那些臨時性的天象,也會導致突發性的精神疾病,經常也會惹出許多大麻煩。類似情況,我們都會盡量在事前一、兩天公佈,還請好朋友們持續追蹤我們的臉書推特噗浪等帳號。(11-29-2022)快過年了,不是每個人都有個家,也不是每一個家都是幸福美滿的,在重大節日之前反而容易讓有些人特別感傷身心靈都容易變得異常脆弱,而會有尋短輕生的舉動!從12月下旬開始,一直到一月上旬、中旬的過年期間,都要小心在社會上的各個角落都容易有「自殺潮」出現!能夠適時地關懷,把溫暖分享出去,讓大家都能夠安心過年。(12-12-202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吼,又給馬龍的烏鴉嘴說中了!出口連12黑,今年轉正無望!GDP下修至1.61,今年無法保2!
先前國發會、台經院等等單位的預測都落空了!咱一個小小占星師,一套簡單的占星軟體,預測比他們都精準哦!對自己的預測是很有信心啦,不過對未來的經濟倒是頗為擔心!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保2落空!主計總處下修今年GDP至1.61% 明年估3.32%

2023/08/18 16:37  

主計總處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1.61%。(記者鄭琪芳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今更新GDP(國內生產毛額)預測,由於出口及投資不如預期,主計總處將今年經濟成長率由2.04%再下修至1.61%,創近8年新低,較5月底預測下修0.43個百分點,正式宣告「保2」落空。主計總處並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3.32%。

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表示,如果以GDP季增年率(saar)來看,第1季-2.88%,但第2季至第4季分別為5.62%、11.33%及7.31%,顯示景氣從第2季開始轉折,國內經濟情勢已開始「柳暗花明」。他指出,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可望高於南韓及新加坡,南韓央行預估該國今年GDP成長1.4%,新加坡官方預估1.5%。

根據統計,今年第2季GDP成長1.36%,較7月概估數減少0.09個百分點,較5月預測數1.82%減少0.46個百分點,經季節調整後,GDP季增年率(saar)為5.62%。主計總處預測第3、4季GDP成長2.54%及5.59%,今年全年GDP成長1.61%,預測明年GDP成長3.32%。

主計總處表示,全球終端需求疲弱,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外貿動能降溫,加上去年基數甚高,影響我國商品出口表現,上半年出口年減18.06%,下半年隨廠商庫存去化告一段落,加上AI應用興起,帶動伺服器相關產品需求增加,出口減幅可望縮小,預測今年商品出口4338億美元、年減9.51%, 預測明年商品出口4594億美元、年增5.9%;併計商品服務輸出,預測今年實質輸出負成長1.74%、下修1.14個百分點。

投資方面,主計總處指出,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高,產業庫存調整時間拉長,企業資本支出步調放緩,加上去年基數已高,預測今年民間投資實質負成長5.93%、下修3.44個百分點,預測明年民間投資實質成長3.55%。

至於民間消費,疫後民眾壓抑已久的消費動能快速釋放,加上政府普發現金與防疫雙險理賠金額挹注,消費意願與能力俱增,另跨境旅遊需求升溫,國人國外消費支出成長強勁,預測今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7.94%、上修1.02個百分點;明年因軍公教調薪與基本工資調升及對企業調薪的帶動效果,預測民間消費成長2.85%。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00515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8月外銷訂單460.4億美元連12黑 全年翻正無望

2023/09/20 20:04  

8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60.4億美元,月減3.5%,年減15.7%,連12黑。(記者廖家寧攝)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今(20)日公布8月外銷訂單表現,訂單金額為460.4億美元,月減3.5%,年減15.7%,連12黑;若要追平去年訂單金額,今年剩下的4個月平均都要接單762億美元,幾乎是不可能,確定全年轉正無望,也是連續兩年負成長。

統計處上月原預估,8月外銷訂單金額約470億美元至490億美元,但8月接單金額不如預期。統計處長黃于玲說明,主因是全球終端產品需求比預期來得更疲弱,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產品比預期差,使得8月整體接單狀況不如預期。

按貨品別觀察,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仍顯疲弱,客戶下單保守,兩大接單主力電子產品及資訊通信產品,分別年減17.3%及14.6% ;光學器材受惠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上漲,年增2.5%,終止連18黑轉正。

黃于玲表示,面板是早期就在進行庫存調整的品項,大尺寸的電視面板報價8月年增幅度是30%至63%;手機面板、液晶面板、筆電面板雖然價格還是衰退,但降幅已減少,至於筆電面板減幅已收斂到個位數。

國際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但8月訂單表現仍未顯現新品上市的備貨潮。黃于玲表示,不管是美系或中系品牌,都會激勵台廠供應鏈利多因素,觀察往年消費性新品的備貨潮是在10月,若後續市場接受程度高、買氣熱絡,追單效應能延到11月,甚至12月。

傳統貨品中,化學品、機械、基本 金屬及塑橡膠製品,分別年減17.5%、15.7%、14.7%及12.4%。

8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7.6%,與上年同月持平。展望未來,統計處預估,9月訂單落在500億至520億美元,年減17.9%至年減14.7%;第3季金額落在1438至1458億美元,年減15.3%至年減14.1%。

目前第4季訂單表現是否有望轉正?黃于玲表示,以大環境而言,目前尚未見到終端消費需求明顯回升,但有幾個趨勢具有突破性,一是AI商機正在發酵,往正向發展,此外,愈來愈多產品的庫存去化情形呈現健康水準,以上月來看,整體製造業庫存從6月就開始減少,再者是國際消費性新品陸續上市,後續的買氣目前還是未定之數,多、空意見都有,第4季會比第3季好,另目前看到出口呈現正成長,加上去年第4季基期相對低,加總各項因素,第4季還是有機會正成長,但各項不確定因素仍在拉拔中。

累計今年前8月的外銷訂單為3623億美元,年減19.1%。黃于玲坦言,如果要追平去年訂單金額,今年剩下的4個月接單金額平均要達到要762億美元,然而歷年來單月接單金額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數字;換句話說,全年訂單要轉正已是無望。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3462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低利率時代結束?楊金龍:通膨高、利率就要高

2023/09/22 06:53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說,「通膨高、利率就要高」、「這次緊縮貨幣政策時間可能會更久」,暗示低利率時代已經過去,台灣在接下來幾季都沒有降息的可能。(資料照)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中央銀行今日一如市場預期宣佈利率「連二凍」,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卻意外「放鷹」。他說考量物價可能發生結構性變化,通膨很難回到過去低且穩定、平均1%的水準,「通膨高、利率就要高」、「這次緊縮貨幣政策時間可能會更久」,暗示低利率時代已經過去,台灣在接下來幾季都沒有降息的可能。

央行21日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1.46%,低於主計總處先前預測值1.61%。預估明年經濟成長可到3.08%,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降至1.83%,核心CPI年增率為1.73%,留意主要經濟體緊縮貨幣政策外溢效應、中國經濟下行風險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變化、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對國內經濟金融情勢影響。

楊金龍表示,通膨緩步回降,明年通膨率可望降至2%以下,加上國內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今、明二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理事會一致同意政策利率維持在1.875%不變,有助於整體經濟金融穩定發展。不過幾位理事特別叮嚀,後續還是得留意通膨風險。

楊金龍指出,過去台灣長期物價維持在1%水準,低且穩定,近年陸續發生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及俄烏戰爭,2021年、2022年通膨率分別達1.97%%、2.95%,今年通膨率預估為2.22%,明年通膨即使回落至2%以下,物價長期平均水準從1%到1.5%,還是偏高,央行仍須審慎關注。

此外,氣候變遷、地緣政治以及全球化的改變,這些因素都會墊高通膨,可能使物價產生結構性改變。

考量台灣通膨壓力仍存,楊金龍一改過去保守作風,明確指出若物價走揚、結構發生改變,「利率水準恐怕就要高一點」,當然一切還是「data dependent」(視經濟數據而定),是否意味明年不太可能降息?楊說,除非經濟很差,否則「通膨高、利率就高」。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3586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全球經濟楊金龍提3憂心


中央銀行21日舉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央行總裁楊金龍在會後宣布決議維持利率不變。圖/顏謙隆
中央銀行21日舉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央行總裁楊金龍在會後宣布決議維持利率不變。圖/顏謙隆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僅難保2,甚至保不住1.5。央行21日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1.46%,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預估今明兩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同時有三大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金融前景,恐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力道。

這三大變數,一即主要央行貨幣緊縮的累積效應及高利率的持續期間;二是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升高;三是全球經濟零碎化發展。

■主要央行貨幣緊縮外溢

央行的貨幣政策將持續關注主要經濟體緊縮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國際原物料價格變化、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等,必要時適時推出,以穩定物價及金融,協助經濟發展。

央行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從去年12月的2.53%,今年3月下修至2.21%,6月下調至1.72%,9月是第三度下修至1.46%。

■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升高

楊金龍說明,首先美國聯準會整體還是鷹派,年底前可能還要再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明年降息從4碼變成2碼,必須留意緊縮貨幣政策的遞延、累積及外溢效果;其次,大陸經濟有點下滑,並朝寬鬆貨幣政策,但財政政策是否可再寬鬆,要再觀察。

■憂全球經濟零碎化效應

三是中美貿易衝突等因素造成全球經濟零碎化,要觀察國際原物料價格變化、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等因素。

今年以來台灣出口疲軟,廠商更趨保守而延緩投資。央行將今年輸出、民間投資的貢獻,各下修0.85、0.75百分點,民間消費則上修0.56個百分點。

■Q4經濟成長可高達5.22%

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逐季成長,第三季預估2.39%,第四季來到全年最高的5.22%;明年全年預估經濟成長3.08%,但卻是反向逐季下滑,第一季到第四季分別為5.32%、4.1%、2.3%、0.9%。

對於通膨預估,楊金龍說,下半年通膨率將略低於上半年,全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與核心CPI年增率分別為2.22%、2.44%,低於去年的2.95%、2.61%。主要是進口物價及生產者物價趨跌,商品類價格漸趨平穩,但服務類價格漲幅較高。

展望明年,最重要的是國內服務類價格漲幅可望趨緩,預測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將續降,分別降到1.83%、1.73%。但楊金龍強調,有些理事提醒要關注通膨變化,「不能掉以輕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85%A8%E7%90%83%E7%B6%93%E6%BF%9F%E6%A5%8A%E9%87%91%E9%BE%8D%E6%8F%903%E6%86%82%E5%BF%83-201000201.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Fed按兵不動 9月決策聲明全文

2023/09/21 08:38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9月決策聲明全文

最近的指標顯示,經濟活動一直以穩固的步調擴張。近幾個月就業成長放緩,但仍保持強勁,失業率維持在低點。通膨仍居高不下。

美國的銀行體系健全且有韌性。家庭和企業的授信情勢收緊,可能對經濟活動、招聘和通膨帶來壓力。這些效應的影響程度尚不確定。委員會仍然高度關注通膨風險。

委員會力求實現充分就業和通膨率在較長期內達到2%。為支持這些目標,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委員會將繼續評估額外資訊,以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在確定額外的政策緊縮到何種程度合適、久而久之能讓通膨率回到2%的貨幣政策立場時,委員會將考慮貨幣政策的累計緊縮、貨幣政策在影響經濟活動和通膨的滯後性,以及經濟和金融發展。此外,如之前公布的計劃所述,委員會將繼續減持美國公債、機構債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委員會堅定致力於讓通膨回歸2%目標。

在評估貨幣政策的適當立場時,委員會將繼續監測後續訊息對經濟前景的影響。倘若出現可能阻礙實現委員會目標的風險,委員會準備斟酌調整貨幣政策立場。委員會的評估將考慮廣泛的訊息,包括勞動市場狀況指標、通膨壓力與通膨預期指標,以及金融和國際動態。

投票贊成此次貨幣政策行動的委員為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副主席威廉斯(John Williams),巴爾(Michael Barr)、鮑曼(Michelle Bowman)、庫克(Lisa Cook)、古斯比(Austan Goolsbee)、哈克(Patrick Harker)、傑弗森(Philip Jefferson)、卡西卡里(Neel Kashkari)、庫格勒(Adriana Kugler)、羅根(Lorie Logan)和沃勒(Christopher Waller)。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3486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外銷訂單連12黑 今年不妙…全年已確定衰退

 
8月出口衰退幅度收斂至個位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8月出口衰退幅度收斂至個位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經濟部昨(20)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8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60.4億美元,年減15.7%,跌幅較7月再擴大,呈連續12個月負成長。經濟部預測,第4季仍有機會轉為正成長,但全年已確定不可能轉正,為第二年負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由於終端需求持續走緩,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客戶下單保守,使得電子產品的年減幅從7月的0.4%,8月擴大為年減17.3%,致8月外銷訂單不如預期。其中,記憶體、晶圓代工、印刷電路板、晶片通路等接單都呈現減少,惟IC設計接單增加,抵銷部分減幅。

累計今年前八月外銷訂單金額3,623.3億美元,年減19.1%,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大減幅。

以前8月外銷訂單金額累計3,623億美元來看,跟2022年全年接單6667.9億美元相比,相當未來每個月訂單必須要有762億美元以上;如果要超越2021年的6,741億美元,相當未來每個月訂單必須要有780億美元以上,依訂單數字來看已難達成,因此全年會呈現負成長,且持續二年負成長。

不過,黃于玲指出,整體外銷訂單表現,預期第3季會比第2季好,第4季又會比第3季好,目前看到有幾個突破點,包括:AI商機正在發酵,雖然影響大小還看不出來,但基本上是往正向走;第二則是愈來愈多產品的庫存去化已呈現相對健康水準,待整體製造業需求上來,相信就會有明顯的訂單挹注動能;第三個突破點,則是國際各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雖然買氣未定,但可持續觀察;又加上去年第4季基期較低,有機會讓第4季外銷訂單轉為正成長。

若按貨品別觀察,黃于玲表示,由於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不振,加上供應鏈持續去化庫存,客戶下單謹慎保守,致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分別年減14.6%及年減17.3%,光學器材則是年增2.5%,是去年2月以來首次轉正。

傳統貨品亦因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廠商投資意願保守,加上國際油價低於上年同月,致化學品、機械、基本金屬及塑橡膠製品分別年減17.5%、年減15.7%、年減14.7%及年減12.4%。

經濟部外銷訂單廠商9月動向調查顯示,按家數計算之動向指數為46.5,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52.9,預期9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8月增加,其中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54.5、51.2及50.1。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7453939?utm_source=yahoonews&utm_medium=yahoo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我前7月出口衰退 實質總薪資年減0.67%

2023/09/14 05:30  

主計總處公布1至7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21%,但實質總薪資年減0.67%。(記者鄭琪芳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主計總處昨公布一至七月經常性薪資平均四萬五三八一元、年增二.四七%,總薪資平均六萬一六○○元、年增一.五七%;扣除物價漲幅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二一%,連續三個月轉正,因內需服務業薪資成長;但實質總薪資年減○.六七%,為近七年同期首見負成長,主因出口衰退抑制獎金成長。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說明,由於出口衰退抑制獎金成長,加上基期較高,使得總薪資增幅趨緩,導致實質總薪資負成長。

她也指出,往年七月製造業受僱人數通常月增,今年七月卻月減一千人,且年減四.八萬人或一.六七%,為近十四年同月最大減幅;製造業加班工時則年增○.三小時,主因基期較低,目前製造業仍受到景氣低迷影響。

根據調查,七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八一八.九萬人,月增二.五萬人,以住宿餐飲業增加六千人、批發零售業增五千人較多,主因適逢旅遊旺季及畢業生投入職場;一至七月受僱員工平均八一七萬人,年增一.五萬人。

另,七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含本俸及固定津貼)平均四萬五五二○元,月增○.二%、年增二.五一%;加計非經常性薪資(獎金、加班費等),總薪資平均五萬九二二一元,月增十%、年增一.六六%。

陳惠欣表示,受惠暑期旅遊旺季及疫後消費動能回升,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等內需服務業經常性薪資成長較明顯。

累計一至七月,經常性薪資平均四萬五三八一元、年增二.四七%,總薪資平均六萬一六○○元、年增一.五七%;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二一%,實質總薪資則年減○.六七%。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0472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出口連12黑!吳東亮:景氣復甦恐拖到明年才看到


台灣出口已連續12個月呈現衰退,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13)天表示,台灣出口不佳是意料之中,可能還要再持續往下,且他認為,景氣低迷狀態會再拖得更長。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圖/李瑞瑾攝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圖/李瑞瑾攝

工商協進會今(13)日舉行第26屆第6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政忠以「臺灣2035科技布局,驅動各行各業全產業創新」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吳東亮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及台灣出口「連12黑」與台灣景氣前景看法,吳東亮表示,國際的經濟看來,大型市場包含美國、歐洲、中國大陸,都還沒有真正強力地復甦,所以台灣出口不好是意料之中,可能還要再持續往下。

不過吳東亮也認為,台灣的產業界非常有韌性,時間拖長一點,另外的好處是庫存消化得也比較多一點,庫存消化到合理水準,若明年全世界通膨下來,或者利息到頂點往下走,全球景氣開始恢復時,以台灣產業實力,受惠最多應該就是我們。

過去市場多預期今年第四季可望迎來復甦,但如今全球經濟低迷狀態拖得更長,是否可能使復甦延到明年第一季甚至第二季?吳東亮對此直言「可能要再拖一下下」,但他也表示,台灣五、六十年來也經過很多次景氣循環,每次復甦回來都會更強勁,大家要有信心。

另一方面,針對大陸一方面制裁台灣,一方面又出惠台政策,吳東亮認為,任何有利兩岸交流、經貿活動的措施,工商協進會都是樂觀其成。

吳東亮表示,中國大陸一直是台灣很重要的市場,它經濟好對台灣絕對有幫助,對於中國大陸惠台政策「樂觀其成」;新冠疫情過後,大陸復甦力道有比大家預期差一點,但最近有很多刺激政策,也期待政策會有好的效果。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李瑞瑾:生於網路世代的新媒體人,曾在2家網路原生媒體就職,主攻證券、基金等領域,用最貼近生活、時事的角度看待財經資訊,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讀者學習投資理財、掌握最新金融市場脈動。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87%BA%E5%8F%A3%E9%80%A312%E9%BB%91%EF%BC%81%E5%90%B3%E6%9D%B1%E4%BA%AE%EF%BC%9A%E6%99%AF%E6%B0%A3%E5%BE%A9%E7%94%A6%E6%81%90%E6%8B%96%E5%88%B0%E6%98%8E%E5%B9%B4%E6%89%8D%E7%9C%8B%E5%88%B0-044605732.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