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烏國造無人艇 擊沉俄軍大型登陸艦

  
烏克蘭14日清晨以國造無人艇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大型登陸艦「凱薩庫尼科夫號」。(路透檔案照)

烏克蘭14日清晨以國造無人艇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大型登陸艦「凱薩庫尼科夫號」。(路透檔案照)

2024/02/15 05:3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烏克蘭近來接連對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發動海上奇襲,繼本月一日在克里米亞半島附近擊沉俄國飛彈護衛艦「伊凡諾維茨號」(Ivanovets)後,十四日清晨又以無人艇擊沉大型登陸艦「凱薩庫尼科夫號」(Caesar Kunikov)。烏軍聲稱,已成功使海黑艦隊三分之一船艦陷入癱瘓。

俄黑海艦隊已折損三分之一船艦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GUR)在Telegram頻道公布相關影片,指出烏軍使用國造「Magura V5」武裝無人艇,在克里米亞城市阿盧普卡(Alupka)外海完成這次任務,凱薩庫尼科夫號左側被炸出一個大洞後沉沒。聲明稱,襲擊是由GUR的「第十三特種部隊」與烏克蘭武裝部隊合作實施。

第四艘被擊沉的俄登陸艦

儘管陸地前線的戰況停滯不前,但烏軍聲稱已在黑海這個對烏克蘭出口至關重要的區域,迫使俄軍屈於守勢。烏軍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黑海艦隊至今已折損三分之一船艦,總計摧毀廿四艘船艦和一艘潛艦,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前年四月遭擊沉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巡洋艦,「凱薩庫尼科夫號」是黑海艦隊第廿五艘報廢的船艦,也是第四艘被擊沉的登陸艦。

烏克蘭提供的夜視畫面顯示,一艘無人艇衝向凱薩庫尼科夫號,隨後船上升起滾滾濃煙。CNN無法獨立查證烏克蘭的說法,克里姆林宮則拒絕置評。俄羅斯稍早曾表示,擊落六架烏軍無人機。

根據公開資料,凱薩庫尼科夫號為俄國海軍「蟾蜍級」(北約代號:Ropucha)大型登陸艦,滿載排水量四○一二噸,全長一一二.五公尺、寬十五公尺、航速十七.五九節(約時速卅三公里),可同時運載十輛主戰車或十二輛裝甲運兵車,以及三四○名士兵。

烏軍這次建功的Magura V5無人艇,為「海上自主警衛無人機器人裝置」(Maritime Autonomous Guard Unmanned Robotic)的英文縮寫,去年七月在土耳其國際國防工業展首度亮相,該無人艇是烏克蘭國營「特種技術進出口公司」研發的多用途水面無人艇。除戰鬥任務外,還能執行監視、偵察、巡邏、搜救、反水雷戰、艦隊護衛和作戰等廣泛任務,主要特點在於外形設計符合流體動力學,具有高度機動性和匿蹤性,最大速度四十二節,續航力四五○海里,載彈量三二○公斤。

俄羅斯徹夜對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市鎮塞利多韋(Selydove)發動飛彈攻擊,造成包括1名兒童在內至少3人喪生、13人受傷,並摧毀一家醫院。(法新社)

俄羅斯徹夜對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市鎮塞利多韋(Selydove)發動飛彈攻擊,造成包括1名兒童在內至少3人喪生、13人受傷,並摧毀一家醫院。(法新社)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3075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鏖戰4月 烏軍撤離阿夫迪夫卡

  
烏克蘭部隊自阿夫迪夫卡轉移陣地,避免遭俄軍圍困。圖為一名烏軍士兵坐在阿夫迪夫卡的建築殘骸中。(路透)

烏克蘭部隊自阿夫迪夫卡轉移陣地,避免遭俄軍圍困。圖為一名烏軍士兵坐在阿夫迪夫卡的建築殘骸中。(路透)

2024/02/18 05:30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烏克蘭軍總司令瑟爾斯基十七日在臉書發布簡短聲明,稱為了避免遭俄羅斯部隊包圍並保全軍人生命,下令部隊撤離已堅守四個月、鄰近頓內茨克首府的戰略城市阿夫迪夫卡。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演說,承認因為援助延宕導致武器短缺,迫使烏軍不得不撤退。

俄軍去年十月開始加大對阿夫迪夫卡進攻力道。該城的陷落是俄羅斯意圖完全掌控構成頓巴斯地區的頓內茨克、盧甘斯克兩州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俄軍自去年五月攻佔巴赫姆特以來,最具象徵性意義的勝利。瑟爾斯基表示,部隊將移動到更有利的戰線上,「我們正採取措施穩定情勢,站穩我方據點」。

烏克蘭精英部隊第三突擊旅十六日向「美聯社」提到,他們負隅頑抗約一.五萬俄軍的猛烈攻勢,俄國軍機每日投放約六十枚炸彈,對該地區發動不間斷的轟炸及裝甲、步兵攻擊。

澤倫斯基十七日演說談到,從阿夫迪夫卡撤退是為了轉移陣地、而非大幅後撤,「拯救烏克蘭人的能力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他說,「很遺憾地,讓烏克蘭陷入人為武器短缺,尤其是火砲和長程打擊能力的匱乏,將讓俄羅斯總統普廷在當前激烈的戰事中游刃有餘」。他呼籲交付額外的武器、防空系統給烏克蘭是盟友的當務之急,「不要問烏克蘭人戰爭何時會結束,要問你們自己,為何普廷仍有能力持續戰爭?」

烏法簽十年雙邊安全協議

澤倫斯基十六日在巴黎愛麗榭宮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會面、並簽署十年雙邊安全協議,法國在今年提供額外卅億歐元軍事援助。馬克宏表示,俄羅斯侵略的結果,「對我們的利益、價值、安全和社會架構至關重要」。

「路透」報導,美國匿名高階國防官員透露,自二○二二年二月戰爭開打至今,俄羅斯投入作戰的經費上看二一一○億美元(約六.六兆台幣),因軍售延期、取消造成的損失則超過一百億美元。戰場上的損失包括約卅一.五萬俄軍死傷;烏軍在黑海摧毀俄海軍至少廿艘中型至大型軍艦及一艘油輪等。

阿夫迪夫卡鄰近頓內茨克首府,被視為俄羅斯完全掌控頓巴斯地區的要地之一。圖為一名烏軍士兵坐在阿夫迪夫卡一間滿目瘡痍的房間內。(路透)

阿夫迪夫卡鄰近頓內茨克首府,被視為俄羅斯完全掌控頓巴斯地區的要地之一。圖為一名烏軍士兵坐在阿夫迪夫卡一間滿目瘡痍的房間內。(路透)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3126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重大戰果! 烏克蘭3天擊落6架俄軍王牌戰機

2024/02/20 06:01

Su-34(下)和Su-35。(圖取自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臉書)

首次上稿 02/19 20:57
更新時間 02/20 06:01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烏克蘭軍方19日宣布,上午先後擊落1架Su-34戰鬥轟炸機及1架Su-35戰鬥機。這是3天以來烏克蘭連續擊落第4架Su-34這種高價、雙飛行員的戰鬥轟炸機,烏軍同時間內也另外擊落了2架俄方最先進的Su-35S戰鬥機。

俄羅斯投入烏克蘭戰場的Su-35S為「四代半」戰機,造價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7億元)。(路透)

《烏克蘭真理報》報導,陸軍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宣布這項最新戰果,他說:「今天早上,烏克蘭武裝部隊空軍擊落了2架使用導引炸彈襲擊我軍陣地的俄軍飛機,1架是Su-34戰轟機,1架為Su-35S戰機」。據瑟爾斯基稱,這起事件發生在東部方向。

俄國Su-34戰轟機資料照。(路透)

烏克蘭空軍司令歐勒什丘克(Mykola Oleshchuk)也在Telegram頻道發文說,「又少了2架佔領者飛機!這是我們的土地和天空!感謝你們所有人的軍事工作!待續!」

在17日,烏克蘭宣布當天早上一舉擊落2架Su-34戰轟機以及1架Su-35戰鬥機。隔一天日,18日清晨又擊落1架Su-34戰轟機。烏方迄今並沒有表示是用什麼系統擊落敵機,但一般猜測是使用美歐援助的「愛國者」飛彈防空系統。

Su-34是俄國主力的重型戰轟機,長期執行對烏克蘭進行的飛彈與炸彈轟炸,造價昂貴,數量較少,而且一次就要2名飛行員出任務。該型機屢次在烏克蘭戰線遭到擊落,說明烏克蘭在失去空優的情況下,仍對俄軍戰機有致命威脅。

俄羅斯投入烏克蘭戰場的Su-35S,則為「四代半」戰機,是Su-35戰機的升級版,航程達3400公里以上,可掛載多達12枚飛彈或炸彈。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58337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烏軍吞近九月最大敗仗! 300傷兵棄城時遭拋棄


烏克蘭吞下近9個月來最大敗仗,在【阿夫迪夫卡】失守過程,有三百名傷兵來不及撤走,恐京遭遇不測。眼看烏東前線門戶洞開,烏克蘭遲遲等不到美國軍援,現在還傳出徵兵辦公室冷冷清清,已經沒有人願意上前線打仗。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聽到砲聲的那瞬間,烏軍士兵本能地想閃躲,下一秒立刻回神繼續抽菸,早就有半隻腳踏進棺材的覺悟。

15秒內2枚砲彈打到附近,這裡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

這段畫面記錄下烏東戰線阿夫迪夫卡淪陷前夕,烏軍派出第三突擊旅負責殿後,沿途找尋落單的弟兄。

烏軍第三突擊旅士兵:「弟兄們快走吧,快撤快撤,」

遠方槍聲砲聲越來越近,就連王牌部隊也不敢久待,就怕再晚一步撤退,就走不了了。

CNN記者Nick Paton Walsh:「這段烏軍影片中,最後一批殿後軍趕赴前線,頂著俄軍砲火前進。總統澤倫斯基說,烏俄雙方陣亡比是1比7。

烏軍用無人機回頭看阿夫迪夫卡的地標焦炭廠,在這裡抵擋俄軍快2年,如今只能拱手讓人,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收復。

烏軍棄守,俄軍開拔進城,檢閱這座只剩空殼的戰利品。一位自稱當地居民走出廢墟,要來「迎王師」。

自稱阿夫迪夫卡居民:「很可怕啊,我們一直住在地下室,公寓被毀了之後轉住地底。」

戰火下生存兩年,老婦人卻一身乾淨整齊,在這片背景下特別突兀。

俄軍現在已經掌握了鄰近的關鍵鐵路線。

俄軍士兵:「烏軍沿著鐵路向後撤,多虧我方友軍猛攻右翼,我們推進包圍了烏軍。」

俄軍還發現被棄置的北約彈藥、口糧補給品,看得出烏軍走得匆忙。就連烏軍也承認,撤退過程「有死傷」。

CNN記者Clare Sebastian:「一名烏軍士兵連絡上妹妹,影片中士兵說傷勢嚴重,雙腿骨折,妹妹很難過,不知他能否脫困。」

現在傳出約300名烏軍傷兵遭孤立,凶多吉少,失蹤或被俘者恐多達上千人。眼下更緊急的是,防線不能真空。

烏軍到了新據點趕緊挖壕溝,務必要擋下俄軍。

因為烏東重要鐵路,就是從頓內次克旁的阿夫迪夫卡延伸出去,俄軍很可能沿著鐵路線推進。下一個重鎮,就是西邊的樞紐「波克羅夫斯克」,鐵路輻射出去,向北往哈爾科夫、向西往第聶伯羅、向南往札波羅熱,烏軍若是失守,大城市門戶洞開。

軍事分析師Cedric Leighton:「俄軍可能會把(阿夫迪夫卡),當跳板繼續推進,朝這個方向深入烏克蘭,當然這是假設俄軍有能力,有可能根本無力推進。」

這樣的消耗戰,烏軍還能堅持多久。

CNN主播Christiane Amanpour:「兩年前的草原,今日飄滿國旗,埋葬著為國捐軀的軍人,開戰兩週年前夕,家屬想問的是,還有人自願挺身而出嗎,或是政府還得徵兵。」

基輔當局可能擴大徵兵,實在是前線快找不到人輪替。

CNN主播Christiane Amanpour:「徵兵辦公室每週都開,有時有人來,有時門可羅雀。我們到訪時,只有1人上門。」

CNN主播vs.烏克蘭民眾:「為何你想加入烏軍?總得有人守護烏克蘭吧,43歲的建築工弗拉迪米爾這樣說。」

不只缺人力,烏軍還得自己拍影片募款。

烏軍士兵募款影片:「這輛悍馬車不是被砲彈打到,而是被俄軍神風無人機攻擊。」

連區區9萬美元的裝甲悍馬車都買不起,如此克難還不是因為,美國的600億軍援還卡在眾議院沒批准。

CNN記者Nick Paton Walsh:「烏克蘭急需600億美元軍援,去年底就需要了,但光是最近兩週,烏前線狀況丕變。」

CNN白宮記者Arlette Saenez:「拜登政府幾個月來不斷警告,若烏克蘭得不到更多軍援,烏軍可能在戰場失利。」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等不到奧援,再度向西方各國喊話。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翻譯轉述):「全球許多不同問題分心,烏克蘭仍然團結一心,獲得國際間的支持。」

軍事專家也認為,只要烏軍儘快拿到軍援,還有機會扭轉眼前的劣勢。

https://tw.news.yahoo.com/%E7%83%8F%E8%BB%8D%E5%90%9E%E8%BF%91%E4%B9%9D%E6%9C%88%E6%9C%80%E5%A4%A7%E6%95%97%E4%BB%97-300%E5%82%B7%E5%85%B5%E6%A3%84%E5%9F%8E%E6%99%82%E9%81%AD%E6%8B%8B%E6%A3%84-140515732.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又是集合训话酿大祸! 乌军攻击俄基地 至少65人亡

京港台:2024-2-22 04:57| 来源:Newtalk | 评论4 )  | 我来说几句


  

又是集合训话酿大祸! 乌军攻击俄基地 至少65人亡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俄乌战争战火延续,据社交平台 X ( 前推特)Special Kherson Cat 今 ( 21 ) 日指出,有俄罗斯消息人士称,顿涅茨克地区特鲁迪夫斯克地区的俄罗斯军事训练场遭到攻击,估计造成超过 65 人死亡。

  俄罗斯消息人士对此表示,在特鲁迪夫斯克,(ВЧ06705)战士的编队在其中一个训练场组织起来,他们正在等待主要指挥者、莫伊谢耶夫少将来训话,却惨遭敌人(乌克兰)趁机用集束弹药击中,结果造成 65 人死亡。

  Special Kherson Cat 指出,65 人死亡,只是早上的死亡数字,现在的数字恐怕已经不同了。

  社交平台 X (前推特)NOELREPORTS 指出,此次攻击应该是乌克兰使用海马斯火箭系统轰炸训练场。海马斯,是美国于 1990 年代末期研发的多管火箭炮,意在取代以履带为底盘而导致机动性不佳的 M270 多管火箭系统;可发射 MLRS 弹药家族的各类火箭和飞弹。

  类似的惨剧也发生在 2023 年 6 月 14 日上午,在克尔米纳(Kreminna)前线作战的俄军第 20 联合军 144 师,因为艾哈迈多夫(Sukhrab Akhmedov)少将下令备战而集结在一块,整装待发地等待少将的战前演说,结果他还迟到。

  不料,士兵们并没有盼来少将艾哈迈多夫的精神喊话,而是乌军的「海马斯」。等待将军到来时,大批飞弹从天而将,约莫 100 名士兵因此受伤,也造成 100 名士兵死亡。据估计因为这位少将的过失,造成的伤亡人数还超过近几日在顿涅茨克前线作战的战损总和。

  

  顿涅茨克地区特鲁迪夫斯克地区的俄罗斯军事训练场遭到乌军集束弹药攻击,造成超过 65 人死亡。   图 : 翻摄自X ( 前推特)Special Kherson Cat

https://www.backchina.com/news/2024/02/22/901533.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又是集合聽大官訓話釀大禍! 烏軍趁機用集束彈藥攻擊 俄基地至少65人亡


「海馬斯」(HIMARS)火箭砲火力展示。   圖:翻攝@Deutsches_Heer推特(資料照)。
「海馬斯」(HIMARS)火箭砲火力展示。 圖:翻攝@Deutsches_Heer推特(資料照)。

[Newtalk新聞] 俄烏戰爭戰火延續,據社交平台 X ( 前推特)Special Kherson Cat 今 ( 21 ) 日指出,有俄羅斯消息人士稱,頓涅茨克地區特魯迪夫斯克地區的俄羅斯軍事訓練場遭到攻擊,估計造成超過 65 人死亡。

俄羅斯消息人士對此表示,在特魯迪夫斯克,(ВЧ06705)戰士的編隊在其中一個訓練場組織起來,他們正在等待主要指揮者、莫伊謝耶夫少將來訓話,卻慘遭敵人(烏克蘭)趁機用集束彈藥擊中,結果造成 65 人死亡。

Special Kherson Cat 指出,65 人死亡,只是早上的死亡數字,現在的數字恐怕已經不同了。

社交平台 X (前推特)NOELREPORTS 指出,此次攻擊應該是烏克蘭使用海馬斯火箭系統轟炸訓練場。海馬斯,是美國於 1990 年代末期研發的多管火箭砲,意在取代以履帶為底盤而導致機動性不佳的 M270 多管火箭系統;可發射 MLRS 彈藥家族的各類火箭和飛彈。

類似的慘劇也發生在 2023 年 6 月 14 日上午,在克爾米納(Kreminna)前線作戰的俄軍第 20 聯合軍 144 師,因為艾哈邁多夫(Sukhrab Akhmedov)少將下令備戰而集結在一塊,整裝待發地等待少將的戰前演說,結果他還遲到。

不料,士兵們並沒有盼來少將艾哈邁多夫的精神喊話,而是烏軍的「海馬斯」。等待將軍到來時,大批飛彈從天而將,約莫 100 名士兵因此受傷,也造成 100 名士兵死亡。據估計因為這位少將的過失,造成的傷亡人數還超過近幾日在頓涅茨克前線作戰的戰損總和。

https://tw.news.yahoo.com/%E5%8F%88%E6%98%AF%E9%9B%86%E5%90%88%E8%81%BD%E5%A4%A7%E5%AE%98%E8%A8%93%E8%A9%B1%E9%87%80%E5%A4%A7%E7%A6%8D-%E7%83%8F%E8%BB%8D%E8%B6%81%E6%A9%9F%E7%94%A8%E9%9B%86%E6%9D%9F%E5%BD%88%E8%97%A5%E6%94%BB%E6%93%8A-%E4%BF%84%E5%9F%BA%E5%9C%B0%E8%87%B3%E5%B0%9165%E4%BA%BA%E4%BA%A1-094717728.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不只無人機! 伊朗大舉援俄 出口約400枚彈道飛彈

2024/02/22 08:57

6名消息人士表示,伊朗已向俄羅斯提供了大批彈道飛彈,加深兩國軍事合作力道。圖為伊朗生產的「真主之劍」短程彈道飛彈。(美聯社資料照)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多名消息人士證實,伊朗已向俄羅斯提供了大批彈道飛彈,加深了兩國的軍事合作。與此同時美國軍援烏克蘭力道放緩,預料將讓基輔陷入更嚴峻困境。

據《路透》報導,3名伊朗消息人士透露,伊朗提供了約400枚飛彈,包括「征服者110型」(Fateh-110)系列中多款短程彈道飛彈,如「真主之劍」(Zolfaghar)。專家指出,該公路機動型飛彈能精準對300至700公里內的目標實施打擊。

伊朗國防部和負責監督伊朗彈道飛彈計畫的伊斯蘭革命衛隊(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均拒絕對此事發表回應;俄羅斯國防部同樣未出面證實。

1位不具名的伊朗消息人士稱,兩國2023年底多次在德黑蘭和莫斯科召開會議,並迅速達成協議;飛彈自今年1月初開始交付。

1位不具名的伊朗軍方官員表示,該國至少已向俄羅斯交付了4批飛彈,未來幾週還將陸續交付;另1位伊朗官員則表示,部分飛彈經裏海(Caspian Sea)運抵俄羅斯,其他則透過空運出口,他說:「出貨量將不僅止於此......沒有理由隱瞞這點,我們可以向任何我們有意軍售的國家出口武器。」

聯合國安理會針對伊朗出口飛彈、無人機和其他軍事技術的相關限制,已於去年10月解除。然而,由於擔心伊朗向中東什葉派武裝團體或俄羅斯出口武器,美國、歐盟仍持續對伊朗彈道飛彈計畫實施制裁。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今年1月初曾表示,將密切關注俄羅斯是否自伊朗取得短程彈道武器;1位美國官員告訴路透,華府掌握了雙方積極談判的證據,但未有跡象表明已展開交付。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585829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G20外長齊轟侵烏惡行 俄羅斯外長尷尬聽訓

  
G20外長會議展開,各國外長齊轟侵烏惡行,俄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尷尬聽訓。(美聯社)

G20外長會議展開,各國外長齊轟侵烏惡行,俄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尷尬聽訓。(美聯社)

2024/02/22 11:50

郭顏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廿國集團(G20)外長會議22日於巴西展開,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全程出席,西方各國外長也毫不留情,當面齊轟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惡行。

《路透》報導,廿國集團(G20)外長會議今(22)日展開為期2天的議程,將為今年11月的G20峰會設定議程。然而,各國外長也當著俄外長拉夫羅夫的面,直指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惡行。

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David Cameron)除提及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的死訊外,更當面痛批「俄羅斯必須為其侵略暴行付出代價」,另美國、澳洲、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法國和挪威外交部長皆做出類似的指控和評論。

根據挪威外交部長艾德(Espen Barth Eide)向媒體透露,外長會議主題圍繞烏克蘭及加薩戰事,但拉夫羅夫在會議上冷靜稱各國外長對烏克蘭所發生的事實「有所誤解」,而拉夫羅夫會後並未接受媒體訪問。

此外,報導指出,巴西今年輪值G20主席,巴西外長維艾拉(Mauro Vieira)將沒有阻止血腥戰爭衝突的責任,歸咎於聯合國及其他跨國事務組織並沒有發揮效果。

維艾拉表示,這些跨國事務組織並不具備停止衝突和戰爭的能力,從聯合國安全理事會(Security Council)令人無法接受的癱瘓就可看出端倪。

維艾拉強調,正是此「不作為」的狀態,導致了無數的無辜生命不斷喪失。

在此之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抵達會議前曾先會見巴西總統魯拉(Luiz Ignacio Lula da Silva),表達美國對巴西倡議加強「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的支持。

包括英國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圖中右)、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圖中左),以及澳洲、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法國和挪威外交部長皆強烈指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惡行。(歐新社)

包括英國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圖中右)、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圖中左),以及澳洲、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法國和挪威外交部長皆強烈指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惡行。(歐新社)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58599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烏軍棄守東部要鎮 美前國防部長:俄羅斯恐已打破僵局

  
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21日說,俄羅斯拿下烏東前線城市阿夫迪夫卡,恐已打破戰爭僵局。(美聯社)

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21日說,俄羅斯拿下烏東前線城市阿夫迪夫卡,恐已打破戰爭僵局。(美聯社)

2024/02/22 17:09

吳裕堯/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烏克蘭軍方17日宣布從烏東重要前線城市阿夫迪夫卡 (Avdiivka)撤出,俄羅斯總統普廷聲稱俄軍占領阿夫迪夫卡是場重要勝利。對此,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21日說,外界有許多人認為俄烏戰爭現在是僵局,但隨俄軍拿下阿夫迪夫卡,俄軍恐怕已打破僵局,展開攻勢。

綜合外媒報導,蓋茨21日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說,「很多人都認為戰爭目前仍陷僵局,但恐怕實際上並不是,我相信俄羅斯人已恢復攻勢」,他分析認為,烏克蘭撤離阿夫迪夫卡後,俄軍能夠進一步將戰線往前推進。

蓋茨指出,「就我獲得的資料來看,在長達600英里的沿線邊境上,俄羅斯正在多處發動進攻」,他認為,烏克蘭之所以失守阿夫迪夫卡,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彈藥、武器供應上的短缺,「烏克蘭每射1枚砲彈,俄羅斯就射10枚砲彈反擊」。

據悉,烏軍17日撤出阿夫迪夫卡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隨即呼籲西方盟友增加軍事援助,並希望美國眾議院作出決定,批准軍援,不過至今結果仍未明朗,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上週強調,「國會不採取行動的代價非常巨大,所有重擔都將落到烏克蘭士兵肩上」。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58654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俄烏戰爭屆滿2年 美擬對俄實施逾500項制裁

2024/02/23 10:42

美國政府23日宣布,即將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滿2週年當晚,對俄實施多達500項制裁,是截至目前為止最重大的制裁。圖為俄總統普廷。(美聯社)

郭顏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日前不幸逝世,美國政府23日宣布,即將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屆滿2週年當晚,對俄實施多達500項制裁,是截至目前為止最重大的制裁。

《CNN》報導,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將於本(2)月24日滿兩週年,美國財政部今(23)日透露,美國將在當晚宣布對俄實施截至目前為止最重大的制裁,料將含括逾500多項制裁。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此前表示,這套新制裁措施將廣泛含括一系列與俄羅斯國防產業及經濟來源有關領域,希望藉此遏止俄羅斯的「戰爭機器」。

蘇利文強調,這項措施將會是幫西方各國自2年前以來逐漸弱化的對俄制裁再「上緊發條」(another turn of the crank)。

在此之前,美國總統拜登已多次指責普廷須為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之死負責,並且以口頭禪粗口指責普廷毫無理性可言,讓世界置身於核戰威脅的擔憂之中。

據悉,近年來,美國及盟友已對俄羅斯公民及企業祭出數千項制裁,然而俄羅斯已經逐漸適應,並找到其他方式從崩壞的經濟中榨出軍費持續侵略烏克蘭,本次美方帶頭衝鋒,即有可能吸引歐洲盟友跟進,對俄羅斯實施「連續技」。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587119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