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南韓6月出口降幅趨緩!15個月來首次貿易順差

2023/07/01 11:10  

南韓6月出口降幅趨緩,是15個月以來貿易平衡首次轉向順差。(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最新數據顯示,南韓6月份出口降幅高於預期,但與上月相比下降幅度明顯放緩,雖已連續9個月呈下降態勢,但貿易平衡卻是15個月以來首次轉為順差,出口停止下滑的可能性也逐漸提升。

外媒報導,南韓貿易部7月1日公布最新數據,南韓6月出口額年減6%至542.4億美元(約台幣1.69兆),雖然高於分析師預期的3%,但與上月15.2%的降幅相比,明顯放緩,進口則下降11.7%至531.1億美元(約台幣1.65兆),同樣較上月的14%放緩。

此外,南韓做為全球主要出口經濟體,在連續15個月遭受貿易逆差後,真如分析師預期,在6月實現了11.3億美元(約台幣352億)的貿易順差,韓亞證券經濟學家Chun Kyu-yeon曾表示,韓國出口的趨勢將逐步改善,汽車出口持續強勁,半導體出口的損失也將慢慢縮小,更預估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率很有可能會大幅反彈,南韓可能將為全球貿易的復甦帶來一些希望。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50414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LTN經濟通》中國千夫所指 南韓棄暗投明

2023/07/04 07:33  

近年中韓關係惡化,隨著南韓即將全面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兩國關係變得更加複雜。(路透資料照)

尹錫悅接任總統 外交政策轉趨「遠中近美」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南韓國防部6月21日宣佈通過美國「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薩德)環境影響評估,預期2024年將全面部署,引發中國不滿。南韓近幾個月轉向美國和日本,導致與中國的關係惡化,而首爾準備全面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中韓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南韓在2017年5月通過,於南部的慶尚北道星州郡部署薩德系統,前總統文在寅上任後啟動環評。此舉在當時激怒中國,北京隨後發起針對首爾的經濟報復行動。中國消費者的反對情緒影響了從南韓零售商、汽車製造商到流行音樂等各產業,中國赴韓旅遊也大幅下滑。

保守派的尹錫悅去年接任總統後,外交政策轉趨「遠中近美」,近幾個月中國和南韓在外交上針鋒相對,薩德一直是其中的核心問題。2022年8月,南韓外交部長朴振訪問北京,會後中國外交部表示,首爾已同意不追加部署薩德,尹政府隨後反駁這一說法,重申薩德旨在守護南韓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使其免於北韓核飛彈威脅,乃自衛防禦手段、攸關國防主權,沒有商量餘地。

南韓現任總統尹錫悅上任後,外交政策轉趨「遠中近美」。(路透資料照)

中國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 比重正降低

2021年,中國佔南韓貿易總額的24%,是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那一年該國約6成的晶片出口流向中國,總額達768億美元(約新台幣2.3兆)。許多化學品、機械等重要產品也大量輸往中國,因此中國若高關稅或實施其他制裁將給南韓核心產業帶來沉重的打擊

對於晶片廠而言也將帶來影響,南韓2大記憶體商皆在中國設廠,三星電子(Samsung)大約20%的記憶體晶片在中國西安生產;SK海力士(SK Hynix)在無錫設有工廠,並在2021年收購英特爾(Intel)的大連廠,目前約有40%的晶片在中國生產。

南韓央行(BOK)公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2年間南韓對中國下降近10%,至1220億美元(約新台幣3.8兆);相較之下,同期對美國的商品出口成長了22%以上,達到1390億美元(約新台幣4.3兆)。

南韓是全球第10大經濟體,三星等企業是該國出口主要動能,這也是2004年以來,南韓對美出口商品首次超過對中出口。數據也反映出美國對韓系汽車的需求激增,而全球記憶體晶片市場放緩的情況下,南韓半導體對中出口大幅下滑。

中國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南韓貿易協會(The 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KITA)6月公佈的研究顯示,自2021年以來,南韓對中國的出口在石油產品、石化產品、鋼鐵、汽車零組件和顯示器等領域皆下降。KITA數據顯示,2023年前3個月,南韓對中出口佔比降至20%以下,這是自2005年以來首次。

南韓貿易部長安德根去年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北京任意干預企業的政策,以及進口替代政策是推動外企減少對中曝險的重要因素。安德根也補充提到,隨著敏感技術受到愈來愈多的控制,在未來10年內,南韓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結構」將發生變化。

南韓貿易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南韓對中出口佔比,出現2005年以來首次降至20%以下。圖為南韓釜山港。(美聯社資料照)

美光遭中國制裁 三星海力士未受益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數據顯示,5月南韓對中國出口連續12個月下降,今年1到5月對中出口總額為497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比去年同期的684億美元(約新台幣2.1兆)降了27.3%。5月對中出口也出現3年以來,首次跌破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118億)大關。

半導體出貨年減35.7%,其中記憶體晶片貿易因需求低迷暴跌53.1%。該部門並未細寫以國家劃分的晶片出口,但透露,中國約佔南韓晶片出口總額的40%。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則顯示,今年前5個月晶片進口量降19.6%,因美中科技戰加劇,與日韓的貿易萎縮,中國從韓國進口的總額同期降了26.7%,是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主要貿易夥伴當中降幅最大的。

南韓央行總裁李昌鏞坦言,許多中國企業開始生產中間財,這些正是南韓主要出口的產品,和過去相比南韓的競爭力變弱了,從中長期來看要確保與中國的競爭力將是一個關鍵問題。談到經濟衰退時,李昌鏞表示,中國經濟蓬勃發展推動對南韓經濟長達10年的支持已消失。

中韓貿易下滑也表明,韓廠並未從美光(Micron)的禁令當中受惠。北京在5月對記憶體大廠美光祭出銷售禁令,原市場預期南韓2記憶體大廠將因此獲益,但根據報導,首爾並不鼓勵國內的三星、SK海力士兩大巨擘藉機填補市場,並認為,北京此舉是試圖挑撥美韓之間的關係。

南韓2大記憶體商皆在中國設廠,三星大約20%的記憶體晶片在中國西安生產。圖為三星西安廠。(圖擷自三星官網)

南韓必須犧牲經濟 維持與美國聯盟

布希時代國家安全會議特別助理韋德寧(Dennis Wilder)表示,華府已向首爾表明,中國超級電腦當中使用的晶片,可以協助中國解放軍研發先進的武器,這是美國希望能限制發展的領域。韋德寧提到,南韓是受到中國經濟脅迫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由於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南韓很難擺脫中國市場。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資深研究員曼寧(Robert Manning)表示,隨著東北亞的的安全環境面臨中國的經濟脅迫和北韓的挑釁性核能行動,美韓結盟對首爾而言變得更加重要。曼寧指出,南韓將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犧牲,以維持與美國的聯盟,但南韓的自身利益,可能會因此受到限制。

現在有愈來愈多跡象表明,中國恐怕會像過去採取的行動一樣,再對韓企進行經濟報復。上(5)月傳出中國封鎖南韓入口網站Naver,近期也有愈來愈多中國官媒的社論針對尹錫悅。

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教授羅伯森(Jeffrey Robertson)預測,如果中國的抵制行動加劇,尹政府面臨的局面將更加艱困。羅伯森也將南韓與中美的關係比喻成擺動的鐘擺,而影響擺動的因素是美韓的密切安全關係,以及中韓的經濟關係,羅伯森認為,除非發生「劇烈的事件」,否則這兩者不會改變。

中國是南韓記憶體晶片的一大買家,但受到需求疲軟和美中科技戰衝擊,出口持續暴跌。(彭博資料照)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51848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韓企在中國銷售額近6年縮水13% 汽車、家電製造受重傷

韓國研究機構發布統計結果稱,近6年韓國大企業中國分公司銷售額縮水約13%,其中額降幅最大的是現代汽車。(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韓國研究機構發布統計結果稱,近6年韓國大企業中國分公司銷售額縮水約13%,其中額降幅最大的是現代汽車。(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字級設定:

韓國研究機構今日發布統計結果稱,近6年韓國大企業中國分公司銷售額縮水約13%,若剔除電池和半導體,銷售額降幅更是擴至40%左右。分析指出,中方曾採取的「限韓」措施給韓企在中國經營帶來影響,加上美中貿易摩擦、供應鏈緊張、俄烏戰爭等複合型危機接連不斷,拖累韓企對中業務。

韓聯社報導,韓國企業數據研究機構CEOSCORE就韓企500強中,有公布中國分公司業績的113家企業近6年來銷售業績進行統計,於5日發布統計結果。上述企業中國分公司去年銷售總額為111.0424兆元(韓元,下同,約合新台幣2.66兆元),較2016年下降13.1%。

而從統計結果中剔除近期在中國銷售激增的韓國電池和半導體製造商,韓國大企業中國分公司銷售總額則從2016年的117.23兆元縮水至2022年的73.4485兆韓元,降幅達到37.3%。

結果顯示,中國分公司銷售額降幅最大的是現代汽車。北京現代汽車的銷售額同期從20.1287兆元縮至4.9003兆元,降幅高達75.7%。同期,屬起亞分公司的江蘇悅達起亞汽車銷售額從9.7996兆韓元下滑至1.8835兆韓元,銳減80.8%。現代汽車和起亞中國分公司銷售額近6年縮至1/5水準。

而在三星電子方面,受到在中國的智慧手機和家電部門業績萎縮影響,同期銷售額從17.1236兆元下降43.5%至9.6798兆元。

報導指,與此相反,電池、半導體等業務在中國業績「喜人」。電池方面,韓國電池三巨頭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在中國業務增速迅猛。LG新能源去年銷售額達到12.8458兆元,較2016年猛增431.6%;三星SDI銷售額為5.425兆元,較6年前驟增483.5%;SK on去年業績也不俗,銷售額為2.0979兆元。

另在半導體方面,三星電子半導體西安公司和SK海力士中國分公司近6年來的銷售額增幅分別高達133.1%和151.5%。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705002837-260409?chdtv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中國補貼產品壓境 韓吞FTA苦果

2023/07/11 05:30  

南韓BusinessKorea報導,除了太陽能板組件,中國製的電動巴士、無人機和機器人等獲得政府補貼的產品,現在正大舉侵蝕南韓市場。(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韓中自由貿易協定(FTA)於二○一六年一月生效後,南韓嘗到甜頭的時間不過幾年,如今開始承受苦果。南韓BusinessKorea報導,除了太陽能板組件,中國製的電動巴士、無人機和機器人等獲得政府補貼的產品,現在正大舉侵蝕南韓市場。

根據南韓能源廳九日向執政的國民力量黨議員韓武京(Han Moo-kyung)提交的數據,今年前五月,中國製太陽能電池占七四三三九七兆瓦,占同期總供應量的六十八%;相較之下,二○一七年全年占比僅四十五.二%。

而據南韓汽車移動產業協會(KAMIA)的數據,去年中國製電動巴士在南韓的市占率達四十四%,二○一九年僅占二十四%。南韓汽車安全協會(KASA)副會長金容元(Kim Yong-won)表示︰「廉價的中國電動巴士正在迅速占領準公共市場,有人認為買中國貨很好,因為可以節稅,但如果國內電動巴士產業生態系統崩潰,中國電動巴士的價格可能大幅上漲。」

此外,根據南韓交通研究院的數據,中國製無人機在南韓無人機市占率達七十%。南韓服務機器人市場也有超過一半是由中國製產品主導,主要以比國產品便宜兩成以上的價格搶占市場。自中國政府宣布「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以來,就向機器人製造商和採購商提供大量補貼。

首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成漢京(Seong Han-kyung)說︰「中國政府大規模補貼下,中企在具發展前景的產業迅速發展,透過價格競爭優勢,不斷在南韓提高市占。韓企克服這個問題並取得競爭優勢的最終之道在於技術,政府必須創造一個有利於技術發展的環境。」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9319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台灣死敵大崩潰!慘跌出全球10大經濟體 今年難重返

 
中時新聞網
 
南韓跌出全球前10大經濟體。(南韓街景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南韓跌出全球前10大經濟體。(南韓街景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字級設定:

南韓經濟表現持續低迷,根據南韓央行週三公布的數據,南韓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規模為1.67兆美元,在全球只排第13名,這是南韓繼2019年之後,再度跌出世界前10大經濟體地位。

南韓央行公布2022年名目GDP,若以韓元計算為2161.8兆韓元、年增3.9%,但若以美元計算為1.67兆美元、年減7.9%,主要是受到美元走強、韓元貶值的關係,出口表現不佳也是原因之一。

但南韓2023年要重回前10大經濟體的可能性恐怕不高,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南韓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為1.5%,遠低於該組織預測的全球經濟成長率2.8%。

2022年數據顯示,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2022年美國名目GDP為25.46兆美元,2至5名依序為大陸的17.88兆美元、日本4.23兆美元、德國4.08兆美元、英國3.08兆美元,6至12名依序是印度、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義大利、巴西以及澳洲。

另根據數據,台灣2022年全年名目GDP,若以新台幣計算為22.66兆元新台幣,以美元計算則是7614億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21名,比2021年進步一名。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714001287-260410?chdtv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灌水地下道再尋獲4遺體 南韓洪災已40死34傷9失蹤

  
忠清北道清州市五松邑宫坪第2地下車道遭洪水灌入,目前已有13死。(法新社)

忠清北道清州市五松邑宫坪第2地下車道遭洪水灌入,目前已有13死。(法新社)

2023/07/17 08:5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連日暴雨,造成多人死傷,南韓中央災害安全對策本部17日指出,此次已造成40人死亡、9人失蹤、34人受傷。

根據南韓《韓聯社》報導,位於忠清北道清州市五松邑宫坪第2地下車道因有洪水灌入,多達15輛汽車被淹沒,包括1輛巴士、2輛卡車和12輛自小客車。消防人員今日在地下道再打撈出4具遺體,使得地下道淹水死亡人數達到13人,傷者則有9人。

忠清南道和慶尚北道此次為重災區,慶尚北道有19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土石流所造成,慶尚北道仍有8人失蹤,釜山市1人失蹤。

救難人員在地下道持續搜索。(歐新社)

救難人員在地下道持續搜索。(歐新社)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66217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42年來首次! 美「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艦」重返南韓

  
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潛艦「緬因號」(SSBN- 741)於4月18日抵達關島海軍基地。(取自美國海軍推特@USNavy)

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潛艦「緬因號」(SSBN- 741)於4月18日抵達關島海軍基地。(取自美國海軍推特@USNavy)

2023/07/18 18:49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滅國神器!繼6月間美核動力巡弋飛彈潛艦時隔近6年重返南韓,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18日證實,美國戰略核潛艦(SSBN)同日停靠釜山港,這將是自1981年3月的「羅伯·李號」(USS Robert E. Lee SSBN-601)之後,美國戰略核潛艦42年來首次造訪南韓。

《路透》報導,坎貝爾正在首爾參加首次核磋商小組(NCG)討論,該小組設置的目的,是在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協調南韓與盟國的因應措施。

坎貝爾沒有交代停靠南韓的是哪艘戰略核潛艦。此前美國國防官員透露,該艘潛艦為「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艦」,屬彈道飛彈戰略核潛艦(SSBN),配備的20枚彈道飛彈,最多可搭載80顆核彈頭,只需一艘就能毀滅北韓。

據悉,暫時停靠南韓基地的戰略核潛艦長17公尺米,寬12.8公尺,排水量為1萬8750噸,屬於美國潛艦中最大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艦」。有觀察認為,4月18日駛入關島基地的「緬因號」(SSBN-741)戰略核潛艦,有可能是主角。

美國現役14艘戰略核潛艦均是俄亥俄級,其中有8艘部署在太平洋,每艘戰略核潛艦設計搭載24枚三叉戟二型D5潛射彈道飛彈,每枚飛彈配備多個核彈頭,但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限制,目前最多搭載20枚飛彈。

美國總統拜登與南韓總統尹錫悅今年4月發表《華盛頓宣言》,提出加強「核保護傘」(延伸威懾)的主要方案,要求美國定期、增加向南韓部署戰略資產(潛艦、戰略轟炸機等)的頻率,同時建立核磋商小組,允許南韓有更多空間,參與美國因應北韓核武攻擊的決策過程。

美方在6月間先行派遣俄亥俄級巡弋飛彈核潛艦「密西根號」訪問釜山,該款潛艦可攜帶154枚射程達2500公里的「戰斧」巡弋飛彈,當時南韓媒體即解讀是《華盛頓宣言》的兌現。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68127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南韓乙支演習登場 尹錫悅:全民共同應對北韓核威脅

  
南韓總統尹錫悅21日主持「乙支國務會議」,呼籲全民協力提升備戰能力,應對北韓核威脅。(路透資料照)

南韓總統尹錫悅21日主持「乙支國務會議」,呼籲全民協力提升備戰能力,應對北韓核威脅。(路透資料照)

2023/08/21 13:5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政府應急後勤「乙支」演習21日正式啟動,總統尹錫悅當天主持「乙支國務會議」,呼籲全民協力提升備戰能力,以應對北韓核威脅。

《韓聯社》報導,尹錫悅在「乙支國務會議」上表示,如今的戰爭呈現「混合戰爭」形態,必須由民、官、軍共同努力,提升打贏全面戰爭的力量。

尹錫悅強調,北韓為達成戰爭目的,將動員所有可用手段,甚至不惜動用核武。而今年的乙支演習將首次展開應對北韓核威脅演練。

尹錫悅表示,今年演習宗旨是應對北韓核威脅、反國家勢力策反、網路攻擊等實戰化訓練。他補充,若戰事爆發,北韓會從戰爭初期開始宣傳假和平、傳播假新聞等方式,擾亂並意圖分裂南韓社會,因此團結內部力量、徹底摧毀北韓類似企圖,尤為重要。

乙支演習為每年例行實施項目,旨在完善應急後勤計劃,應對戰爭等國家緊急狀況,熟悉戰時任務遂行流程。今年演習由來自行政機關、公共機構等4000多個單位、逾58萬人參演,與代號「乙支自由護盾」(UFS)的韓美聯合軍事演習合併實施,為期4天。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402568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南韓MG信合社爆擠兌 IMF示警債務危機上升

2023/08/22 05:30  

南韓MG信用合作社因債務違約率上升爆發擠兌,外界擔心不良貸款可能讓南韓信貸市場再度陷入困境。(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由於利率上升,南韓樂高主題樂園的開發商去年十二月爆發債務違約,引發南韓信貸市場自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嚴重下跌,這場債務危機震撼南韓還不到一年,外界越來越擔心信用合作社的不良貸款可能讓南韓信貸市場再度陷入困境。

南韓MG信用合作社在公告房地產相關貸款損失六○○億韓元(約十四.三億台幣)後,其一家分行上月被關閉,因擔憂違約率上升,該公司的存款遭擠兌。南韓內政部數據顯示,隨著利率上升,越來越多借款人發現更難償還債務,MG信合社的拖欠率從去年底的三.五九%上升至六月底的六.一八%。

事件發生後,南韓決策人士採取行動,防止MG信合社的問題蔓延。南韓央行和尹錫悅政府向信貸和房地產市場提供總額逾一千億美元資金,南韓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委金珠賢(Kim Joo-hyun)甚至到MG信合社首爾分行的帳戶存入相當於四.六萬美元的資金。但近期一些信用合作社的信貸殖利率擴大,顯示外界的疑慮揮之不去。

首爾東國大學教授朴善英(Park Sunyoung)表示,一些信合社的擠兌,顯示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在監控信用風險方面完全失敗,由於MG信合社在二○二○年房地產景氣高峰期間貸款迅速增加,因此其專案融資出問題的風險相當高。

國際貨幣基金(IMF)駐南韓代表團團長芬格(Harald Finger)表示,由於南韓和許多國家的利率上升,金融穩定風險有所增加,金融體系的某些部分正出現脆弱性,尤其是嚴重依賴房地產相關融資的非銀行貸款機構。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0064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