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央行13日調升基準利率1碼至3.5%,為14年新高,符合市場預期,市場認為這可能是18個月以來升息循環的最後一次升息。同時,經濟學家也預期東南亞各國央行的升息行動接近尾聲。
南韓央行調升基準的7天期附買回利率1碼至3.5%,是從2021年8月啟動緊縮循環以來,第十次升息,累計升息幅度達到3個百分點,顯示在南韓物價升幅仍是央行2%目標值的兩倍多之際,央行的主要焦點仍是控制通膨,但總裁李昌鏞正試圖引導經濟軟著陸。
韓華投資證券公司經濟學家Lim Hyeyoun指出,市場正在關注接著南韓央行是會較關注通膨、還是經濟,但因為通膨仍盤旋高點,意味著央行很難靠降息緩和經濟的下行風險。
南韓出口已開始下滑,抑制工業生產,同時房市正迅速減弱,也可能威脅信用市場,而且南韓鬆綁新冠防疫措施帶來的消費提振、以及升息的影響,都症導致消費者支出減弱,去年10月首爾梨泰院的踩踏致死事件也已衝擊消費者信心,去年12月的失業率升幅也超乎預期,因為雇主正調整聘僱計畫以因應需求減弱。
另一方面,彭博資訊訪調的經濟學家認為,印尼、菲律賓及泰國央行未來幾個月將各共升息2碼,利率即將攀峰,馬來西亞這波升息循環則只會再升息1碼便告終。
目前基準利率為5.5%的印尼,利率高峰預料為6%,因為通膨預期依然持穩,物價漲幅也已超過高點,央行也正運用扭轉操作購債計畫和把出口商美元獲利留在國內等工具,支撐印尼盾匯價。馬來西亞預料只會再升息1碼至3%,這波升息循環便結束。
菲律賓央行總裁米達拉(Felipe Medalla)12日表示,升息行動可能正接近終點。經濟學家預期該央行將放慢升息腳步,預估利率將再調升2碼至6%,即達高峰。泰國央行也可能只會再升2碼到1.75%,就結束這波緊縮循環。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90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