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去年稅收2.8兆 超徵4034億

2022/01/12 05:30   

近10年全國稅收統計

年增4463億元寫新高 年增率18.6%創32年來最大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昨公布去年十二月全國稅收一三四九億元、年減二五七億元或十六%;累計去年全國稅收二兆八四五○億元、創歷年最高,年增四四六三億元為歷年新高,增幅十八.六%為三十二年來最大,且去年稅收較預算數超出四○三四億元,超徵金額也創下歷史新高。財政部表示,對今年稅收「樂觀期待」。

營所稅、證交稅等10大稅目 創歷年新高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指出,去年有十大稅目創歷年新高,包括關稅、營所稅、綜所稅、遺產稅、證交稅、期交稅、營業稅、房屋稅、牌照稅及契稅,以營所稅增加二二一四億元、證交稅增一二四六億元及營業稅增四四九億元較多,為稅收成長的主力;她表示,除娛樂稅因疫情衝擊而短徵外,其餘稅目都較預算數超徵。

根據統計,去年營所稅六九八五億元、年增四十六.四%,主因前年免辦暫繳的稅款回補,且上市櫃公司獲利成長,結算及暫繳稅額增加。去年綜所稅五二五六億元、年增四.二%,主因盈餘分配扣繳稅款、房地合一稅及薪資扣繳稅款增加。此外,去年營業稅四八二一億元、年增十.三%,主因國內產銷活動穩定,進口電子零組件、礦產品、基本金屬、化學品等稅額增加。

另,十二月證交稅二一四億元、年增七.八%;累計去年證交稅二七五三億元,年增八十二.七%。陳玉豐表示,去年航運、半導體股等大漲,帶動股市成交量增加,去年上市櫃股票平均每日成交值四六一三億元,因此證交稅大增。

房市方面,十二月房地合一稅收二十九億元、年增二十一.九%;累計去年房地合一稅收三○四億元、創歷年新高,年增一倍,主因房市交易熱絡,加上房地合一上路時間拉長,適用新制案件增加所致。不過,去年土增稅一一○○億元、年減二.六%,主因前年有大額稅款入帳,去年土增稅徵起件數仍增三.九%。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9540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2021清廉排名 台灣25中國66

   
國際透明組織25日公布2021年全球清廉印象指數,在全球180個國家及地區中,中國排名第66,但其腐敗問題已超越國境,以外援和腐敗合約等方式進入非洲等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反貪腐運動,只拿妨礙當政者的人或損害當政者繼續掌權的腐敗現象開刀。圖為2020年遭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紀委)指為「嚴重違紀違法」的前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美聯社檔案照)

國際透明組織25日公布2021年全球清廉印象指數,在全球180個國家及地區中,中國排名第66,但其腐敗問題已超越國境,以外援和腐敗合約等方式進入非洲等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反貪腐運動,只拿妨礙當政者的人或損害當政者繼續掌權的腐敗現象開刀。圖為2020年遭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紀委)指為「嚴重違紀違法」的前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美聯社檔案照)

2022/01/26 05:30

台灣進步3名 歷來最佳成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廿五日公布「二○二一年清廉印象指數」報告,台灣得到六十八分,在全球排名第廿五,比去年進步三名,締造一九九五年公布該指數以來的歷史最佳成績。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喊了十年「打貪反腐」,中國今年得分仍只有四十五分,排名第六十六。國際透明組織研究人員表示,中國雖然不是墊底的國家,但其腐敗問題已經蔓延到國際間。

中國雖未墊底 貪腐卻成國際問題

年度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彙整包括世界銀行、非洲開發銀行與世界經濟論壇等十二個國際機構的數據,並將清廉度予以量化,針對一百八十個國家地區進行評分,評分越低代表貪腐越嚴重。滿分一百分代表「非常清廉」。整體而言,今年全球平均四十三分,更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一二三國清廉分數低於五十分。

中援和腐敗合約 滲透非洲

中國得分四十五,前一年為四十二分,雖然不是墊底的國家,但美國之音(VOA)引述「國際透明組織」美國辦公室主任卡爾曼看法指出,貪腐印象指數僅僅衡量國內貪腐,並不衡量國家之間的非法資金流動,但事實上,中國的腐敗問題已經蔓延到國際間,包括以外援和腐敗合約等方式,進入包括非洲在內的地方。

中1.5兆美元資產 流向海外

中國國務院研究室、發改委、人民銀行、國資委約兩年前的調研報告顯示,中國有一兆五千多億美元資產流向海外,主要在西方,其中大部分在美國,估計實際資金流失程度、資產轉移數額,都遠大於中國官方數字。

卡爾曼指出,在習近平的反貪腐中,中國分數時高時低,類似情況在其他國家也會發生,先是打著反貪腐旗號當選上位,之後就會故態復萌。該組織專家庫庫奇卡則認為,習近平的反貪腐有起一些作用,但是做為一個獨裁政府,在反貪腐時只會針對妨礙或損害當政者繼續掌權的腐敗現象。習近平的反貪腐手段是鎮壓及打擊,未讓媒體及公民社會發揮作用。

丹麥芬蘭紐西蘭 並列第一

今年分數最高的丹麥、芬蘭及紐西蘭都各拿到八十八分,排名同列第一。美國獲得六十七分與智利同分,同列第廿七。東亞地區得分最高的是新加坡的八十五分、全球第四名,其次是香港七十六分、全球第十二名,日本得七十三分、全球第十八名,南韓得六十二分、全球第三十二名。

全球分數最低的則是南蘇丹,只拿到十一分,排名一八○;其次是敘利亞、索馬利亞與葉門。再來是並列倒數一七四名的北韓、阿富汗與葉門,得分十六分。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49798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台灣2021民主指數 全球第8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二○二一年全球民主指數報告,台灣名次進步到全球第八名,也是亞洲唯一擠進前十名的「全面民主」政體。(取自EIU官網)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二○二一年全球民主指數報告,台灣名次進步到全球第八名,也是亞洲唯一擠進前十名的「全面民主」政體。(取自EIU官網)

2022/02/11 05:3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九日公布二○二一年全球民主指數報告,全球民主普遍倒退,不到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民主體制下;不過,台灣排名躍進,在一六七個評比國家中排名第八、亞洲第一,優於許多歐美國家,是台灣在這份調查歷年來最佳表現。

台灣亞洲第一「完全民主」

在這份最新調查中,以一到十分計算的EIU全球民主指數,從五.三七跌到新低點五.二八,創下二○一○年以來最大跌幅,也是自○六年展開這項年度調查以來,寫下「另一個糟糕紀錄」。二一年全球民主持續前一年的倒退趨勢,而且更形惡化,全球生活在民主體制下的人口比率,從二○年的四十九.四%減少到四十五.七%,生活在「完全民主」下的人口更僅佔六.四%;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在威權統治之下,其中大部分在中國。

根據報告,民主指數最好的前十名仍以北歐國家居多數,挪威蟬聯第一;台灣民主指數八.九九,被列為「完全民主」,在全球排名第八,比前一年的調查進步三名,在受評比的亞洲國家中居冠,在亞洲與紐澳地區僅次於全球第二的紐西蘭。前十名中另外兩個非北歐國家為並列第九的澳洲和瑞士。緬甸因軍事政變、阿富汗因激進組織「神學士」重新掌握政權,在今年這份調查中取代北韓,成為民主指數最差的兩個國家。

拉丁美洲 民主倒退最大

以區域來看,拉丁美洲是民主倒退最多的區域,北美的表現略有進步,報告指出,儘管發生美國國會暴動和前總統川普試圖推翻大選結果,不過,美國民主指數僅微跌○.○七點。

報告說,未來幾年,對西方民主模式最大的挑戰將來自中國,今年的報告正是以「中國的挑戰」為題。報告指出,中國對西方民主模式的最大挑戰在於經濟,預計十年內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然而,「中國並未隨著它變得更富有而愈加民主,相反的,變得更沒有自由」。

中國全球排148 接近墊底

報告顯示,中國的民主指數僅二.二一分,比二○○六年的二.九七分還差,全球排名第一四八名,「接近墊底」;中國沒有自由的選舉或普選,沒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沒有獨立的司法,去年的「共同富裕」行動帶來對企業的打壓;中國公民享有的公民自由僅有「基本安全」和就學、就業與旅行自由,但這些也可能受到國家限制。中國在五個評分標準中,分數最高的是「政府效能」四.二九,報告說,中國政府因缺乏問責、制衡機制和透明度,這項評分落後歐美,如「七大工業國集團」(G7)該項平均分數為七.五五。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49997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新聞線上》三姓家奴滿街跑

台灣競速滑冰選手黃郁婷日前上傳穿著中國隊服滑冰影片,引發批評。(圖取自黃郁婷IG)

記者莊榮宏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武將輩出,不乏世人所津津樂道,唯獨萬夫不當之勇的呂布被晾在一邊,論武藝,呂布第一,明明技壓群英,為何不被垂青?

問題出在,呂布人格投機、背恩負義,他投奔并州刺史丁原,認作義父,卻殺丁,取首級,轉投董卓,董卓收為義子,他卻私通其妾,殺董卓;呂布變節像喝開水,遭譏「三姓家奴」,武功蓋世,道德全無,故難成霸業,終死曹操之手,還留惡名。

用現代商場觀點,呂布這種人就是「專業能力攀頂,道德水準歸零」,唯利是圖,不惜反噬恩主。

倘若在商界,這種人就是盜取台灣企業機密,獻給中國同業,以換取厚祿高位的不肖經理人。

若在演藝界,就是在台灣發跡,跑去對岸撈人民幣,還在中國叫台灣人有空「回家」走走,毫不在乎其言行已傷害故地。

若在體育界,就是在台灣居單項運動頂尖,受國家栽培,卻在奧運場合捧中國LP,順便開拓市場圖利自己,不惜重傷害台灣主體。

若在軍中,就是無恥退將,族繁不及備載。

呂布之典型,就是在專業領域有一片天,卻為更大利益而反噬生養恩育自己的故地,甘被中共充當統戰工具,但多數台灣人認定,現代呂布傷害台灣,和古代呂布殺義父同樣卑鄙,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他們外表光鮮亮麗,卻被台人唾棄,這才是最大的教育意義。

台灣最大隻呂布,是和中共唱和的政黨和政客,凡有利中共的一律瞎挺,凡政府推行的一概扯後腿,個個衣冠楚楚,人人不識大體,阻撓台灣邁向國際,不惜斷送國家貿易和經濟。

滑冰國手黃郁婷在北京冬奧傷害台灣主體,民憤甚巨,批評政府怎不處理?先不談政府依法管不了中華奧會,單就她賽事尚未結束,政府若處理,將犯大忌,蓋此女奪牌無能,卻可藉機卸責︰「都怪政府影響我心情,才害我沒得名」,屆時倒打一耙,政府是有理說不清。

但亡羊補牢,今後明定︰國手言行違反規定者,追回已核發的獎勵補助金,此乃勢在必行,否則無以平民憤。

值此之際,政府宣布對日本福島食品解禁,此策一出,全世界只剩中國還在設禁令,台灣在國際舞台與中國脫鉤,再次向世界昭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就是兩國」,可止黃郁婷造成的傷害,來得正是時機。

為了人民幣,現代呂布仍將前仆後繼,對付這種人,民間的道德制裁,比政府迅速有力,今後再看到呂布,斥其「三姓家奴」即可,不須傷神動氣。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99978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2022全球經濟自由度 台灣排名第6、首獲自由評比

   
台灣首度獲得「自由」評比,全球排名第6、亞太排名第3,綜合得分高於地區和世界平均水準。(圖擷取自傳統基金會網站)

台灣首度獲得「自由」評比,全球排名第6、亞太排名第3,綜合得分高於地區和世界平均水準。(圖擷取自傳統基金會網站)

2022/02/15 07:1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14日公布2022年經濟自由指數報告,全球計有184國納入評比,台灣首度獲得「自由」評比,全球排名第6、亞太排名第3,綜合得分高於地區和世界平均水準。

傳統基金會報告指出,今年的經濟自由指數顯示,全球經濟總體上仍然「適度自由」,但平均指數為60分,較去年下降1.6分。新加坡仍是全球最經濟自由的國家,但前10名的國家有大幅改變,依序為新加坡、瑞士、愛爾蘭、紐西蘭、盧森堡、台灣、愛沙尼亞、荷蘭、芬蘭與丹麥。

報告表示,台灣、盧森堡和愛沙尼亞等多個國家在該指數中取得積極的進步,都在排名中大幅前進,首度獲得「自由」評比。而在威權主義的中國,經濟自由幾乎不存在,香港也因為中國日益的影響和干預,自2021年開始從指數中移除。

台灣部分,經濟自由度得分為80.1,在2022年經濟自由指數中排名第6、亞太排名第3。過去5年,台灣是全球少數經濟持續成長的國家,由於司法效率和勞工自由度的提高,台灣在整體獲得高分。

自2017年以來,台灣的經濟自由度總體提高3.6分,並首度獲得「自由」評比。報告建議,如果商業自由度和財務自由度能夠進一步改善,將能獲得更高經濟自由程度。

台灣經濟自由度各項分數。(圖擷取自傳統基金會網站)

台灣經濟自由度各項分數。(圖擷取自傳統基金會網站)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82989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黃郁婷著中國隊服爭議 蘇揆要教部調查、處分!

   
競速滑冰國手黃郁婷(見圖)日前身穿中國隊服練習,事後一連串言論引發爭議回,行政院長蘇貞昌認為黃郁婷選手行為極為不當,已要求教育部、體育署針對黃郁婷選手不當言行進行調查,並為適當之處分。(美聯社)

競速滑冰國手黃郁婷(見圖)日前身穿中國隊服練習,事後一連串言論引發爭議回,行政院長蘇貞昌認為黃郁婷選手行為極為不當,已要求教育部、體育署針對黃郁婷選手不當言行進行調查,並為適當之處分。(美聯社)

2022/02/19 17:46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競速滑冰國手黃郁婷日前身穿中國隊服練習,事後回應體育無國界,要大家不要大驚小怪,引發爭論,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傍晚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認為黃郁婷選手行為極為不當,已要求教育部、體育署針對黃郁婷選手不當言行進行調查,並為適當之處分,同時也應檢討建立機制與要求,作為日後國家代表隊成員對外言行可遵循的規範。

羅秉成表示,針對台灣北京冬奧黃郁婷選手於美國鹽湖城備戰北京冬奧訓練期間,以其個人社群網站上傳穿著中國隊服裝的影片,以及後續發言內容不符國人對國家代表隊選手之期待等行為一事,國家代表隊成員對外代表國家爭取榮譽,一舉一動皆見諸於國際社會,應謹言慎行,維護國家之尊嚴。

羅秉成說,政府以人民稅金挹注代表隊成員作為培訓與賽事參與所需經費,選手更背負國人期待,不應有任何損及國家榮譽的爭議言行。

此外,針對北京冬奧組委會發言人嚴家蓉稱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遭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糾正,以及競速滑冰選手黃郁婷結束全部比賽,馬上對網友開戰,甚至出現不雅字眼,對此,蘇貞昌稍早受訪表示,中國始終在各種機會企圖混淆視聽,已被國際糾正,我們感謝這種糾正的善意,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也一再被評比是最自由、最民主的國家,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世界會更看見台灣。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835047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冬奧國手黃郁婷言行引爭議 府:支持政院調查檢討及處分

   
冬奧競速滑冰國手黃郁婷日前身穿中國隊服練習,引發高度爭議;總統府支持行政院採取必要的調查檢討及處分。(歐新社)

冬奧競速滑冰國手黃郁婷日前身穿中國隊服練習,引發高度爭議;總統府支持行政院採取必要的調查檢討及處分。(歐新社)

2022/02/19 17:40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冬奧競速滑冰國手黃郁婷日前身穿中國隊服練習,引發高度爭議;對此行政院要求教育部及體育署檢討國家代表隊成員規範。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19)日表示,我國冬奧代表團相關賽事已經結束,總統府支持行政院採取必要的調查檢討及處分。

張惇涵表示,國家代表隊成員除追求個人競賽成績外,也對外代表國家,言行舉止動見觀瞻。尤其,近年來國人對於國家隊出賽總是熱情支持,眾多國際賽事也成為國內外矚目焦點,國家代表隊成員代表國家出賽,更不應有任何損害國家榮譽之爭議言行。

競速滑冰國手黃郁婷日前身穿中國隊服練習,引發高度爭議;對此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日(19日)說明院長蘇貞昌態度,認為黃行為極為不當,已要求教育部、體育署針對其不當言行進行調查,並做出適當處分。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835037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LTN經濟通》台灣GDP彎道超車 2025海放南韓

2022/02/23 08:44   

以全球標準來看,南韓已進入富裕國之列,但2019年南韓的人均GDP還卡在2.87萬美元。(歐新社)

台灣落後18年 終趕上南韓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灣2020年經濟成長率3.11%,2021年成長6.28%;南韓2020年是負1%,2021年成長4%,台灣經濟成長已連續兩年比南韓強。按此增速,國際貨幣基金(IMF)甚至預估,2025年台灣人均GDP將超越南韓。南韓到底發生什麼事,讓落後18年的台灣,迎頭趕上南韓?

自從2004年,台灣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被南韓超越後,持續苦苦追趕,直到2021年終於出現一線曙光。根據IMF最新報告,2021年台灣人均GDP估達3.27萬美元,與南韓人均GDP的3.49萬美元差距縮小。IMF也預估,2024年兩國人均GDP將突破4萬美元,到了2025年,台灣會是4.28萬美元,將超越南韓的4.27萬美元。

甚至,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預測更指出,南韓和台灣人均GDP將分別在2027、2028年超越日本。如果事情確實如此發展,3年後台灣的人均所得將超越南韓、6年後將超越日本。「超韓趕日」聽起來很過癮,但實際上這並不容易,代表台灣經濟成長,必須維持與這幾年同樣水準的高成長。

新台幣強升 幫了大忙

然而,台灣這兩年人均GDP強彈,不可否認新台幣強升幫了大忙。自2004年以來,台灣人均GDP持續落後南韓,皆在2萬美元至2.5萬美元之間上下擺盪,直到2020年,突然從2019年的2.59萬美元,一躍而上2.8萬美元,2021年更站上3.27萬美元。中央銀行統計,2019年2021年,3年來新台幣匯率累計升值8.31%,韓元則逆勢貶值2.44%。

要知道,名目人均GDP是國際間用來衡量一國人民生活水準的指標,為方便比較,通常以美元表示,也就是說,名目人均GDP受到實值GDP、物價、人口數及匯率等影響,一旦匯率大幅升貶,就會出現波動。因此,也有人認為,以美元為基礎的名目GDP參考性不足,更傾向參考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購買力平價)。

IMF預估,2025年台灣人均GDP為4.28萬美元,將超越南韓的4.27萬美元。(路透)

武漢肺炎疫情 重創南韓經濟

確實,南韓經濟在疫情初始時受創,2020年南韓經濟成長率呈現負0.9%,為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首次負成長。不過,進入2021年,由於各國大灑幣、擴大接種疫苗,南韓出口量大增25.8%,創下11年來最高,再加上2次的追加更正預算和超低利率擴張內需,且前1年基期較低,2021年呈現4%左右的高成長。

為了抗通膨,不到半年內,南韓央行已第3次上調基準利率,目前利率已回到疫情前的水準。根據南韓金融研究院預測,隨著持續擴大接種疫苗和普及治療藥物等,在疫情改善的狀態之下,2022年南韓經濟有望好轉,成長率有機會達到3.2%。不過前提是,就算疫情未歇,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力也會減少。

南韓GDP僅美國一半 卻是富裕國之列

但南韓經濟確實也遇上不小的問題。2021年1月,南韓央行公布初步數據,2020年南韓每人平均名義國民總收入(GNI)為3.1萬美元,預計首次超過G7之1的義大利,當時也備受輿論矚目。另外,IMF預估,2018-2025年間,美國每年平均GDP成長1.6%,相較之下南韓是2.1%,僅差半個百分點,是有史以來差距最小,顯示兩國差距正在收斂。

以全球標準來看,南韓已進入富裕國之列,但2019年南韓的人均GDP還卡在2.87萬美元,這個數字只有美國的一半。華爾街日報指出,這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南韓超低生育率的拖累。南韓人口數據十分危險,2020年總和生育率(TFR)為0.84,是全世界最低。

過去30年來,南韓人口成長幾乎都低於美國。按此趨勢,南韓未來勞動力將嚴重短缺,大量退休人口無人照顧,甚至會面臨日本在1990年代的「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也就是從企業到個人,同時試圖削減開支、全力償債,社會借貸意願低迷之下,央行貨幣政策將無效。

南韓人口數據十分危險,2020年總和生育率(TFR)為0.84,是全世界最低。(歐新社)

南韓進口原物料 80%依賴中國

另一方面,南韓依賴中國進口也成為隱憂。南韓的1850種原料和產品中,超過80%來自中國。包括半導體、電池、金屬材料、藥品等,南韓對中進口依存度都是全球最高。尤其在半導體領域,進口依存度高達39.5%,約為日本和美國的2.2至6.3倍。因三星、SK海力士等在中國工廠多生產半成品,完成後再運至南韓加工。

2021年中國10月宣布限制尿素出口,使南韓陷入「尿素荒」,車用尿素溶液緊缺導致物流幾近癱瘓。諸如此類之事,暴露了南韓過度依賴中國原料的問題,也激起南韓政府對全球供應鏈的危機意識,擔心中國經濟放緩,將波及南韓半導體、石化、鋼鐵和機械等產業。

南韓企業債務 已到亞洲金融暴水準

南韓雖踏入富裕國之列,但同時也必須面對富裕國的常見問題。隨著房價和家庭負債比不斷攀高,嚴重威脅南韓經濟成長。目前,南韓家戶債務支出佔個人可支配收入(DSR)12.8%,遠高於美國的7.6%,或德國的6.1%,而南韓非金融企業背負的債務,相當於GDP的110%,已接近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的最高水準。

南韓走向富裕國的過程令人驚嘆,但若要持續成長,不能只滿足於現況。華爾街日報指出,儘管南韓1月失業率竄升至21年來最高的5.4%,且疫情期間一直抑制公共支出,但擴大政府支出仍會有幫助;南韓也自2020年起進行25輪打房,如大幅提高短期賣出中古屋的資本利得稅等,但也無法阻止房價狂飆,計畫在未來4年內蓋83.6萬戶解決供給問題,不過需要時間來實現。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37515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內奸是亡國第一步 呂秋遠:俄烏與兩岸本質不同但部分相似

   
呂秋遠認為,俄烏衝突與台海本質不同,但有某些部分相似。(歐新社)

呂秋遠認為,俄烏衝突與台海本質不同,但有某些部分相似。(歐新社)

2022/02/25 07:5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進犯烏克蘭引起國人關注,不少人也聯想到台灣面臨的台海潛在危機,律師呂秋遠在臉書表示:「俄羅斯、烏克蘭的狀況,與中國、台灣的關係,本質完全不同,但是某些部分實在太相似」。

呂秋遠在臉書撰文指出,烏克蘭以領土來說,是歐洲第二大國,但俄國從未將其當作是獨立國家,俄人總是把烏克蘭人稱作「血濃於水」的斯拉夫兄弟,認為烏國是俄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至於烏克蘭方面,在獨立之後開始推行「去俄羅斯化」,結果引起俄國不滿,之後發兵奪下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並成立克里米亞共和國,直到現在國際社會僅僅用消極態度應對,讓俄羅斯知道「國際社會裡,很多國家都只是紙老虎」。

接下來是北約的部分,該組織在蘇聯瓦解後,不斷吸收華沙組織的東歐成員,這兩年則想要吸收烏克蘭,讓俄羅斯相當不安,如今北約因川普至今還在與美國修復關係,加上德國因天然氣資源不敢得罪俄國,給了俄國開戰之機。

開戰的起點是烏東地區,當地頓內茨克、盧甘斯克兩個地區有大量的俄裔民眾,一直希望能「回歸祖國」,因此俄羅斯讓這兩個地區獨立,並簽署駐軍條約,藉此入侵烏東。

呂秋遠總結,這件事與台灣和中國關係的本質不同,但具有10點啟示:

1.不斷鼓吹不同國家卻同文同種的人,大致上都不懷好意。

2.不要過於相信國際社會,他們很多的所謂支持,都是說說而已。

3.內奸的存在,是亡國的第一步。至於誰是內奸,看看他們平常的表現就會知道。

4.起初,敵人會要你認錯,其次,敵人會要你跪著認錯,最後,敵人不需要你認錯,會直接屠殺。

5.屈辱之後,還是要面對戰爭,所以一開始就要站著,讓對方知道我們會寧死不屈。

6.讓自己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不論是生產或是軍事,別人才會把我們當一回事,也才會幫助我們。

7.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他們選邊站的理由,往往不是為了公平正義,而是為了自己而已。

8.中國不敢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也還沒承認頓內茨克、盧甘斯克是獨立國家,因為中國沒辦法解釋,為什麼台灣不是中國的。

9.好好珍惜我們現有的一切,不要讓任何人、任何國家,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10.烏克蘭加油!別輸給侵略者!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84074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請好朋友們要先鎖定自己轄區內的內奸,一旦中國對台灣動手,就要率先清理這些雜碎

內奸是亡國第一步 呂秋遠:俄烏與兩岸本質不同但部分相似

2022/02/25 07:50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84074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