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幾百萬年一遇!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減少一個阿根廷大小


科學家發現罕見現象。南極海冰大減,比起過去甚至少了一個阿根廷大小。
科學家發現罕見現象。南極海冰大減,比起過去甚至少了一個阿根廷大小。

北半球苦於熱浪悶熱難耐,但在南半球,也有一項可怕的氣候紀錄被打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科學家指出,南極海冰大減,是史無前例,減少面積相當於一個阿根廷。(戚海倫報導)

CNN報導,南極海冰數量在每年二月底,也就是南極大陸的夏天會降到最少,接著重新積聚。不過,科學家最近觀察到異常情況,今年的南極海冰面積,不但沒有恢復到預期範圍,比起2022年冬季創下的最低紀錄,還少了大約160萬平方公里。

南極海冰面積今年出現破紀錄新低。如果比較1981年到2010年的平均面積,甚至少了260萬平方公里,大小相當等於一個阿根廷。科學家示警,今年的情況是超乎尋常的異常,恐怕幾百萬年才會發生一次。

報導指出,從2016年開始,科學家就觀察到,南極的海冰量開始急遽下降,氣候變化可能是海冰消失的主要原因,也有冰川學家認為,全球暖化造成南極周圍的西風出現變化,是一大原因,南極恐怕已經無法恢復到以前的樣貌。南極海冰有助於調節地球的溫度,海冰消失不僅影響人類,也會波及其他生物,包括企鵝、海豹,磷蝦也會減少,恐怕造成食物鏈危機。

https://tw.news.yahoo.com/%E5%B9%BE%E7%99%BE%E8%90%AC%E5%B9%B4-%E9%81%87-%E5%8D%97%E6%A5%B5%E6%B5%B7%E5%86%B0%E9%9D%A2%E7%A9%8D%E5%89%B5%E6%96%B0%E4%BD%8E-%E6%B8%9B%E5%B0%91-%E5%80%8B%E9%98%BF%E6%A0%B9%E5%BB%B7%E5%A4%A7%E5%B0%8F-234908006.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南極海冰面積驟減 少掉72個台灣

  
南極海冰面積已滑降至四十五年開始紀錄以來同期的空前低點,消失的面積相當於阿根廷國土。(美聯社檔案照)

南極海冰面積已滑降至四十五年開始紀錄以來同期的空前低點,消失的面積相當於阿根廷國土。(美聯社檔案照)

2023/08/01 05:3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北半球苦於熱浪悶熱難耐,但在南半球,也有可怕的氣候紀錄被打破。科學家發現,南極海冰面積已滑降至同期的空前低點,減少面積相當於一個阿根廷,今年的異常情況恐怕「數百萬年」僅會發生一次。

今年異常「數百萬年僅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SIDC)數據顯示,今年七月中,南極海冰面積與一九八一年至二○一○年間同期平均相比,減少二六○萬平方公里,相當於阿根廷的面積,或七十二個台灣,這也是四十五年前有數據以來的最低紀錄。南極七月中旬海冰面積的次低紀錄就發生在去年,而今年的海冰面積又比去年減少一六○萬平方公里。

報導指出,每年南極的海冰都會在二月底(南極大陸的夏天)縮減至最低水準,然後冬天時又重新聚積,但今年海冰面積遲遲未恢復到接近預期的水準。

科學家示警,今年的情況是超乎尋常的異常,恐怕數百萬年才會發生一次。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冰川學家史坎伯直言,強調異常現象以往每隔多久才發生一次的描述手法,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因為遊戲規則和氣候系統「很明顯已經改變」,科學家們正致力於找出原因。報導提到,從二○一六年開始,科學家就觀察到南極的海冰量急遽下降,氣候變遷可能是海冰消失的主要原因。也有冰川學家認為,全球暖化造成南極周圍的西風出現變化,是一大原因,南極恐怕已經無法恢復到以前的樣貌。

海冰量二○一六年起急遽下降

海冰消失會使沿海冰蓋和冰川暴露在溫暖海水中,使它們更容易融化和脫落,也會影響食物鏈,包括鯨魚的主食磷蝦、生活型態與海冰息息相關的企鵝和海豹等;更重要的是,海冰的存在有助於調節地球的溫度,它的消失意味著衝擊將遠超過南極大陸。

不過,也有科學家抱持謹慎態度。NSIDC資深科學家史圖爾夫說︰「現在和過去的均值固然有很大差距,但我們知道南極海冰逐年變化大…要說這是新常態還言之過早。」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597019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地球變烤爐 歐盟機構:7月全球高溫刷新紀錄


歐洲聯盟(EU)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8日表示,熱浪與野火席捲全球的7月,是有紀錄以來地球上最熱月份。

歐洲聯盟(EU)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8日表示,熱浪與野火席捲全球的7月,是有紀錄以來地球上最熱月份。(路透社資料照)
歐洲聯盟(EU)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8日表示,熱浪與野火席捲全球的7月,是有紀錄以來地球上最熱月份。(路透社資料照)

法新社報導,該機構指出,今年7月均溫比前一次在2019年7月締造的攝氏16.63度還高出0.33度,也比1991至2020年的7月份均溫高出攝氏0.72度。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說:「包括南歐在內的北半球多個區域都經歷熱浪。幾個南美洲國家和南極洲大片區域的氣溫也遠高於均溫。」

科學家早就警告今年7月可能刷新紀錄。此外,全球海洋溫度也締造新紀錄,令人擔心這種現象會對地球氣候、海洋生物、沿海社區造成連鎖反應。

在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的助長下,自1800年代末期以來,全球已暖化大約攝氏1.2度,導致熱浪更加凶猛、持久且頻繁,也強化風暴、洪水等其他極端天氣的威力。

根據歐盟氣候監測資料,今年7月30日,海洋表面溫度上升至攝氏20.96度,而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的發言人之前告訴法新社,前一個紀錄是2016年3月的攝氏20.95度。採樣區域不包括極地。

https://tw.news.yahoo.com/%E5%9C%B0%E7%90%83%E8%AE%8A%E7%83%A4%E7%88%90-%E6%AD%90%E7%9B%9F%E6%A9%9F%E6%A7%8B%EF%BC%9A7%E6%9C%88%E5%85%A8%E7%90%83%E9%AB%98%E6%BA%AB%E5%88%B7%E6%96%B0%E7%B4%80%E9%8C%84-083211575.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災難性繁殖失敗!暖化加劇南極海冰崩裂「企鵝幼崽全淹死」 

南極最具代表性物種之一的「皇帝企鵝」,去年多達10000隻企鵝寶寶被淹死。(圖/達志/美聯社)

南極最具代表性物種之一的「皇帝企鵝」,去年多達10000隻企鵝寶寶被淹死。(圖/達志/美聯社)

 

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引發的災害越加頻繁,南極洲海冰不斷消融,海冰面積創下歷史新低,連帶威脅南極最具代表性物種之一的「皇帝企鵝」(Emperor Penguin),研究人員監測該地區企鵝的繁衍情況,發現去年多達10000隻企鵝寶寶被淹死或凍死,這場生態浩劫堪稱「災難性繁殖失敗」。

綜合《CNN》、《BBC》報導,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通訊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中,內容揭露科學家們追踪「皇帝企鵝」的5個繁殖地,觀察發現其中4個群體徹底繁殖失敗,只有南極洲最北端的羅斯柴爾德島(Rothschild Island)的幼鳥成功換羽。

換句話說,企鵝寶寶在換羽之前絨毛無法防水,在冰天雪地裡「換羽失敗」意味著將被淹死或凍死,而這一切都要歸咎於海冰快速消融、崩解,導致幼鳥掉入水中淹死,或是漂流在浮冰上活活餓死。

研究示警,如此大規模的「災難性繁殖失敗」是有記錄以來首起慘案,也是敲響生態浩劫的「早期警鐘」,如若目前的暖化速度持續推進,直至2100年將有超過90%的皇帝企鵝面臨滅亡命運。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279045?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79045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今夏連3月高溫破紀錄 今年恐成史上最熱1年

  
許多國家今年都出現破紀錄高溫,有氣候監測機構指出,今年夏天雖然還沒過完,但目前已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個夏天,預估今年將成為人類史上最熱的一年。(路透)

許多國家今年都出現破紀錄高溫,有氣候監測機構指出,今年夏天雖然還沒過完,但目前已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個夏天,預估今年將成為人類史上最熱的一年。(路透)

2023/09/07 11:1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許多國家今年都出現破紀錄高溫,有氣候監測機構指出,今年夏天雖然還沒過完,但目前已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個夏天,預估今年將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

據外媒報導,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週三指出,今年6月至8月的氣溫大幅超過先前的紀錄,據指全球平均氣溫高達攝氏16.77度,比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氣溫高出0.66度。其中歐洲的夏季平均氣溫為攝氏19.63度,比平均高出0.83度。

C3S也指出,8月的全球海面溫度持續上升,達到攝氏20.98度,也成為有紀錄以來全球最高月平均溫度。隨著今年聖嬰現象持續發展,預估海洋變暖的情況有將變得更加嚴重。

C3S副主任伯吉斯(Samantha Burgess)指出,繼6月及7月後,8月也創下有史以來最熱的紀錄。科學證據也顯示,我們將繼續看到更多的氣候紀錄,以及更強烈、更頻繁的極端氣候事件,對社會和生態系統造成影響,除非我們停止排放溫室氣體。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指出,繼6月及7月後,8月也創下有史以來最熱的紀錄。科學證據也顯示,我們將繼續看到更多的氣候紀錄,以及更強烈、更頻繁的極端氣候事件。(圖擷自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指出,繼6月及7月後,8月也創下有史以來最熱的紀錄。科學證據也顯示,我們將繼續看到更多的氣候紀錄,以及更強烈、更頻繁的極端氣候事件。(圖擷自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指出,8月的全球海面溫度持續上升,達到20.98攝氏度,也成為有紀錄以來全球最高月平均溫度。隨著今年聖嬰現象持續發展,預估海洋變暖的情況有將變得更加嚴重。(圖擷自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指出,8月的全球海面溫度持續上升,達到20.98攝氏度,也成為有紀錄以來全球最高月平均溫度。隨著今年聖嬰現象持續發展,預估海洋變暖的情況有將變得更加嚴重。(圖擷自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42044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墾丁秋風起!逾2萬隻赤腹鷹報到 鳥迷大飽眼福

  
2萬隻赤腹鷹現身墾丁報到。(墾管處提供)

2萬隻赤腹鷹現身墾丁報到。(墾管處提供)

2023/09/13 08:04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墾丁這個月吹起秋風,固定過境的赤腹鷹群也準時報到,天氣放晴後,12日觀測出現2.2萬隻出境的大量,許多鷹迷在社頂凌霄亭大飽眼福,近期到下個月將進入猛禽過境高峰,而當地秋季常見的紅尾伯勞鳥也同步出沒,展現墾丁秋季不同的風景。

秋季過境墾丁的遷徙性猛禽包括赤腹鷹、灰面鵟鷹、蜂鷹、日本松雀鷹、紅隼等,留棲性猛禽有大冠鷲、鳳頭蒼鷹、松雀鷹及黑鳶,其中以赤腹鷹數量最大,9月中至月底是過境高峰,赤腹鷹有著台灣其他猛禽少見的豐富配色,胸前至腹部有著美麗的橘紅色調,僅有在春秋兩季過境才有機會目睹,相較於10月中期國慶鳥「灰面鵟鷹」,赤腹鷹名氣雖低,但過境台灣數量是灰面鵟鷹好幾倍;2004年秋季曾創22萬多隻的最高過境紀錄。

墾管處表示,今年第一筆過境赤腹鷹於9月11日才記錄到,過境稍晚的情況可能與9月上旬台灣周邊接連颱風影響天候,鷹群從朝鮮半島及中國的繁殖地前往台灣途中的遷移路徑受到阻礙有關。9月10日前後台灣中北部陸續有各地賞鷹人傳來上千隻赤腹鷹群的消息,其中先鋒部隊約200隻在9月11日抵達墾丁通過調查點後,今天即出現2萬2千多隻的大量過境。

墾丁秋風起!兩萬赤腹鷹現身報到。(墾管處提供)

墾丁秋風起!兩萬赤腹鷹現身報到。(墾管處提供)

墾丁秋風起!紅尾伯勞現身報到。(劉川提供)

墾丁秋風起!紅尾伯勞現身報到。(劉川提供)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42648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超過6萬隻黃頭鷺飛越樟湖 賞鳥達人:追好幾年終於看到大量

  
黃頭鷺。(資料照)

黃頭鷺。(資料照)

2023/09/18 08:37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黃頭鷺遷徙季進入大量期,雲林樟湖昨天(17日)出現多年來最大量,據統計從上午到下午約有超過6萬隻飛越,一群接一群且每群都很龐大,在山谷間變換隊形超級壯觀,遊客開心說,不虛此行!

古坑樟湖是黃頭鷺入秋後往南遷移必經路徑之一,社區理事長林啟顯指出,今年樟湖社區黃頭鷺季16日開幕,這群嬌客很給力,連續2天都有好幾萬隻飛越,讓遊客大飽眼福,驚呼聲連連。

賞鳥達人鄭清文把自己在樟湖拍攝到的黃頭鷺壯觀影片上傳至youtube,並表示,連續好幾年到樟湖觀賞黃頭鷺,今年總算讓他堵到大的,昨天下午3點守到6點有好幾群飛越,每群數量都很壯觀,目測總計大約有3至4萬隻左右,據其他遊客說上午就有約3萬隻。

其他遊客興奮說,成千上萬隻黃頭鷺在山間列隊繞飛盤旋已很壯觀,更令人驚喜是牠們還會變換隊形,遠看有時像白龍、有時像鯨魚飛在空中。

林啟顯說,黃頭鷺遷徙是季節限定景觀,每年9月初到10月中旬左右,大約在中秋節前15天是最大量,只要天氣好不下雨,每天下午4點到6點是最佳觀賞期,在樟湖國小舊校區、樟湖派出所附近路邊就可看到。

相關影片請見:

黃頭鷺遷移昨天約有超過6萬隻飛越樟湖,令遊客驚喜。(鄭清文提供)

黃頭鷺遷移昨天約有超過6萬隻飛越樟湖,令遊客驚喜。(鄭清文提供)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431569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保護海洋生態 67國簽署公海條約

  
聯合國保護世界海洋多樣性的公海條約廿日獲得六十七個國家簽署,允許建立禁止捕魚的海洋保護區,並確保公海上的人類活動須受環境影響評估,朝向在二○三○年前保護全球卅%的海洋和陸地,即「30×30」目標,再邁進一步。(法新社)

聯合國保護世界海洋多樣性的公海條約廿日獲得六十七個國家簽署,允許建立禁止捕魚的海洋保護區,並確保公海上的人類活動須受環境影響評估,朝向在二○三○年前保護全球卅%的海洋和陸地,即「30×30」目標,再邁進一步。(法新社)

2023/09/22 05:30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聯合國大會歷經廿年努力,終在三月四日完成制約談判並於六月十九日正式表決通過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國家管轄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和永續利用協定」(簡稱「BBNJ協定」),廿日起在位於美國紐約市的聯合國總部開放簽署,第一天就獲得美國、中國、澳洲、英國、法國、德國、墨西哥、歐洲聯盟等六十七國響應,為人類首度試圖以公約保護含括全球海洋逾六成面積的公海相關努力立下新里程碑。

BBNJ協定要正式生效,還需等到簽約國依各自國內程序批准,且累積滿六十國之後,再過一二○天方可生效。

「海洋憲法」扭轉人類破壞

與一九五八年第一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制定規範各國船隻、設施在公海上活動「公海自由」的「公海公約」不同,BBNJ協定旨為「國家管轄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利用」法制化,將建立禁止捕魚的海洋保護區,並確保公海上人類活動需接受環境影響評估,試圖扭轉過度捕撈等人類活動對脆弱海洋生態造成的破壞。

聯合國曾指出,BBNJ協定「將把世界上卅%海洋納入保護區,為海洋保育投入更多資金,並涵蓋海洋遺傳資源的獲取與使用」,支持全球近年紛紛宣示的二○三○年前維護卅%海、陸域生態多樣性「30×30」願景。

在聯合國大會擁有永久觀察員席位的非營利自然生態保護機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估計,啟動條約大概需要五億美元資金,每年另須投入一億美元做為特別實施與能力建設基金。

將BBNJ協定譽為「海洋憲法」的歐盟環境、海洋與漁業專員辛克維丘斯表示,「透過BBNJ協定的簽署,我們可以保護海洋免受人類壓力,並更接近我們在三○年以前至少保護卅%地球的目標。」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執行長克里斯騰森則點出,簽署BBNJ協定雖是有助實現「30×30」願景的「強有力的信號」,「但這次簽約純粹是個象徵性時刻」,「現在政客們必須將該條約帶回家,並確保它快速獲得批准」。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0615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全球暖化加劇!南極冬季海冰面積創下歷史新低

  
南極今年冬季的海冰面積達到史上新低。(美聯社)

南極今年冬季的海冰面積達到史上新低。(美聯社)

2023/09/26 10:24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全球暖化加劇中,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25日指出,南極周圍海洋上的海冰面積達到史上新低,比1986年的記錄低點還要少100萬平方公里。

根據《路透》報導,NSIDC指出,南極洲海冰面積在9月10日達到頂峰,海冰覆蓋面積達1696萬平方公里,創下自從1979年有衛星記錄以來的最低數值,比1986年創下的最低記錄還少100萬平方公里。NSIDC高級科學家梅爾(Walt Meier)表示,「這不只是打破紀錄的一年,這是極端突破紀錄低點的一年。」

NSIDC表示,目前的數據是初步統計,完整分析報告將在10月發布。由於南半球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南極海冰將在冬季末期的9月達到高峰,在2、3月夏季時海冰融化至最低點。今年2月南極的夏季海冰面積也創下歷史新低。

研究人員警告,海冰面積降低可能會給企鵝等在海冰上繁殖、養育後代的動物造成嚴重後果,並減少海冰反射回太空的陽光,因此加速全球暖化。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439674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加拿大野火霧霾飄到格陵蘭 天空一片黑如「世界末日」

  
格陵蘭島首府努克上空被黯雲籠罩,居民形容,這副景況彷彿「世界末日」。(路透)

格陵蘭島首府努克上空被黯雲籠罩,居民形容,這副景況彷彿「世界末日」。(路透)

2023/09/28 07:52

首次上稿 09/27 22:20
更新時間 09/28 07:5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加拿大今年3月起接連發生森林火災,產生的霧霾使鄰近國家與地區的空氣品質大受影響。格陵蘭島居民近期就表示,從加拿大飄過來的黑煙導致格陵蘭「天空一片黑」,景象猶如「世界末日」。

居住在格陵蘭島西部海岸的布沙爾(Caroline Bouchard)接受採訪時向《法新社》表示:「星期一,太陽就跟沒有升起一樣。」她還說,她聞到了煙味,眼中看到的畫面彷彿是「世界末日」。

根據社群平台上流傳的影片畫面顯示,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的上空被一整片黯雲所籠罩。

布沙爾指出,自從加拿大森林大火釀災開始,這還是第一次煙霧在格陵蘭擴散到這種程度。「夏季,一些灰燼散布在空氣中時,我們會看到一些赤色落日美景,但不會有煙味或是烏雲。」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44182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