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全球暖化警訊!世上最大永凍土巨坑 俄遠東「地獄之門」加速擴大

 
科學家不確定巴塔蓋卡坑洞擴大的確切速度。但是塔納納耶夫說,巨坑下面的土地,有些地方深約100公尺,含有「大量」有機碳,隨著永凍土融化,這些有機碳將釋放到大氣中,加劇全球暖化。路透
科學家不確定巴塔蓋卡坑洞擴大的確切速度。但是塔納納耶夫說,巨坑下面的土地,有些地方深約100公尺,含有「大量」有機碳,隨著永凍土融化,這些有機碳將釋放到大氣中,加劇全球暖化。路透

路透報導,一段無人機影片揭露巴塔蓋卡坑洞(Batagaika crater)近況,這道長1公里的塌陷區域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是世上最大的永凍土巨坑。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當地人稱之為「地獄之門」。

影片中,兩名探險者爬過巨坑底部凹凸不平的地形。這種高低起伏的地表在1960年代周圍森林整地後開始形成,因地下永凍土融化導致地層下陷

當地居民兼探險家史特魯奇科夫(Erel Struchkov)表示,「當地人稱之為塌陷,在1970年代形成,最初是條溝壑。然後在晴天高溫下解凍,開始擴大」。

科學家說,俄國暖化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至少快2.5倍,占俄國國土面積達65%的苔原也因此融化、釋出溫室氣體。

位於亞庫次克的梅爾尼科夫永凍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尼塔納納耶夫(Nikita Tananayev)表示,雖然這可能吸引遊客,但坑洞擴大是「危險訊號」,「今後,隨著氣溫升高和人為壓力增加,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這種巨型塌陷形成,直到所有的永凍土都消失為止」。

永凍土融化已威脅到俄國北部與東北部的城鎮,導致道路坍塌、房屋崩裂、管線中斷。最近幾季愈演愈烈的大規模野火使問題更加嚴重。

薩哈共和國當地人也注意到巨坑迅速擴大。史特魯奇科夫說:「(兩年前,巨坑邊緣)距離這條小路大約有20到30公尺。現在它顯然離我們更近了。」

科學家不確定巴塔蓋卡坑洞擴大的確切速度。但是塔納納耶夫說,巨坑下面的土地,有些地方深約100公尺,含有「大量」有機碳,隨著永凍土融化,這些有機碳將釋放到大氣中,加劇全球暖化。「隨著氣溫的升高,我們可以預計(巨坑)將以更快的速度擴大。這將導致未來幾年氣候更加暖化。」

路透報導,一段無人機影片揭露巴塔蓋卡坑洞近況,這道長1公里的塌陷區域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是世上最大的永凍土巨坑。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當地人稱之為「地獄之門」。路透
路透報導,一段無人機影片揭露巴塔蓋卡坑洞近況,這道長1公里的塌陷區域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是世上最大的永凍土巨坑。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當地人稱之為「地獄之門」。路透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7318176?utm_source=yahoonews&utm_medium=yahoo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NASA超強衛星助陣 先進技術遏止亞馬遜雨林濫伐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長尼爾森26日訪問巴西國家太空署,提議擴大雙方衛星合作夥伴關係,幫助監測亞馬遜雨林。(路透)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長尼爾森26日訪問巴西國家太空署,提議擴大雙方衛星合作夥伴關係,幫助監測亞馬遜雨林。(路透)

2023/07/26 08:3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26日訪問了巴西國家太空署(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INPE),提議擴大雙方衛星合作夥伴關係,幫助監測亞馬遜雨林、遏止其繼續遭到破壞。

據《路透》報導,尼爾森表示NASA將在明年1月發射全新衛星NISAR,擁有先進的雷達成像技術,提供詳細的地球表面細節,NISAR甚至可以模擬雨林樹冠下發生的情況。

NISAR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與NASA共同研製,為首顆使用兩種不同波段量測地表小於1公分變化活動的衛星,預料將幫助科學家觀測氣候變遷的嚴重程度和速度,更好管理自然資源和危害。

NASA署長尼爾森在記者會上表示:「NISAR能透過雨林的樹冠進行觀察,我們將可以清楚看見是否有人縱火焚燒灌木叢、試圖殘害樹木。」

巴西科學部長桑托斯(Luciana Santos)帶著尼爾森參觀了INPE總部,向他解釋巴西的太空計劃。自1999年以來,INPE持續與中國合作並發射了一系列用於農業和環境監測的衛星。

然而,巴西此前倚賴的衛星監視技術,卻時常因雲層阻礙,難以獲取雨林精確的即時影像。

尼爾森24日與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在首都巴西利亞會面。會後尼爾森告訴記者:「我由衷感謝總統為拯救亞馬遜雨林持續做出的努力。」

曾以太空人身分多次參與NASA飛行任務的尼爾森指出,37年前他在太空飛行時,便已經通過窗口、肉眼目睹雨林遭破壞的嚴重情況。

尼爾森在巴西利亞表示,NASA明年初將NISAR衛星送入軌道後,有望替雨林保育事業增添「洞悉事態發展的極致能力」。

尼爾森本週將繼續他的南美之旅,先後訪問阿根廷和哥倫比亞。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7571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玩水像泡湯!美國佛州海水溫度飆38度 恐創紀錄

  
水中溫度升高嚴重影響珊瑚礁和大量依賴珊瑚礁生活的生物。示意圖。(法新社)

水中溫度升高嚴重影響珊瑚礁和大量依賴珊瑚礁生活的生物。示意圖。(法新社)

2023/07/26 15:5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佛州南部一處淺水水域25日測得水溫超過華氏100度(攝氏37.8度),高溫持續數小時,海水溫度如溫泉池。氣象學家表示,這很有可能是有史以來測得最熱的海水。

據《法新社》報導,這個溫度是25日在邁阿密西南方約60公里的馬納提灣(Manatee Bay)、位於水深1.5公尺處的單一一個浮標測得。水溫高峰在當地時間下午6點達到華氏101.1度(攝氏38.39度),之後4小時內保持在華氏100度以上。

氣象學家馬斯特斯(Jeff Masters)表示,雖然海面溫度沒有官方世界紀錄,但在2020年一篇科學論文中記載,過去最高溫度可能來自科威特灣(Kuwait Bay)的華氏99.7度(攝氏37.61度)。

然而馬斯特斯也補充,因為佛州測得的數據,採樣地點靠近陸地,「受土地效應和水中有機物汙染影響,這項測量數據可能無效。」

《美聯社》報導,持續性的極端高溫對珊瑚礁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傷害。國家海洋局珊瑚管理負責人伊諾克(Ian Enochs)表示,馬納提灣的珊瑚礁並不多,但科學家已經在佛州其他地方發現許多珊瑚出現白化和死亡的情形。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7592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墨西哥灣流1600年最弱 科學家︰全球氣候最快2025年崩壞

  
根據線上期刊《自然通訊》最新一項研究指出,受到全球暖化影響,格陵蘭島等地的冰層加速消融,逐漸抑止大西洋環流的運作,使墨西哥灣流處於1600年來最弱狀態。圖為格陵蘭島的冰山。(資料照,法新社)

根據線上期刊《自然通訊》最新一項研究指出,受到全球暖化影響,格陵蘭島等地的冰層加速消融,逐漸抑止大西洋環流的運作,使墨西哥灣流處於1600年來最弱狀態。圖為格陵蘭島的冰山。(資料照,法新社)

2023/07/26 14:1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年全球氣候、環境異常等問題頻傳,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以下簡稱「大西洋環流」)流動速度開始趨緩,其中一部分的墨西哥灣流(Gulf Stream)最快恐怕在2025年前崩壞,屆時全球恐將因此遭遇氣候浩劫。

綜合外媒報導,線上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昨(25)日刊載的最新研究指出,大西洋環流是一個複雜的洋流系統,可以理解為一個超大型全球輸送帶,將溫暖海水北送至極地冷卻並下沉,繼而帶動大西洋洋流系統。然而據最新研究發現,受到全球暖化影響,格陵蘭島等地的冰層加速消融,逐漸抑止大西洋環流的運作,使墨西哥灣流處於1600年來最弱狀態。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從2021年起便陸續偵測到諸多預警訊號,說明維持地球穩定的生態系統,正在接近氣候的「臨界點」。另外,這項最新研究也顯示,倘若全球的碳排放量再不減少,大西洋環流將在2025年至2095年間崩壞。據了解,就冰河時期的崩壞證據來看,溫度將在幾十年內增加攝氏10度。

報導指出,大西洋環流崩壞將對世界各地帶來氣候浩劫,包括嚴重影響降雨並破壞印度、南美和西非數十億人賴以維生的農作物,導致歐洲風暴增加與溫度降低,推高北美東部沿岸海平面,更會進一步危及亞馬遜雨林和南極冰層。但也有些學者對此提出反對意見,認為該研究關於臨界點發生的過程和數據不確定性太大,無法準確推估臨界點的時間範圍。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7594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7月將成史上最熱月份 UN秘書長稱地球步入沸騰時代

  
2023/07/28 03:12

〔中央社〕科學家今天證實,今年7月即將成為歷史紀錄上最熱的月份。聯合國(UN)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警告,地球已進入「全球沸騰的時代」。

法新社報導,全球暖化助長的高溫在這個月影響歐洲、亞洲、北美部分地區數以千萬計的民眾,同時還有凶猛的野火在加拿大和南歐地區肆虐。

古特瑞斯表示:「氣候變遷來了,很可怕,而且這只是剛開始而已。」他呼籲立刻採取大膽行動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古特瑞斯還說:「全球暖化的時代結束了。全球沸騰的時代已經到來。」

今年7月前3週已記錄到高於其他任何時期的全球均溫,世界氣象組織(WMO)、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都表示,2023年7月「極有可能」成為1940年代以來紀錄上最熱的月份。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負責人布諾坦普(Carlo Buontempo)表示,這段期間的氣溫「引人注目」,異常幅度大到讓科學家在本月結束之前就相信已經破紀錄了。1120728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7822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亞洲暖化超越全球 氣候災害加乘

  
前所未見的季風降雨引發的洪水,以及冰川融化淹沒巴基斯坦大片地區。圖為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洪災。(路透檔案照)

前所未見的季風降雨引發的洪水,以及冰川融化淹沒巴基斯坦大片地區。圖為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洪災。(路透檔案照)

2023/07/28 05:3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世界氣象組織(WMO)示警,去年亞洲洪水和乾旱交替發生,摧毀了人們的生活,極端天氣事件以及氣候變遷的其他影響,在亞洲正呈上升趨勢,勢必影響糧食安全和亞洲的生態系統。

世界氣象組織廿七日發表「二○二二年亞洲氣候狀況報告」提到,長期變暖趨勢加速,亞洲是全球災害最易發的地區,去年共發生八十一起與天氣、氣候和水有關的災害,其中八成三是洪水和風暴。這些災害直接影響五千多萬人,造成五千多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三六○億美元(約一.一二兆台幣)。

海水溫度升高 比全球暖化率快3倍

報告指出,亞洲暖化的速度比全球平均更快,在一九九一到二○二二年的暖化趨勢比一九六一到一九九○年幾乎增加一倍。二○二二年亞洲的平均氣溫是有紀錄以來的第二或第三高,比一九九一到二○二○年的平均溫度高出攝氏○.七二度。從一九八二年開始的海水溫度統計也顯示,亞洲海水溫度持續升高,在阿拉伯海西北部、菲律賓海和日本東部海面,海水溫度每十年都增加超過攝氏○.五度,比全球海水溫度暖化率快三倍。

報告指出,去年亞洲許多地區都經歷了比常年更乾燥的條件和乾旱,中國許多地區尤其遭遇長期乾旱,影響了可用水量和電力供應,據估計經濟損失超過七十六億美元(約二三七七億台幣)。此外,亞洲大部分乾旱地區經歷了嚴重的塵暴;亞洲西部的多起嚴重塵暴事件影響了該地區民眾的生活。

巴基斯坦則遭逢世紀大洪水,前所未見的季風降雨引發的洪水以及冰川融化淹沒巴國大片地區,沖走房屋和交通基礎設施,衝擊巴國將近十四%的人口、約三千三百多萬人,造成一千五百多人死亡。

這份報告並強調,由於去年溫暖和乾燥的氣候,亞洲高山地區的大多數冰河都出現顯著的融冰。中國新疆天山東部的烏魯木齊河源一號冰河出現自一九五九年有紀錄以來的最大冰河退卻現象。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這將對未來的糧食和水安全,以及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59634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7月創地球12萬年最熱紀錄! 聯合國憂:全球步入「沸騰時代」

  
科學家最新研究證實今年7月的高溫,可能是地球12萬年來最熱的月份。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也在昨(27)日嚴正警告,全球暖化的時代結束,接下來地球將步入「全球沸騰的時代」。示意圖。(法新社)

科學家最新研究證實今年7月的高溫,可能是地球12萬年來最熱的月份。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也在昨(27)日嚴正警告,全球暖化的時代結束,接下來地球將步入「全球沸騰的時代」。示意圖。(法新社)

2023/07/28 15:2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期世界各國面臨極端高溫帶來的危害,科學家最新研究也證實今年7月的高溫,可能是地球12萬年來最熱的月份。對此,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也在昨(27)日嚴正警告,全球暖化的時代結束,接下來地球將步入「全球沸騰的時代」。

綜合外媒報導,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地球觀測計畫」(Copernicus Earth Observation Programme)的數據顯示, 受到溫室效應和極端氣候的影響,過去3週地球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時期,且今年7月可能將成為自有歷史紀錄以來氣溫最高的月份。

另外,世界氣候歸因組織(WWA)25日,將天氣數據用電腦進行模擬的一項分析報告,結果指出今年7月的高溫熱度,可能是地球12萬年來最熱的時期。另外,WWA將原因歸於溫室氣體,表示這不僅導致全球極端天氣頻繁增加,也讓當前南歐、北美和中國的熱浪溫度上升,且像這樣嚴重的熱浪未來出現次數將會更加普遍。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也在27日記者會上表示,「所有發展都與過去預測和警告的相符,唯一令人驚訝的是變化速度,氣候變遷正在我們眼前發生,它太可怕了,這還只是個開頭。全球暖化的時代已經結束,接下來是全球沸騰的時代」,同時也指出要應對急速上升的氣溫,各國領袖都必須採取行動,「只有立即採取重大行動,我們才有可能將全球增溫控制在1.5°C內,避免最嚴重的氣候變化」。

報導指出,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訂於11月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行,屆時全球領袖將商議如何遏制全球暖化,逐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另外,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也呼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刻不容緩,氣候行動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7862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變遷對亞洲糧食安全衝擊日增

  • 時間:2023-07-27 14:58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
  • 撰稿編輯:張雅涵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變遷對亞洲糧食安全衝擊日增
WMO表示,從乾旱到大規模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以及氣候變遷的其他影響在亞洲不斷增加,勢必將影響糧食安全和亞洲地區的生態系統。(圖:Pixabay)

路透社今天(27日)報導,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從乾旱到大規模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以及氣候變遷的其他影響在亞洲不斷增加,勢必將影響糧食安全和亞洲地區的生態系統。

世界氣象組織在今天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亞洲是全球受災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去年發生81起與天氣、氣候和水有關的災害,其中大部分為洪水和暴風。

該報告指出,這些災難直接影響逾及5,000萬人,並造成逾5,000人喪生。

這些包括了巴基斯坦創紀錄的季風降雨和冰川融化所造成的洪災,造成逾1,500人死亡,並淹沒該國大片地區,沖毀房屋和交通基礎設施。

中國也遭遇乾旱,影響電力供應和用水。

世界氣象組織的這份報告並強調,由於2022年溫暖和乾燥的氣候,亞洲高山地區的大多數冰川都出現顯著的融冰。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這將對未來的糧食和水安全,以及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7490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南半球也熱! 雪梨7/30氣溫突破攝氏25度C

  
澳洲雪梨正處冬季,但7月30日午後測得攝氏25.2度的異常高溫。(路透檔案照)

澳洲雪梨正處冬季,但7月30日午後測得攝氏25.2度的異常高溫。(路透檔案照)

2023/07/30 15:33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在北半球進入盛夏之際,正處冬季的澳洲雪梨竟也觀測到異常高溫,30日突破攝氏25度,氣象學家稱原因之一是溫暖的海洋條件。

英國《衛報》指出,澳洲東部各州在本週末(29、30日)迎來反常的溫暖天氣,雪梨週日午後氣溫達到攝氏25.2度,西部郊區氣溫更高,例如本里斯(Penrith)和班克斯城(Bankstown)達到攝氏26度。此外,雪梨在28、29日的氣溫也分別達到攝氏24.4度及22度。

無獨有偶,布里斯本氣溫繼29日達到攝氏25.4度後,30日進一步達到攝氏25.7度,是本月最溫暖的一天。世界氣象組織(WMO)先前即表示,隨著本月全球氣溫打破紀錄,7月可能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月份。

BOM氣象學家海因斯(Angus Hines)表示,氣象局的地圖顯示全國各地氣溫異常,東部內陸部分地區的氣溫比正常水準高出約攝氏8度,東部整體氣溫比正常水準高出攝氏2到6度。他警告,預計接下來一週氣溫將保持在平均水準以上,部分地區氣溫直至8月2日仍將比7月均溫高出約攝氏8度。

海因斯表示,預計8月2日後才會明顯降溫,屆時將有一股冷空氣接在冷鋒之後進入澳洲西南部,使西澳大利亞州大部分地區氣溫下降,接著冷空氣將蔓延開來,橫跨南部各州。

不過,針對近來北半球各地屢創高溫,海因斯認為並不是造成澳洲氣溫升高的直接原因,不像是熱度已經轉移到赤道以南。他表示,世界各地記錄到的海洋表面均溫遠高於平常,才導致澳洲的氣溫異常,尤其昆士蘭海岸附近的海水特別溫暖。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80514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消暑變中暑! 北大西洋海水溫度 1982年來新高

  
圖為美國德拉瓦州臨大西洋的里霍伯斯海灘28日擠滿消暑人潮。(法新社)

圖為美國德拉瓦州臨大西洋的里霍伯斯海灘28日擠滿消暑人潮。(法新社)

2023/07/30 05:30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28日公布初步數據,指北大西洋平均海水表面溫度在26日創下自1982年開始追蹤以來的新高紀錄,達到攝氏24.9度,比1982年到2011年記錄到的30年氣候平均值高出攝氏1度以上。通常北大西洋海水最高溫會在9月初才出現,前一個高溫紀錄是在2022年9月創下,為攝氏24.89度,今年提早出現高溫令科學家吃驚,也警告8月海水表面溫度極有可能再度打破紀錄。(國際新聞中心)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59666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