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美國研究大氣層中有害物質下降 南極臭氧層破洞有望

   
科學家發現平流層中會破壞臭氧層的有害化學物質下降,期望能在2070年恢復南極臭氧破洞。(歐新社)

科學家發現平流層中會破壞臭氧層的有害化學物質下降,期望能在2070年恢復南極臭氧破洞。(歐新社)

2022/09/21 11:2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地球的臭氧層是保護紫外線輻射的第一道防線,然而工業有害物質的排放,嚴重破壞的臭氧的屏障。近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平流層中層會影響臭氧層的有害化學物質濃度,比起1980年代下降了50%以上。照這個節奏有望在2070年修補南極臭氧層破洞。

根據UNILAD報導,日前NOAA表示臭氧層是地球平流層中,吸收大部分太陽紫外線輻射的區域,保護地球上的動植物遠離有害的射線。如果沒有臭氧的話,強烈的UV-B、UV-A輻射會導致皮膚癌、曬傷,甚至降低作物的產量。然而因為工業氣體排放,大量的有害化學物質破壞了臭氧層,並在南極大陸上方開了一個大洞,加劇了冰山融化速度,以及海平面上升的問題。

幸運的是,自從人類意識到問題後,有慢慢做出相對應行動,NOAA日前研究發現破壞臭氧層的有害化學物質濃度下降,比起1980年代平流層中層的化學物質濃度已經下降了至少50%。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使用了3-D技術監測了南極破洞,局長佩奇(Vincent-Henri Peuch)透露,今年9月的數據皆在平均範圍內,接下來幾週會更加密切的注意,以防有其他問題發生。科學家們表示,若濃度持續下降,有望在2070年恢復南極臭氧層破洞。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64764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研究:亞洲沿海城市快速下沉 數以千萬計人恐受創

   
南亞和東南亞的沿海大城市,下沉速度要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將更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其中又以越南的胡志明市最為嚴重。(法新社)

南亞和東南亞的沿海大城市,下沉速度要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將更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其中又以越南的胡志明市最為嚴重。(法新社)

2022/09/24 00:11

〔中央社〕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南亞和東南亞的沿海大城市,下沉速度要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使數以千萬計的人更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法新社報導,根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上週發表在「自然永續」(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快速的城市化使這些城市大量抽取地下水,以因應不斷成長人口的需求。

研究指出:「這使得經歷當地土地快速下沉的城市所面臨沿海災害的風險,比那些已因氣候導致海平面上升的城市所面臨的風險更大。」

越南人口最多的城市和主要商業中心胡志明市(Ho Chi Minh City),每年平均下沉16.2公釐,在這項對全球48座大型沿海城市衛星資料研究調查中名列前茅。

排名第二的是孟加拉南部港口城市吉大港(Chittagong),吉大港與印度西部城市阿默達巴德(Ahmedabad)、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緬甸商業中心仰光在高峰年間皆下沉20多公釐。

研究稱:「這些快速下沉的沿海城市許多正快速擴張成為巨型城市(megacity),這些地方…抽取地下水以及承受密集的建築結構,導致土地下沉。」

下沉的城市本身並非氣候變遷的結果,但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研究能更深入了解下沉現象如何「加劇氣候所導致平均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資料,到2050年,將有十多億人生活在沿海城市,面臨海平面上升的風險。

IPCC稱,就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減少,到本世紀末,全球海平面仍可能上升至多60公分。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6801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學界新發現/黑潮 200到400公尺 深藏大量銫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講座教授陳鎮東最新研究發現,黑潮深水輸送著60年前,美俄核彈試爆遺留的大量放射性銫137。(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講座教授陳鎮東最新研究發現,黑潮深水輸送著60年前,美俄核彈試爆遺留的大量放射性銫137。(圖中山大學提供)

2022/10/04 05:30

美俄核彈試爆殘留 含量比福島高千倍

〔記者方志賢、陳嘉怡/綜合報導〕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講座教授陳鎮東研究發現,黑潮深水輸送著六十年前美俄核彈試爆遺留的大量放射性銫一三七,且含量遠超福島核災每年釋出海洋的一千倍,可能輸送至台灣東北角湧升海域被蝦蟹藻類吸收,人類若利用恐受影響,但這部分仍待後續證實。這項研究已獲世界頂尖期刊「海洋污染公報」刊登。

陳鎮東教授研究 獲海洋污染公報刊登

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環境偵測組長陳婉玲則回應,目前國際間已無核子武器試爆,海洋中人工放射性物質已相當微量,且根據輻射偵測中心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周邊海域的海水及海洋生物的放射性銫活度,均遠低於我國「環境輻射監測規範」的紀錄基準,並無輻射異常現象。

原能會︰台灣周邊海域海水及生物 無輻射異常現象

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也表示,自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後,農委會與原能會即跨部會合作共同辦理水產品輻射監測,截至目前為止,檢測結果均符合安全標準規定。而漁業署也將針對中山大學的研究,詢問原能會及專家學者的意見,並密切留意其對水產食品的影響。

由於二○一一年三月日本福島核能電廠事故,釋放了大量放射性元素銫,陳鎮東與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台灣海洋大學及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組成研究團隊,自二○一八年開始採樣調查台灣周遭海域的銫一三四、銫一三七及其輸送情況。

陳鎮東指出,黑潮二百到四百公尺深處,有最強的銫一三七輸送量,且是二○一六至二○一八年福島地區每年釋出到海洋的一千倍,從黑潮深度及釋出的含量,研判多數來自於六十年前的美俄密集核彈試爆。

陳鎮東表示,福島及核爆會產生放射性銫一三四與銫一三七,目前半衰期較短的銫一三四已偵測不到,而半衰期較長、約卅年的銫一三七,含量均低於原能會之紀錄基準值,並不對人體造成危害。

他並說明,雖然福島釋放的物質確實會流到台灣附近,但台灣檢驗到的銫,不見得都是福島釋放的,很大部分是過去核彈試爆殘留物質。

團隊推測台灣東北角屬海洋重要湧升地區,海洋深水會在此處湧升到東海表面,銫一三七可能會從海洋深處湧升至表層水深約廿公尺處,藻類、海洋生物吸收後,進而被人類從事海洋漁業如養殖、捕撈時利用,恐影響人類。

日本擬於明年春天排放福島含氚廢水,陳鎮東研究指出,核彈試爆過程,原子彈會釋放銫一三七,而氫彈會釋放氚,台灣附近量測到的氚,也可能是過去核彈試爆所留下。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43805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引發4.5公里高波浪 行星級海嘯襲捲全球

   
發現小行星撞擊後,產生了4.5公里高的波浪,衝向四面八方,全球都受到海嘯的波及。(圖擷自Wiki)

發現小行星撞擊後,產生了4.5公里高的波浪,衝向四面八方,全球都受到海嘯的波及。(圖擷自Wiki)

2022/10/05 15:4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學界普遍認為,6600萬年前1顆直徑約14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靠近今天墨西哥猶加敦半島海域,導致非鳥類恐龍在內超過75%動植物滅絕,有科學團隊透過模擬分析出當時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引發的海嘯威力,發現小行星撞擊後,產生了4.5公里高的波浪,衝向四面八方,全球都受到海嘯的波及。

綜合外媒報導,密西根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研究團隊,分析了全球120個海底地質岩心鑽探資料,建構出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地球的海嘯浩劫,這顆直徑約14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12公里的速度撞擊墨西哥猶加敦半島海域,形成了一個100公里寬的隕石坑。

撞擊當下產生了一個4.5公里高的波浪,其海嘯威力是2004年12月造成23萬人死亡的南亞大海嘯3萬倍,海嘯四面八方擴散。

撞擊後1小時,海嘯已經離開墨西哥灣,衝入北大西洋;撞擊後4個小時,海嘯穿過當時將北美與南美分開的中美洲海道進入太平洋,24小時候海嘯已經穿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大部分地區,從兩側進入印度洋,在撞擊後48小時觸及全球大部分海岸線。

墨西哥灣沿岸的波高超過100公尺,北大西洋沿岸和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波也高達到10公尺;海嘯對北大西洋、南太平洋影響較大,南大西洋、北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等海域受災相對較小;若水流速度超過每小時0.6公里,可以侵蝕海底的細粒沉積物,海底地質岩心鑽探資料也符合模型預測,研究寫道「根據海岸的幾何形狀和前進的海浪,大多數沿海地區將在一定程度上被淹沒和侵蝕」,與這種全球影響相比,任何歷史記載的海嘯都相形見絀。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79747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全球野生動物 不到50年銳減7成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十三日公布的最新評估報告,自一九七○至二○一八年監測的野生動物物種,數量已大幅減少達六十九%。圖為十月在肯亞亞桑布魯(Samburu)熱特提(Reteti)的大象保護區,管理員正照顧幾隻與母象分離淪為孤兒的小象。(歐新社)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十三日公布的最新評估報告,自一九七○至二○一八年監測的野生動物物種,數量已大幅減少達六十九%。圖為十月在肯亞亞桑布魯(Samburu)熱特提(Reteti)的大象保護區,管理員正照顧幾隻與母象分離淪為孤兒的小象。(歐新社)

2022/10/14 05:30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十三日發布兩年一度的評估報告「地球生命力報告」(LPR),顯示自一九七○至二○一八年不到五十年所監測的野生動物物種,數量已減少達六十九%,凸顯人類活動為自然界帶來的毀滅性損失。

WWF運用二○一八年倫敦動物學會(ZSL)共五二三○個物種、三.二萬隻野生動物的資料數據「地球生命力指數」(LPI)進行調查。WWF總幹事藍柏堤尼坦言,新資料數據顯示野生生物數量呈毀滅性下降,尤其在熱帶地區。

熱帶地區更嚴重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等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野生動物數目的減少率竟高達九十四%、非洲六十六%、亞洲及太平洋五十五%、北美洲廿%、歐洲與中亞十八%。此外,淡水物種銳減達八十三%,減幅比任何其他棲息地更大。

淡水物種銳減83%

WWF科學主任萊特表示,生物多樣性對調節氣候「超重要」,目前約一五○○億至兩千億公噸的碳,儲存在拉美、有「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相當於五五○○億到七四○○億公噸的二氧化碳,為目前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十至十五倍。

共八十九人共同執筆的這份報告發現,人類開發與農耕、開採、引進外來入侵物種、汙染、氣候變遷和疾病,造成棲息地的環境「退化」,是野生生物減少的主因。他們呼籲十二月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一項具拘束力的國際承諾,保護大自然。

WWF二○年的評估報告指野生動物數量以每年約二.五%的比率持續減少,野生動物數量的減少率為六十八%,一八年則為六十%。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54569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全球暖化衝擊 阿拉斯加松葉蟹2年少10億隻

   
美國阿拉斯加白令海的松葉蟹數量銳減,專家認為,與全球暖化有關。(路透)

美國阿拉斯加白令海的松葉蟹數量銳減,專家認為,與全球暖化有關。(路透)

2022/10/17 16:0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阿拉斯加以出產帝王蟹、松葉蟹聞名,當地帝王蟹收穫季連2年取消,而松葉蟹補撈季今年也首次停辦,當局表示,當地松葉蟹數量2年內銳減10億隻,專家學者推測可能是全球暖化導致。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官員稱,這2年白令海(Bering Sea)的松葉蟹「神秘消失」10億隻,整體數量更銳減9成。阿拉斯加漁業委員會和北太平洋漁業管理委員會數據更顯示,2018年松葉蟹約有80億,然而2021年僅剩10億。

當局稱,松葉蟹數量銳減與過度捕撈有關。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漁業科迪亞克實驗室主任邁克爾(Michael Litzow)則提到,氣候變遷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邁克爾說,松葉蟹通常棲息在水溫2度以下地區,可是北極周圍暖化速度達4倍,尤其在白令海海冰迅速減少,隨著海水越來越暖,他們棲息地越來越不適合生存。每年氣溫升高,導致北極生態系統和高緯度生態系統變化更大,如果有一個更涼爽的時期,將有利於松葉蟹生存。

漁民普勞特(Gabriel Prout)表示,「不知道松葉蟹搬家去哪了?」,他們生計都依靠著海洋,現在能做只有禱告。舊金山海盜灣(Smugglers Cove)餐廳則表示,螃蟹價格1年以來不斷飆漲,他們被迫調漲螃蟹餐點售價,從30美元(新台幣約960元)漲到50美元(新台幣約1601元),但仍幾乎沒有賺頭。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92068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南極溫度上升影響繁殖 皇帝企鵝面臨滅絕風險

   
美國聯邦機構指出,南極的皇帝企鵝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無法順利完成繁殖週期,未來恐將面臨滅絕風險。(路透)

美國聯邦機構指出,南極的皇帝企鵝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無法順利完成繁殖週期,未來恐將面臨滅絕風險。(路透)

2022/10/26 08: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皇帝企鵝(emperor penguin)是世界上最大的企鵝,同時也是南極洲僅有的兩種企鵝之一,不過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皇帝企鵝無法順利完成繁殖週期,未來恐將面臨滅絕風險。

根據《路透》報導,皇帝企鵝在南極冬季時分娩,因此需要在4月到12月這段期間,利用堅固海冰築巢撫育幼鳥,不過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若海水太晚結冰或過早融化,皇帝企鵝家庭便無法完成繁殖週期。

阿根廷南極研究所(Argentine Antarctic Institute,IAA)生物學家利伯泰利(Marcela Libertelli)針對南極洲兩個棲息地的1萬5000隻企鵝進行研究,表示若海水觸及還不會游泳、尚未長出防水羽毛的新生企鵝,牠們會被凍死或溺死。美國政府指出,在南極第二大的皇帝企鵝棲息地哈雷灣(Halley Bay),當地海冰生成條件不佳,自2016年開始,所有新生企鵝全都溺水死亡。

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2011年曾向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FWS)提交一份請願書,要求將皇帝企鵝列入《瀕危物種法案》管理。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指出,在審查相關證據後,過去40年來的觀察數據雖表明皇帝企鵝沒有滅絕風險,但氣候變遷所導致的氣溫上升,卻讓滅絕風險上升。若將皇帝企鵝列為瀕危物種,將可促成保育戰略的國際合作、增加保育計劃資金,並可要求美國聯邦機構採取行動、減少威脅。

「生物多樣性中心」氣候科學主任沃爾夫(Shaye Wolf)表示,企鵝的存在取決於美國政府是否要採取強而有力的行動,進而減少使用石化燃料,防止對地球其他生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利伯泰利5月時接受《路透》訪問時就曾提到,根據未來的預測表明,位在南緯60度和70度之間的企鵝棲息地將在未來數十年內消失,那就是在未來30、40年內,當地皇帝企鵝有絕種的嚴重風險。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10158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大翅鯨死亡消息頻傳 專家憂海洋環境愈發惡劣

   
近日大翅鯨死亡頻頻,科學家憂心海洋環境健康。(歐新社)

近日大翅鯨死亡頻頻,科學家憂心海洋環境健康。(歐新社)

2022/10/27 12:4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現代環境變遷加劇,而野生動物也受到影響。今年大翅鯨死亡消息頻出,科學家表示大翅鯨是海洋健康指標,而大量的鯨魚死亡可能是大自然在提出抗議。另外有研究表示,船隻撞擊也是造成鯨魚死亡的另個主因。海洋教育與研究協會(Mers)也教育民眾,了解鯨魚擱淺該怎麼處理,或尋求哪些單位協助。

根據衛報表示,美國加州布拉格堡22日傳出,一頭近10米的雄性大翅鯨屍體被沖上沙灘,是今年第4頭當地擱淺的鯨魚。怎料隔日,在溫哥華島北部又發現另一頭年輕的雌性大翅鯨,後來發現這一頭是被命名過的鯨魚「斯派克(Spike)」。大翅鯨通常被科學家做為判定海洋健康的指標,而近日大量的死亡消息,讓科學家不禁感到憂慮。

科學家表示死亡的原因有待調查,但目前沒有明顯的船隻撞擊痕跡。專家補充道,鯨魚的洄游路線常常與大型貨船的航道重疊,船隻快速的行經這些區域,鯨魚通常沒有辦法及時的離開航道,因此碰撞意外也是造成非自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洋教育與研究協會(Mers)的專家說,會分享斯派克的擱淺紀錄,機會教育民眾如遇鯨魚擱淺的後續處置,包含可以找哪些相關單位協助。研究員傑基(Jackie Hildering)表示,雖然大翅鯨的死亡令人惋惜,但可以透過這個機會引起公眾的目光,喚起更多人對於鯨魚的關心。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10311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台灣真的在動 番薯形狀越來越彎

   
中央氣象局在全台建置超過 160 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建立台灣大地變形的資料庫。意外引發網友議論台灣是否距離中國距離越來越遠。(取自中央氣象局報天氣臉書)

中央氣象局在全台建置超過 160 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建立台灣大地變形的資料庫。意外引發網友議論台灣是否距離中國距離越來越遠。(取自中央氣象局報天氣臉書)

2022/11/03 05:30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轉貼中央氣象局臉書的GPS監測圖表,指「台灣真的在動」!意外引發網友議論「台灣好像離中國越來越遠」。但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回應說「其實不會」!前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更認為,台灣每年以八公分的速度接近中國。

陳國昌表示,台灣並不會離中國越來越遠,因為台灣的絕對速度場(地表座標在時間上的變化)和中國連接在一起,GPS監測圖表雖然看起來往相反方向(往東)移動,其實中國大陸也是往東的方向走,「能保持相同的距離就不錯」,因為菲律賓海板塊往西方向擠壓,現在「推不動」情況下形成造山運動,萬一菲律賓海板塊推得動歐亞大陸板塊,台灣反而離中國越來越近。

陳國昌並說,台灣島目前的「番薯」形狀為南北端稍微向東偏,以後會更往外彎,北部「台灣頭」的部分由於位於張裂處,台灣的番薯狀外形將會越來越彎。

陳文山則指出,以相對速度場(相對澎湖白沙站的變化)來看,若將台灣島以中央山脈為中線分為東、西部觀察,西半部往東移動、東部則往西移動,因台灣在歐亞大陸板塊的東側,東邊受到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往西移動速度相對較快,以澎湖白沙為基準,蘭嶼、綠島平均每年以八公分的速度接近澎湖白沙,因此地質界都認為,台灣島以每年八公分的速度接近中國。

氣象局臉書發文表示,手機GPS可以監測我們每日的移動路線和距離,也可以用於監測台灣的地表,「看看它每天移動了多少」。 氣象局在全台建置超過一六○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結合各單位的建置成果。台灣也有超過四五○個連續觀測站,進行大地測量,建立台灣大地變形的資料庫,藉由監測大地變形,地球科學家可以監視斷層、火山活動,以及地層下陷、滑動情況。

台灣附近的板塊分布。(中央氣象局提供)

台灣附近的板塊分布。(中央氣象局提供)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4938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聲納建功!日月潭電撈1.1萬隻魚虎 水下「擊落」畫面曝

   
日月潭透過水下聲納掌握魚虎球動態電撈防治,從聲納監測可見電擊時魚球被電暈或「擊落」(白圈處)沉入潭底。(記者劉濱銓翻攝)

日月潭透過水下聲納掌握魚虎球動態電撈防治,從聲納監測可見電擊時魚球被電暈或「擊落」(白圈處)沉入潭底。(記者劉濱銓翻攝)

2022/11/04 09:14

〔記者劉濱銓/南投報導〕進入秋冬季,日月潭「生態殺手」魚虎活動力減弱,但魚虎球電撈防治仍持續,南投縣政府今年累積電撈1萬1000隻,並獲衛星導航大廠Garmin贈送水下聲納,協助探測魚球,近期防治人員藉此掌握到逃逸魚球並順利電撈,從聲納監測畫面可見魚球游上水面,被電暈或「擊落」沉入潭底,有效輔助肉眼巡視不足,也為魚虎防治建功。

南投縣政府表示,去年電撈魚虎球達3萬4000隻,今年僅萬餘隻,落差相當大,由於魚虎幼魚會形成「魚球」集體活動,並獵食潭區原生魚類魚苗,成魚則是什麼都吃,以致魚虎成為潭區生態殺手,電撈魚球除能抑制魚虎繁殖,也能降低對原生魚類魚苗的威脅。

魚虎防治人員說,之前電撈魚球都靠巡邏監測,一有發現就出擊電撈,惟魚球被電後通常逃逸或躲起來,從潭面根本看不出動靜,常常空等一場或失去追擊機會。

近期使用聲納則明確掌握到逃逸魚球動態,透過聲納探測位置,防治人員在漁筏上伺機電撈,果然電到漏網的魚球,依據近年防治經驗,電撈核心區魚球約1至2成會被電死沉入潭底,其餘外圍8成則被電暈撈起移除,成為每年魚虎防治紀錄。

縣府也說,即便秋冬魚虎活動力減弱,但仍會持續監測電撈魚虎球,待冬天或魚球的幼魚已長大脫離,才會結束年度防治工作。

日月潭防治魚虎球,今年已電撈1萬1000隻。(記者劉濱銓翻攝)

日月潭防治魚虎球,今年已電撈1萬1000隻。(記者劉濱銓翻攝)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111805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