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為罹癌暴瘦闢謠?習近平大讚「包子」畫面瘋傳 揣測不斷

  
習近平1日赴天津,現身古文化街,被大批民眾包圍拍手歡迎,他當眾大讚包子、回憶文革時期經歷的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官媒報導中敘述了他沿路談及多項美食,卻對包子隻字未提。(新華社)

習近平1日赴天津,現身古文化街,被大批民眾包圍拍手歡迎,他當眾大讚包子、回憶文革時期經歷的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官媒報導中敘述了他沿路談及多項美食,卻對包子隻字未提。(新華社)

2024/02/05 08:23

蔡百靈/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被網友爆料,罹患「癌王」胰臟癌,不過該爆料可信度遭到質疑。習近平被傳出罹癌後也頻頻露面,1月29日觀看迎春文藝演出,30日接受阿富汗大使遞交的「國書」,2月1日他現身天津大讚狗不理包子,畫面瘋傳,有網友認為這是在為「暴瘦」、「罹癌」等傳聞闢謠,也有網友懷疑「習老板知道全世界人都叫他包子嗎?」

綜合媒體報導,習近平1月29日參加中央軍委慰問駐京部隊老幹部的迎新春文藝演出,習近平到場時,全場響起掌聲,習還關切詢問老幹部的身體和生活情況。隔天習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42名駐中大使遞交國書,其中包括阿富汗駐中大使卡里米(Bilal Karimi),等同正式承認塔利班臨時政府。

2月1日、2日,習近平在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陪同下視察,1日下午他現身天津古文化街,從中國官媒釋出的畫面,可見他被大批民眾包圍拍手歡迎。

網路上則瘋傳一段習近平在當地大讚包子、談論文革時期的畫面。影片中可見,習近平駐足在路中,對著群眾說:「1966年我出去『串連』經過天津站,站台上賣天津包子,一小盒六個,我就買了一盒。哎喲,我說,怎麼這麼好吃!」

「全國大串連」是毛澤東發動文革的手段之一,以紅衛兵學生為主,透過互相串聯、交流來宣傳造反。對此許多網友議論紛紛,有人說「這是懷念串連吧」「他這是懷念零元購吧,那個紅衛兵免費吃住威風凜凜的時代」,也有網友諷刺「這是親自代言了啊,包子」,「包子露臉闢謠,股民的心涼涼滴」!

由於習近平2013年12月28日曾到北京慶豐包子鋪用餐,刻意與其他消費者一樣排隊點餐,點了6個豬肉大蔥餡包子、一碗炒肝、一份芥菜,自己端盤找到空位坐下,這段畫面透過媒體傳播、官媒轉載,大力宣傳,後來「習包子」成為網路上取笑習近平的詞彙,如今習近平談笑自若回憶「包子」,似乎完全不知道外界這段故事,這段影片流出後,就有人推測,習近平身邊根本沒人敢告訴他。

習近平近日現身天津大讚包子,畫面瘋傳。(圖擷取自X平台影片)

習近平近日現身天津大讚包子,畫面瘋傳。(圖擷取自X平台影片)

習近平近日現身天津大讚包子,畫面瘋傳。(圖擷取自X平台影片)

習近平近日現身天津大讚包子,畫面瘋傳。(圖擷取自X平台影片)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57244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習近平傳罹癌「存活率僅5%」? 官員:爆料可信度很低

  
一名ID為「北京護士」的網友在X平台爆料,有同行掌握習近平最近接受例行健康檢查,發現罹患「存活率只有5%的癌王胰臟癌」,存活時間可能只有半年到1年。(歐新社)

一名ID為「北京護士」的網友在X平台爆料,有同行掌握習近平最近接受例行健康檢查,發現罹患「存活率只有5%的癌王胰臟癌」,存活時間可能只有半年到1年。(歐新社)

2024/02/01 08:33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健康亮紅燈?一名ID為「北京護士」的網友在X平台爆料,有同行掌握習近平最近接受例行健康檢查,發現罹患「存活率只有5%的癌王胰臟癌」,存活時間可能只有半年到1年。對此,熟稔中共黨政的官員研判,該爆料可信度很低,中共領導人有專責醫療團隊,飲食健康有專人照顧,罹患絕症機率不高。

北京三甲醫院一名護士翻牆爆料,指有一位可靠的朋友告訴他,習近平因為體重下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療團隊檢查發現胰臟有陰影,疑似罹癌,存活時間可能只有半年到1年。

我官員指出,該爆料可信度很低,中共領導人的健康狀況是高度機密,外界難以得知。而且習近平有專責醫療團隊,飲食健康有專人照顧,罹患絕症機率不高。

另外,因對美中開戰的擔憂,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最近開始聽芭芭拉·圖赫曼的《八月的槍聲》有聲書。該書講述歐洲在1914年如何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從德皇威廉二世決定開戰,接下來4年壕溝戰,到英法聯軍發起進攻阻止德軍。

曾任麥道航太駐台代表、戰爭學院榮譽講座廖宏祥比較習近平和德皇威廉二世至少有幾個雷同之處。他表示,這兩個人都活在能幹父親的陰影下,心理上有自以爲是、沒有同理心、不能接受失敗、對世界的認知與事實不符等人格特質。

廖宏祥指出,習近平和德皇都繼承了一個帝國,且獨斷獨裁。現在的中國和20世紀初的德國都經歷快速的經濟成長。習近平和德皇兩人都野心勃勃,企圖破壞現有國際秩序。中國與德國藉由擴軍成為軍事強權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成為軍國主義的國家。

他分析,習近平和德皇都鼓動國內的民族主義,兩國都沒有堅强的軍事同盟,外交上相對孤立。兩個國家都挑戰一個現有的強權。中國要挑戰美國,德國則是大英帝國。而且都需要跨過一個海峽才能實現其帝國夢,習近平想要跨過台灣海峽,威廉二世儘管有無畏艦,卻永不能跨過英吉利海峽。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罹癌消息在網路瘋傳。(圖取自X平台)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罹癌消息在網路瘋傳。(圖取自X平台)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56899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4分鐘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當消息傳來,我們立即查閱了習近平的命盤,發現他罹患「胰臟癌」的可能性確實很高哦,凶星就在相關部位對沖啊!真是恭喜了,這是「癌王」耶!但是目前70.5歲,還只是沖到小行星而已,狀況還不致死,耐心等候一下,等到過了6-15的生日,滿71歲,就有兩大相位,危險啊!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清零防疫看破手腳 習近平插手經濟被唱衰

2024/01/30 05:30  

北京近日推出所謂的救市措施,使國際媒體再度關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直接接管經濟的問題,且普遍不看好習近平有能力翻轉中國低迷的經濟。(法新社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過去幾年中國A股跌跌不休,令成千上萬股民損失慘重,而北京近日推出所謂的救市措施,使國際媒體再度關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直接接管經濟的問題,且普遍不看好習近平有能力翻轉中國低迷的經濟。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過去一週,隨著北京將動用二兆人民幣(八.七兆台幣)救市的消息傳出,習近平對中國經濟的直接操控再受國際媒體關注。自二○一二年上台以來,習近平已打破中共過去幾十年的慣例,越過國務院總理直接操控防疫、經濟等政府施政。

習近平先前「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中國的防疫,堅持推行三年清零政策,但北京最後卻拒絕公布疫情死亡人數。觀察家認為,中國防疫政策顯然是失敗的,因為習近平的宣傳班子沒有理由隱藏他領導的成功;如今習近平直接接管中國經濟,也被國際媒體普遍不看好。

監管打壓企業 嚇跑投資人

華爾街日報二十三日發表社論,標題是「習近平在中國股市扮演克努特王的角色」。社論說:「在那個虛構的故事中,十一世紀的英格蘭國王克努特(Canute)把王位拿到海上以阻擋潮水的上漲;他的目的是向朝臣們表明,他擋不住海潮。在二十一世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顯然認為,他可以掌控中國股市。」

社論指出,自二○二一年一月以來,滬深三○○指數已經下跌約四十二%,香港恆生指數也下跌約四十八%,原因包括:房地產危機持續不斷,中國經濟一直無法從清零政策的衝擊中走出,外國公司把更多生產線遷出中國以避開政治風險,中國人口萎縮等。

社論將中港股的跌跌不休歸咎於習近平,指他時不時打擊大型科技等行業,投資人永遠不知道下一家熱門公司何時會受到監管和政治檢查;習對香港剛萌芽的民主和法治的壓制,也將投資人嚇得撤離香港市場。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2879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水淹北京沒半年 習愛將權力洗牌

  
日媒稱去年北京水患暴露出國務院總理李強缺乏中央執政經驗的弱點,地位不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中名列第五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圖為蔡奇(左)、政協主席王滬寧(中)、李強(右)去年三月出席全國人大會議。(法新社)

日媒稱去年北京水患暴露出國務院總理李強缺乏中央執政經驗的弱點,地位不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中名列第五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圖為蔡奇(左)、政協主席王滬寧(中)、李強(右)去年三月出席全國人大會議。(法新社)

2024/01/26 05:30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日經亞洲」廿五日的分析文指出,去年八月的河北洪災已改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大愛將間的權力均勢:原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務院總理李強聖眷漸失,出手保住雄安新區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則漸受重用,地位有凌駕李強之勢。

李強無中央執政歷練 救災無能失勢

日經亞洲資深社論撰稿人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在文章指出,六十八歲的蔡奇與六十四歲的李強均為黨內高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分別名列第五與第二,洪災卻打亂此一權力順序。當時的救災重點在於保住習近平念茲在茲的「千年大計」雄安新區,但李強在升任國務院總理前缺乏中央執政歷練,根本無力解決京津冀水患─李強並未控制包括公安部、國安部、武警與軍隊在內整體國安鏈的實權,遑論天災來襲時李強才剛接國務院總理四個月。

蔡奇拯救雄安新區有功 漸佔上風

相較之下,管理國安鏈的蔡奇有權以習之名動用國家力量拯救雄安新區,李強轉而求助蔡奇;蔡奇雖也待過地方政府,但卻比李強更早進京─蔡奇在習近平上台後不久便調任北京,迄今已近十年,對北京及其周遭相當熟稔,遑論還曾擔任北京市高層,與毫無「京」驗的李強大異其趣。河北洪災後衍生各種政治動盪,其中有一點已日益明朗:某種程度而言,保住雄安新區的蔡奇,權力已大於李強。

習在水災前的去年五月曾攜李蔡一同視察雄安新區,但災後的同年十一月再赴河北視察災區,唯一隨行的政治局常委只有蔡奇。此外,蔡奇甚至還「撈過界」涉足李強主管的經濟事務─本月十六日,主打中國特色的省部級幹部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舉行開幕式,習出席發表談話;該主持人正是蔡奇,政治局常委全出席,獨負責經濟事務的李強不見人影,被派往海外參加世界經濟論壇。

有人認為這是習近平試圖讓蔡李互相競爭,但讓蔡奇插手金融甚至經濟領域顯然並不正常;而蔡奇一再展現其地位高於李強,恐令李強的發言難獲國際信任。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2812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驚傳習疑患胰腺癌 中國即將開啟更新時代?(上)(圖)

作者:花玉堂 2024-01-28
https://m.secretchina.com/news/b5/2024/01/28/1054452.html#google_vignette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美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主席:習近平最大的問題不是台灣

太報

發布於 1天前 • 國際中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攝於2023年4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法國總統馬克宏期間。路透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攝於2023年4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法國總統馬克宏期間。路透社

台灣大選全球矚目,無論結果如何,都凸顯出台灣民主情況與中國體制大不相同。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主席暨執行長坎普(Frederick Kempe)撰文指出,這場選舉彰顯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要擔憂的不是台灣,而是中國國內威權主義的失敗。

坎普認為,如果中共的威權統治有效,面對台灣選舉,習近平都可以更平淡地看待,沒必要敲鑼打鼓地把這場選舉描繪為「戰爭與和平之間的選擇」,反正在中共眼裡終究只是一介地方選舉。

坎普指出,中國政府不說的是,中國正在面臨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最低的經濟成長率、最高的青年失業率,而且習近平正在大力整肅共軍,表面上是打貪腐,實際上是為了加強控制;中國經濟陷入低迷之際,台灣透過半導體產業和其他領域程為了全球經濟的重要一環。

習近平本來堅信,中國的經濟奇蹟是統一台灣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是時間的問題,但隨著這個想法失敗,習近平可能會失去耐心。

坎普引用《華爾街日報》日前一篇報導內的一句話,「無論誰是總統,兩岸局勢未來可能都會變得更不穩定」。坎普解釋,這是因為習近平面臨的危險並不是台灣,而是他自己,台灣的自由選舉提醒著世人,習近平永遠沒有民主合法性,因此他的政治遺產只能看他是否讓中國更加繁榮(而這越來越困難),或是否達成了他自己承諾的「勢必統一」。

習近平在中國國內的破壞性政策,例如扼殺民間企業發展、壓制言論自由,以及剝奪香港自治權等,讓台灣人明白,任何形式的統一都會終結他們目前有的民主自由。坎普指出,他很確定,在可預見的未來,台灣都還會是美中關係裡最主要的閃燃點,也是全球最大的風險之一。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x2MGw5r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飛彈裝水湊數?彭博:美情報稱中軍隊惹火習近平「大清洗」

  
習近平展開中國現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軍隊整肅行動。(歐新社資料照)

習近平展開中國現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軍隊整肅行動。(歐新社資料照)

2024/01/07 06:21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彭博》披露,美國情報顯示,中國軍方普遍貪腐,這次因為飛彈缺陷,才導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決心「清洗」軍隊。知情者透露,相關缺失包括,飛彈裝填的是「水」而非燃料,還有在中國西部有大片飛彈發射井,井蓋運作卻無法讓飛彈有效發射。

消息人士稱,中國火箭軍及整個國防工業內部貪腐如此廣泛,致使美國官員相信,未來幾年習近平都不太可能考慮採取重大的軍事行動。

同時,美國也評估,中國解放軍內部的貪腐已導致對其整體實力的信心遭到侵蝕,特別是對火箭軍的信心,也阻礙了習近平的首要軍事現代化的努力。

相關貪腐調查在過去6個月內已導致十幾位國防高級官員被捕,這可能是中國近代史上有關軍隊方面規模最大的鎮壓行動。

然而知情者說,美國評估認為,習近平的權力並未因擴大整肅而削弱,反而由於他罷黜高階軍官,甚至其中有些是他提拔的人,這行動透露出他對共產黨內部的掌控仍然牢固,同時對提升軍紀、消除貪腐,最終使中國軍隊做好長期作戰準備,嚴肅以對。

習近平已投入數十億美元要實現2027年中國軍隊現代化的目標,其中的核心是提升火箭軍,火箭軍是入侵台灣的關鍵角色。

去年12月29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銷了9名高階將領的人大代表職位,包括5人與火箭軍有關,至少兩名來自裝備發展部。

此前幾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也撤銷3名國有飛彈製造單位高階主管的政協委員資格,這一系列的清洗是在10月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被免職之後發生的,李尚福在位僅7個月。

今年1月1日中國軍方報紙在社論中矢言發動反貪腐戰爭,顯示更多的整肅行動將發生。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54422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中國媒體造反了?繼財新之後《第一財經》再要求習放權

2024/01/07 07:32  

中國不滿習近平統治的聲音越來越大。《財新週刊》發表疑似批評習近平誤國的社論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公司旗下《第一財經》再發表「放權」社論,引發關注和熱議。(歐新社)

首次上稿 00:43
更新時間 06:06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任以來,逐漸緊縮對政治和社會的控制,經濟每況愈下,近期中國國內不滿習近平統治的聲音越來越大。繼《財新週刊》發表疑似批評習近平「誤國」的社論後,隸屬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的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公司旗下《第一財經》3日再發表社論「放權」,引發各界熱議。

《第一財經》4日發表一篇題為「最好的承諾是放手和放權」的社論,首先點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環境複雜多變,需求收縮、供給受衝擊、預期轉弱,寬貨幣、緊信用等仍突出。

文章寫道,目前許多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民營企業卻未能有感有得,這些在文件上看得見的利好,如何在現實中更具實操性,轉變成民營資本實實在在的所感所得,關鍵是對權力行權邊界的約束和框定;尤其是,要讓權力從認知和行動明示,企業家擁有自主經營企業的絕對權利。

文章也提到,45年的改革開放展示,中國經濟的騰飛史,就是政府放權、權利獨立拓展的歷史。各行業的鮮活事例表明,放權最徹底的行業也是經濟最活躍的行業,人們合法權利得到有效保護和自由舒展的領域,也是價值創造最活躍的領域。

這篇社論一刊出,迅速引發輿論關注與熱議。華東政法大學憲法學教授童之偉在微博發文說:「我很贊成一財社論『最好的承諾是放手和放權』的看法。很多時候,權力後退、大步後退、持久地後退,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改革開放的成功雄辯地證明了這一點。」

微博網友「說了也白說的薛越」發文說:「民企供獻60%以上的GDP(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稅收,80%以上就業,而只佔用了20%信貸資金。國家為什麼不能公平對待民企?」

除了《第一財經》刊登「放權」社論,被指有挑戰習近平的意味,《財新網》近期也有多個被指挑戰當局的動作。《財新週刊》去年12月25日發表題為「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社論,引用了習近平的原話稱,「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這篇社論在牆內外平台引發了廣泛討論,被認為暗諷習近平。

名為「兩宋遺風」的網友在社群網站X(推特前身)發文指出:「自(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去世後,牆內各種擦邊炮打習包子的文章越來越多了,《財新網》發了3篇,被刪了2篇;劉源(前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之子)以紀念劉少

奇的名義也指桑罵槐了一番;現在《第一財經》跟進,要求包子放權,足見黨內對他的意見已經到了『八佾舞於庭』的程度了,相信後續還會有更多類似文章出現,而且應該不僅僅只是文章。 」

有分析指出,習近平決心走毛澤東的路線,《財新網》這篇文章在這個時間點登出,說明中共黨內的2條路線鬥爭白熱化和公開化,封鎖了《財新網》,《第一財經》又蹦了出來,可見民心思變已是大勢所趨。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54421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習主政是病因 中國經濟沒藥醫

2023/12/05 05:30  

一些專家認為,習近平的執政方式才是中國經濟斷崖式下跌的主因。(歐新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視察上海,為二○二○年以來首次,由於適逢上海自由貿易區成立十週年,外界認為習此行欲重振中國經濟、穩定投資人信心的意圖明顯。不過,一些專家認為,習近平的執政方式才是中國經濟斷崖式下跌的主因;另有人認為,中國當局的作法已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根本抓錯重點。

鉅額投資沒有效率

「美國之音」報導,天則經濟研究所前副所長蔣豪指出,習近平此行希望穩定投資人,尤其是外資信心。然而,自由經濟需建立在公平與法治基礎上,如果中國當局繼續以人治代替法治,無法解決投資人動輒被控違規的問題,將難讓投資人重拾對中國的信心。

資深獨立中國經濟分析家蔡慎坤認為,中國財政最大問題是將經費花在完全沒有回報的項目上,比如高鐵就是無底洞;此外,中國在維穩與舉辦國際性大型盛會等多方面,也不斷為自己挖財政大坑。

他主張,必須立即停止低效率的鉅額投資,改向中國人民發放規模一兆人民幣的消費券,並限定在半年內必須花掉,才能有效刺激內循環,提振經濟。他說:「因為老百姓沒錢可花,日常生活開支和房貸壓力之下,根本沒有閒錢去消費。」

澳洲獨立學者司令也說,人民不敢消費是中國內需不振主要原因。中國的醫療與社會保障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使得人民、尤其是有下一代的民眾,傾向將錢放在為自己與下一代籌備相關資源上,「於是這就變成經濟的無底洞,情況若不變,人民的經濟力都不能釋放」。

旅法中國企業家萬潤南告訴「自由亞洲電台」,習近平是使中國經濟活力盡失的「加速師」,他說:「什麼事情都要『定於一尊』,經濟怎麼會好呢?」雪梨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也認為,習近平沒有認知到他的獨裁執政方式,才是中國經濟下跌的原因。

反間諜法外資心冷

他說:「經濟下滑的根源就是他的倒行逆施,一方面外資在撤資,但他還推出反間諜法與打壓私人經濟的政策,他沒有承認任何錯誤,他變成經濟下滑最大的罪魁禍首。他去視察,只會讓人更加惱火,更加失去信心。」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19025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