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報導,全球海運價格持續提高,恐再度陷入疫情期間運輸成本飆漲與塞港的困境。(示意圖,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2023年迄今,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向通過蘇伊士運河船隻發動攻擊,隨後巴拿馬運河因中美洲乾旱水量不足,限制船隻通行數量,且美國東岸、墨西哥灣沿岸、德國港口、加拿大鐵路運輸工人都爆出罷工問題,除此之外,大西洋兩側也出現供應鏈挑戰,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全球海運價格持續提高,恐再度陷入疫情期間運輸成本飆漲與塞港的困境。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葉門叛軍「青年運動」去年底開始攻擊進入紅海準備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貨輪,許多往來亞洲、歐洲與美國東岸的船隻繞遠道走非洲南端路線,使航程延長了兩週以上,增加了運輸成本外,也造成路線沿岸港口擁塞。
另外中美洲嚴重乾旱導致巴拿馬運河水位降低,巴國官方降低通行船隻數量。
其實不只兩大運河,近幾週,就連美國東岸、墨西哥灣沿岸、德國港口、加拿大鐵路運輸工人都要求加薪並揚言罷工,大西洋兩側也出現商品、貨物、零件運輸等挑戰。報導表示,航運業不斷加劇的動盪,情況猶如疫情期間的塞港狀況,促使航運商不斷提高價格,衝擊供應鏈效能與難以降低的通膨,問題也會擴大至全球。
Rhenus Logistics北美總監Stephanie Loomis指出,在很多方面,我們又回到疫情期間的狀態。
根據挪威海運分析業者Xeneta數據,2023年10月以來,由中國運往歐洲的40呎標準貨櫃已由1200美元(約新台幣3.9萬元)漲到7000美元(新台幣22萬元),不過2021年疫情期間,最高曾漲至1.5萬美元(新台幣48萬元)。
太平洋航線方面,2023年12月由上海運往洛杉磯已由2000美元(新台幣6.5萬元)漲至6700美元(新台幣21萬元),到紐約已達8000美元(新台幣26萬元)。
依賴航運的進口商哀嘆,他們在疫情期間遭受的另1個困擾的根源再次出現,即願意支付昂貴運輸成本還不一定有船,船期不穩定,還得負擔各種額外費用。
芝加哥季節禮品供應商瑞赫(David Reich)是大型量販店沃爾瑪公司(Walmart)的上游業者,除了要求中國供應商加快食物產品包裝,並提前要求兩家海運業者每週運送4個貨櫃至芝加哥。
他表示,簽約時每個貨櫃價格在5000美元(新台幣16.3萬元)以下,如今船運業者要求每個貨櫃增加2400美元(新台幣7.8萬元)。他又說,即使用這些高價,航運商也常常說他們的船不夠、沒有空間。他擔心可能得轉到運價浮動市場花8000美元(新台幣26.1萬元)才找得到船。
氣候變遷導致巴拿馬運河區域雨季時間難料,乾旱期長於往年,蘇伊士運河仍充滿政治風險,海運業營運成本與定價均無法預期。而考慮到中斷和額外成本,運費上漲是不可避免的,Stephanie Loomis表示:「航運公司在疫情期間學到了非常寶貴的價運,因此他們操控運力,並提高運費。」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715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