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實在戒慎惶恐,因為「安太歲」是臺灣與華人地區共有的常見習俗,寫得不好可是會有很多人罵的。本篇文不是想反對宗教民俗,更不是硬說這類崇拜為迷信,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對於民俗與科學中的關聯有些了解。畢竟太歲信仰,是中國古科學(天文學)延伸出來的宗教化儀俗。
什麼是歲星?
講到太歲,就要講到歲星;講到歲星,就要講到木星。
先從「歲星」來講,歲星就是中國古代對於「木星」的稱呼。木星是太陽系中由內而外算來的第五顆行星,也是最大的行星。我們夜晚看向星空,木星是僅次於金星的第二亮行星,易於觀測,因此成為各民族觀星的重要角色。
木星的外層由氫氣為主組成,是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一顆。特徵是星球表面上長久不散的巨大紅斑。圖/By Kelvinsong – Own work,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而木星是怎樣在天空中運動的呢?這部分文字比較難懂,可以看看以下一系列圖解怎樣解釋。
木星繞著太陽公轉,每轉一圈約需要 4332.6 天,差不多為 11.862 年。
圖/作者製作
用地球角度來看星空(天球),會發現木星需 398.88 天左右,也就是 1.09 年就能回到星空原本的位置。
圖/作者製作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一年之間,外圈的木星也在自己軌道上公轉。地球在內圈繞太陽每公轉一周(也就是一年的時間),外圈的木星才跑了 1/12 圈。
圖/作者製作
因為木星與地球同時繞太陽公轉的結果,隔一年後的同一日,我們會發現木星真的有在移動,且移動約 31 度。(實際上是地球已經追過木星一圈以上)古中國將木星一年「超車」的進度稱為「一辰」,天空就大約能被分為「12 次(等份)」,對應 4 方位 12 區塊,並且中國古代將每個星空區塊命名為各種不同名稱。
圖/作者製作
歲星紀年法
木星每年都會在星空緩慢移動到下個區塊,木星今年轉到哪塊星空,就說「歲在 XX」,例如歲在流火就代表該年木星在流火宮[註 1]。每個時代的星空區域名稱會不同,而且古時候星空和現在也已經改變、不能對應,以下表格摘錄自維基百科 (且參照戰國時期的星空)。而太陽在天空中移動「經歷木星一年偏移的量」就是 1 個時辰 2 小時。
歲星 紀年 |
壽星 |
大火 |
析木 |
星紀 |
玄枵 |
娵訾 |
降婁 |
大梁 |
實沈 |
鶉首 |
鶉火 |
鶉尾 |
對應 二十八宿 |
角 亢 |
心 房 氐 |
箕 尾 |
斗 牛 |
虛 危 女 |
壁 室 |
婁 奎 |
畢 昴 胃 |
參 觜 |
鬼 井 |
柳 星 張 |
翼 軫 |
「歲星」這概念其實很好懂,就是西洋占星學的「木星星座」,只是 12 星座換成中國的 12 星次而已。這在日後就跟生肖紀年的系統結合在一起。
不懂木星星座,那麼來溫習一下這篇短片吧!
巧合的是木星在古代可觀察的幾顆行星(金、火、木)中具有接近整數年的運轉週期。
不巧的是木星繞太陽一圈並非恰好 12 年,而造成每年 0.14 年的誤差。白話來說:「在名為黃道的跑道上,木星跑了快 8 圈,卻被人類整整被少算 1 圈。」而累積 84.7 年就會造成木星多 0.14 × 84.7 = 12 年份的誤差。
體現在星空上,就是當我們以為木星 12 年回到原位時卻有一點點誤差。累積到第七輪(12×7),也就是 84 年後,木星已經移動了將近 30 度(1 辰)左右!這在古天文學上被稱為「超次」或者「超辰」,成為若是沿著古時紀年查出歲在 XX,看星空卻發現木星在 OO 區塊的詭異現象。
誤差那麼大,古人卻還是用歲星計時。直到漢朝劉歆在考據經書時發現許多時間與歲時兜不上,只靠文獻對比就提出約 144 年的誤差,後人又修正為 86 年,但更現代測量更精準應為 84.7 年。「超辰」若不改,代表「歲不正」,象徵的是顛倒錯亂、紀律不正,恐會國運不昌,當然要調整,因此漢代的《太初曆》、漢中的劉歆《三分曆》有進行修正[註 2],可是到東漢時期曆法皆不再修改,錯誤沿用。就算我們現在知道 84~85 年需要修正一次,但歲星(木星)紀年依然難以實用。
圖/作者製作
此圖片以 2017 為基準,看看每個幾個甲(12年)後,實際木星的位置會有什麼變化。若我們以為木星恰好「會合週期」為 11/12 年整,那麼每年同一日木星會剛好超車 30 度,理論上 12 年後木星應該會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乖乖的停留在星空的同一個地方(30 × 12 = 360)。但實際上還是會有些微誤差產生,放大到世紀等級的程度時就會有影響了。
理想化的紀年與占卜行星:虛星太歲與干支紀年
其實在劉歆發現歲星的誤差以前,在中國戰國時期也開始流行「太歲」,又稱「歲陰」,太歲是相對於歲星的一顆虛星。曾替《禮記》下註的經學家鄭玄曾經解釋:「歲星為陽,右行於天;太歲為陰,左行於地」(右行=順時針、左行=逆時鐘),若歲星於天,太歲剛好於地。則這種描述想像讓民眾把太歲星跟地底有聯想性,因此認為動土不慎可能會觸犯太歲,也就是「在太歲頭上動土」。
古時認為歲星為眾星之王,歲星當頭時運佳;而離歲星最遠的星宿,自然是最形影孤離、不受照顧的星群。引用清代《協紀辨方書.卷十》總結:「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可以知道歲星(木星)原本是帝王星、吉星,但一般民眾需要適當避諱才可得恩澤,才需要「安太歲」。
因此為了占卜學需要,戰國時期歲星這顆虛構的煞星就出現了,一開始民間不但不崇拜,甚至避諱。此時太歲還不是用來紀年,而是用來占卜吉凶,《荀子.儒效》就有提到武王伐紂,出兵之日時太歲星的凶兆[註 3]。直到後來太歲星才被用來使用於曆法,與歲星混淆,逐漸發展出「太歲紀年」,太歲紀年正為歲星紀年(+6)地支。
圖/作者製作
然而歲星紀年與太歲紀年混用了一段時日,甚至是使用同一套曆法,卻同時有歲星紀年與太歲紀年的存在混用。大致上直到漢武帝以後,史官們偏好太歲紀年。這些混亂混用的狀況,直到西元 143 年(漢安二年)經過「漢安論曆」後,歲星紀年才趨於穩定。在新朝(王莽)以後,才開始結合以太歲為主的「地支紀年」,將黃道十二次(星宮)重新分為十二地支。
後來為了解決歲星需要一直調整誤差的問題,就開始以太歲作為理想化星體。
這顆理想化星體「太歲」有幾個特徵:
- 看不到,但假設跟行星方向相同
- 跑的剛好,跑得比較慢,一年多跑 30 度而不是 31 度,不須調整誤差
- 方便計時,跟著曆法年份一起跑,而不會每一圈都偷跑一點點
因此太歲星再也不是木星,而是一個單單純純,假想跟著年份一起運轉(流年)的星體。
本質上,古人對歲星的崇拜是出於對星體的崇拜。但後來太歲星已經不是實際星,也不再參照木星的運行,而是假想一顆全新的行星,對於太歲的崇拜反而近似方位(地支)或者年份(流年)的崇拜。[註 4]
太歲的宗教化、神格化過程
後來經過很長時間,太歲受到了佛教、道教的發展影響,漸漸被吸收為神格化的神祉。我們常在宮廟看到的生肖與「刑德」,始出於漢朝就有類似凶星煞的雛型,到了唐代開始神格化,到了明朝開始為今日安太歲的雛形。
太歲的源流,原本是從木星運行制定年曆而來,再演變成星辰崇拜。當太歲因為曆法需要而規範化時,再演變成方位與流年崇拜。而日後道教發展、佛教密宗傳入後,另一支崇拜北斗七星、崇拜自己星斗的信仰,逐漸變成本命信仰(拜自己的天運),甚至人神格化、將人封神,成為今日的樣態。
信不信現在的安太歲習俗由你,但希望這篇文能讓你認識祭拜神明的由來。就算是信仰,也不要迷信,以正面能量看看也可。若你不認同這樣從科學、歷史曆法來看待民俗信仰,我只是提出一種看待方式,你也可以從這網址中看看民俗專家怎樣解釋囉。
至於太歲的演變怎樣跟星座扯上關係呢?我們就等到下篇文章來瞭解吧!
註解
- 《國語.晉語》「歲在流火」即是歲星紀年的體現。
- 《後漢書.律曆》「其後劉歆研機極深,驗之春秋,參以易道,以河圖帝覽嬉、雒書甄曜度推廣九道,百七十一歲進退六十三分,百四十四歲一超次,與天相應,少有闕謬。」
- 《荀子.儒效》「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至汜而汎,至懷而壞,至共頭而山隧。」戰國時代就有以太歲為煞星凶星的體現。
- 本段落的資料,大部分參考於陳峻誌的《歲星與太歲之對應關係一一以先秦至西漢為討論範圍》
資料來源
- 陳峻誌《歲星與太歲之對應關係──以先秦至西漢為討論範圍》
- 陳峻誌《太歲的信仰溯源與祭祀空間 以臺灣為主的討論》中興大學論文
- 陳峻誌《太歲信仰研究》中興大學論文
- 維基百科《歲星信仰》條目
- 維基百科《木星》條目
- 維基百科《地支》條目
- lookang lawrence wee . Ejs Open Source Kepler 3rd Law System Model Java Applet.
- Seligman, Courtney . Rotation Period and Day Length.
- 《後漢書》志第二‧律曆中
- 《國語.晉語》
- 《荀子.儒效》
- 蔡伏篪《十二生肖的產生—來自黃道十二星垣與廿八星宿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