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甲午年(公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農曆及藏曆、伊斯蘭曆年曆
農曆,也普遍稱為陰曆,是現今依舊廣泛使用的中國傳統曆法。中國曆法相傳為黃帝創制,故原稱為「黃曆」,後又轉稱為「皇曆」。民國成立後,孫中山宣布採用西曆(格里曆),中國傳統曆法則被稱為陰曆或舊曆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格里曆為公曆,改稱「農曆」,但在漢語,西方的格里曆也稱陽曆,因此中國農曆也被稱為陰曆。
農曆是一種陰陽曆,其月的部分是以朔望月為基準確定的,其歲是以回歸年為基準確定的。當前,農曆是依據既定的規則,完全依照天文數據計算得來的,因此農曆本質上也是一種天文曆。
中國現存最早的曆書是《夏小正》,成書於西漢時期,以後曆法不斷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制定太初曆時已經有了相當完善的曆法規則,之後又經歷過多次修改。中國的農曆,至今仍使用由西方傳教士制訂、從清初開始推行的時憲書,一直源用至今。
目前,中國與朝鮮半島使用的農曆的版本並不一致,因此中國農曆日期和韓國農曆日期也不完全一致(例如2012年中國閏四月而韓國閏三月,端午節亦相差一天)。日本古時使用中國曆法,從1685年開始自行編制曆法,一直到明治五年(1872年),次年廢除天保曆,改用歐洲的格里曆(即現行公曆或陽曆)。
全世界的華人以及許多少數民族地區、朝鮮、韓國、越南以及海外華人社區,農曆廣泛應用於生日標記、各種民俗活動等方面。農曆節日,比如「年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的節慶活動,通常被視為中華文化的象徵。
農曆和格里曆(現行公曆或陽曆)、伊斯蘭曆一樣,是現在應用最廣泛的曆法之一。
陰曆、陽曆與陰陽曆[編輯]
多數民族都有年和月的概念:通俗地說,所謂年,就是四季的周期;所謂月,就是月亮陰晴圓缺的周期。準確地測量年的長度和月的長度,可以發現一年比十二個月多大約11天,即一個普通的曆法無法同時滿足年和月的準確周期,這就有了陰曆和陽曆的區分。
陰曆有著準確的月的周期,而年只是大體上符合一個四季循環,但其長度和四季周期有一些差異,這就導致新年並非固定於某個季節,而是緩慢推移,從冬季逐年移動到夏季。例如回曆、古希臘曆都是如此。
陽曆有著準確的年的周期,沒有真正的月的概念,或者月只是大體符合月亮陰晴圓缺變化的周期長度。例如公曆中的月與一個真正的朔望月只相差0.5~1.5天,西方語言中的月與月亮同源(例如英語中的month與moon),但月亮圓缺與每月日期變化沒有固定關係(即新月的日期逐月緩慢推移)。季節明顯的地區,其原創曆法多為陽曆,比如尼羅河定期泛濫,造就了古埃及的太陽曆。
中國的農曆罕有地同時滿足了年和月的準確周期,是為陰陽曆。農曆通過觀測月相,嚴格按照朔望月的周期確定月份(定朔),為農曆的陰曆部分;通過觀測太陽與黃道的關係,定出二十四節氣(定氣),為農曆的陽曆部分;這兩部分的結合,是依照某些節氣必須在相應的固定月份,不滿足就閏月以求滿足。這樣做到年合四季、月合圓缺,達成陰陽和諧。(即新月固定於初一,新年固定於冬春之交)
所有其它的陰陽曆,大多數東亞陰陽曆源自中國的農曆,比如藏曆、和曆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的曆法等等。
此外,很少被提及的是,農曆內含一個純陽曆:干支紀月採用了完全由二十四節氣確定月份的曆法(每兩個節氣一個月份),即完全由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確定年和月的曆法,是一個純粹的陽曆。此陽曆屬天文曆,月長度為30天與31天交替、年長度多365天少366天,立春為年界(正月初一圍繞立春前後波動,兩者相差不超過15天)。此陽曆並未被廣泛使用,主要用於生辰八字的推算。
朔望月 平均=29.530588日=29天12小時44分2.8秒(長度在29.27至29.83天之間變動)
公轉、自轉與四季[編輯]
地球以橢圓形的軌道繞日公轉。地球的赤道面與它的公轉軌道面成23度26分的夾角(黃赤交角)。四季由此角產生。因此,在北半球可以觀測到:
|
春分 |
夏至 |
秋分 |
冬至 |
西曆 |
3月21日(約) |
6月22日(約) |
9月23日(約) |
12月22日(約) |
晝 |
12小時 |
最長 |
12小時 |
最短 |
夜 |
12小時 |
最短 |
12小時 |
最長 |
正午影長 |
HtanΦ注1 |
Htan(Φ-23.5o ) |
HtanΦ |
Htan(Φ+23.5o) |
日出 |
正東 |
偏北 |
正東 |
偏南 |
日午 |
SZA=Φ注2 |
最北(SZA=|Φ-23.5o |) |
SZA=Φ |
最南(SZA=Φ+23.5o ) |
日落 |
正西 |
偏北 |
正西 |
偏南 |
- 注1:H為物體高度,Φ為地球緯度。即影長等於物體高度乘以緯度的正切。
- 注2:SZA為Solar Zenith Angle,即太陽天頂角。 Φ為地球緯度。
- 1回歸年= 春分至下一個春分的時間間隔= 365.2422日
- 因為影響季節最主要的因素是軌道傾角,所以地球在冬至時並非剛好運行到近日點。
- 目前,當北半球在冬季時,地球在接近軌道近日點的附近運行。參看近點年
天干地支[編輯]
天干地支60種搭配,循環往復,每60年干支紀年一個周期、每60月干支紀月一個周期、每60天干支紀日一個周期、每60時辰干支紀時一個周期。
天干地支對應到月份,通常採用干支紀月,這種干支紀月以二十四節氣確定月份,捨棄了朔望月周期,是夏曆內含的一個純陽曆。
其中地支、特別是地支中的子午,在夏曆中有著重要地位。
地支與月份、時辰有固定關係:
- 年、月表征地球公轉,每圈為1年,均分為12格,每格為1個月份,各對應十二地支,
- 日、時表征地球自轉,每圈為1日,均分為12格,每格為1個時辰,各對應十二地支;
由於這種對應關係,每5年(日),月份(時辰)的天干地支正好完成一次周期。(干支紀月無閏月)
十二地支中,子午依據太陽的位置來確定,子為陰極盛,午為陽極盛,子午為歲、日周期定出始末與中點:
- 以每年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日期夏至定出午月,為每歲的中點月份(干支五月),
- 以每年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的日期冬至定出子月,為每歲的始末月份(干支11月);
- 以每日太陽位於正南方向的時刻正午定出午時,為每日的中點時辰(11~13點),
- 以每日太陽位於正北方向的時刻子夜定出子時,為每日的始末時辰(23~01點)。
- 註:此處每日太陽位於正北方向是指夜間,太陽在地平線下方的正北。
- 歲與年等長,起始點平均相差八分之一年,即半個季度。因為歲末歲初各有半個冬季,年的安排使得冬季作為一個整體放在年末。
干支月和朔望月對應[編輯]
每個朔望月的始末與中點通過太陽和月球的相對位置確定:
- 以每月太陽直射月球正面的日期滿月定出十五,為每月的中點日期,
- 以每月太陽直射月球背面的日期新月定出初一,為每月的始末日期。
屬陽曆的干支月來源於觀測太陽的回歸年並按地支均分,屬陰曆的朔望月來源於觀測月亮的盈虧。
每個干支月比朔望月平均多21.75小時,兩者差異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朔望月就閏一個月,以此達到兩者平衡對應。(具體變化過程是:相對干支月,較短的朔望月逐月提前;當提前的天數達到半個月時,閏一個朔望月,即一個干支月對應兩個朔望月,於是朔望月變成推後半個月;然後朔望月繼續逐月提前,如此循環往復。)最終結果是,每32.6個朔望月中有一個閏月。實際觀測中,由於定朔和定氣的方法與絕對平均值存在差異,每兩個閏月並非精確地相差32~33個朔望月,而是28~36個朔望月,總體19年7閏(12×19÷7)仍然符合32.6的平均值。
農曆的基本要素[編輯]
農曆中,一日開始於(東經120線上)子夜時分的子正(0點),結束於子夜之前。但習慣中,人們傾向於認為一日開始於寅時(平旦)5點。 中國傳統中,將一日分割為12個時辰,依次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1個時辰等於2個小時,子時是下午11時至上午1時,丑時是上午1時至上午3時,以此類推。
農曆中,通常會用干支來標記流水日,就像星期那樣。比如,2013年春節(2月10日)是丁未日,2014年春節(1月31日,又是1月的尾日)是壬寅日。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壬午 |
癸未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丁未 |
戊申 |
己酉 |
庚戌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壬戌 |
癸亥 |
農曆中,一個月開始於朔日子夜,結束於下一個朔日子夜之前。
朔望月的長度大約在29.27至29.83日之間變動著,長期的平均長度是29.530588日(29天12小時44分2.8秒)。因此,農曆一個月是29日或30日。
有30日的月份習慣上稱做大月。有29日的月份習慣上稱做小月。
|
本月朔 |
下月朔 |
農曆月長 |
公曆 |
2012年12月13日16時 |
2013年1月12日03時 |
30日 |
公曆 |
2013年1月12日03時 |
2013年2月10日15時 |
29日 |
早期,採用平朔的方法確定朔日。換句話說,經過長期觀察,確定一個朔望月長度,比如日。然後,選一個日月合朔的日期作為曆元,每經過一個月增加一個朔望月天數,取整數部分即得朔日。
平朔規則下,通常是大小月相間,然後每經過15或17個月有一對連大月。
近代採用實際天象數據確定朔日,將太陽的黃經和月的黃經一致的當天作為每月的初一。天文台運用天體運行規律和實際觀測數據,確定每個朔日的具體時間。每個月起始於朔日子夜,結束於下一個朔日子夜前。
定朔規則下,各月大小排列並不固定,有時會碰到連續四個大月或是連續三個小月。
在古代,通常以冬至到冬至之間(約日),分割為24段(每段約日,即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中氣,通常用來確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為冬月、大寒所在月份為臘月、雨水所在月份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為十月,無中氣的月份為前一個月的閏月。
中氣之間的時間約為30日時,因此中氣日之間的間隔(含前不含後)為30或31日。而一個月的時間為29日或30日,一個月內要麼一個中氣要麼沒有中氣。因此,中氣可以直接來確定月份及閏否。
以下是前103年至1644年各閏月的統計。
年 |
閏冬月 |
閏臘月 |
閏正月 |
閏二月 |
閏三月 |
閏四月 |
閏五月 |
閏六月 |
閏七月 |
閏八月 |
閏九月 |
閏十月 |
前103-1644 |
38 |
61 |
52 |
48 |
63 |
49 |
70 |
48 |
51 |
54 |
48 |
61 |
定氣按太陽運行的位置為準,二十四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位置。
|
節氣 |
西曆 |
黃經 |
中氣 |
西曆 |
黃經 |
中氣間的平均間隔 1810-2409 |
中氣日之間的長度 1810-2409 |
1 |
立春 |
2月3/4日 |
315度 |
雨水 |
2月18/19日 |
330度 |
29.93天 |
29-30天 |
2 |
驚蟄 |
3月5/6日 |
345度 |
春分 |
3月20/21日 |
0度 |
30.43天 |
30-31天 |
3 |
清明 |
4月4/5日 |
15度 |
穀雨 |
4月19/20日 |
30度 |
30.93天 |
30-31天 |
4 |
立夏 |
5月5/6日 |
45度 |
小滿 |
5月20/21日 |
60度 |
31.31天 |
31-32天 |
5 |
芒種 |
6月5/6日 |
75度 |
夏至 |
6月20/21日 |
90度 |
31.45天 |
31-32天 |
6 |
小暑 |
7月6/7日 |
105度 |
大暑 |
7月22/23日 |
120度 |
31.31天 |
31-32天 |
7 |
立秋 |
8月7/8日 |
135度 |
處暑 |
8月22/23日 |
150度 |
30.93天 |
30-31天 |
8 |
白露 |
9月7/8日 |
165度 |
秋分 |
9月22/23日 |
180度 |
30.42天 |
30-31天 |
9 |
寒露 |
10月7/8日 |
195度 |
霜降 |
10月23/24日 |
210度 |
29.93天 |
29-30天 |
10 |
立冬 |
11月7/8日 |
225度 |
小雪 |
11月21/22日 |
240度 |
29.57天 |
29-30天 |
11 |
大雪 |
12月6/7日 |
255度 |
冬至 |
12月21/22日 |
270度 |
29.45天 |
29-30天 |
12 |
小寒 |
1月5/6日 |
285度 |
大寒 |
1月19/20日 |
300度 |
29.58天 |
29-30天 |
二十四節氣中,原本驚蟄在雨水之前,穀雨在清明之前。後西漢末年劉歆將雨水、驚蟄對調,清明、穀雨對調。
由於地球靠近近日點時公轉速度會比較快,當前近日點在小寒附近,因此冬至到大寒兩個中氣之間相隔較短,約29.45日;而地球靠近遠日點時公轉速度較慢,當前遠日點在小暑附近,因此夏至到大暑兩個中氣之間相隔較長,約31.45日(以北半球為準)。
當兩個中氣日之間的間隔可以比1個朔望月(=29.53059日)長時,一個月可能完全在兩個中氣日之間,這時候,一個月就沒有中氣。
反過來,當兩個中氣日之間的間隔比一個朔望月短時,兩個節氣可能完全在兩個朔日之間,這個時候,一個月內就有兩個中氣。
1810年春節(立春)至2409年除夕(立春前日)600年間的7421個月中,有雙中氣月19個,無中氣月240個(221閏)。
以冬至日子夜到冬至日子夜前為一歲。一歲一般為365日,有時為366日。
冬至 在子月的朔日,則前一年必閏月;冬至 在晦日(或月底,同樣此月會被定位子月),則冬至後的一年必閏月。
1歲通常包含11/12個整月及2個不完整月或12個整月及1個不完整月。
歲含 |
11個整月及2個不完整月 |
12個整月及1個不完整月 |
12個整月及2個不完整月 |
有無閏月 |
無閏月 |
無閏月 |
有閏月 |
冬至所在月為冬月。除冬月以外,一歲將包含11/12個整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包含11個整月(不含冬至月)時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
包含12個整月(不含冬至月)時 |
閏冬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臘月 |
閏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臘月 |
正月 |
閏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閏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閏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閏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閏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閏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閏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閏八月 |
九月 |
十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閏九月 |
十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閏十月 |
- 包含12個整月(不含冬至月)時,第一個無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農曆中,各月和中氣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一般情況下,冬至對應冬月、大寒對應臘月、雨水對應正月、春分對應二月、穀雨對應三月、小滿對應四月、夏至對應五月、大暑對應六月、處暑對應七月、秋分對應八月、霜降對應九月、小雪對應十月。
冬至可以做到100%對應,其餘中氣不對應率僅0.4%。
民用曆法中,將正月朔日(含)到下一個正月朔日(不含)中間的時間段稱為一年。
1年通常有12個月或13個月。包含13個月的年份為閏年。 1810年到2409年間,有221個閏年,閏月分布如下:
年 |
閏正月 |
閏二月 |
閏三月 |
閏四月 |
閏五月 |
閏六月 |
閏七月 |
閏八月 |
閏九月 |
閏十月 |
閏冬月 |
閏臘月 |
1810~ 2409 |
2 |
15 |
26 |
38 |
42 |
39 |
28 |
16 |
6 |
5 |
4 |
0 |
下一次閏十一月出現於2033年。(2033年問題) 前一次閏正月出現於1651年,下一次閏正月會出現於2262年;首次閏臘月將出現於3358年。
置閏規則爭議[編輯]
由於古代, 天文知識的匱乏和觀測技術的局限,以及缺乏全球通信全球思維;中國古人對冬至的理解,是日影最長的一天正午;因此「冬至」就是最接近冬至時點正午的那一天,是「冬至日」。
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觀測技術的發達;「冬至」 就是太陽直射南半球最南點(南回歸線)的時間,現在可以精確到幾點幾分,如2015年冬至預測是, 2014-12-21 23:03分[需要解釋] (有時冬至是夜晚,而不是正午)。
如果恰逢 冬至日是農曆的朔日,或晦日, 現今, 對朔的觀測定朔也可以精確到小時分鐘,這也引發了冬至是歸於農曆上一月還是下一月的爭議,是遵循更古的傳統,還是按照朔、冬至具體的時分先後劃分? (明清的曆法已經逐漸開始定朔、定冬至到時分) 如1983年、2014年、2033年問題等情況。
紀年、紀月、紀日[編輯]
民用曆中,以正月朔日為一年的開始,稱為元旦(元春旦)或正旦(正月旦)。民國成立時,廢除農曆的官方曆法地位,同時將農曆正月朔日稱為春節。
在古代,官方通常會指定年號,並確定開始時間(奉正朔);隨後,依順序紀年。比如建元元年、太初元年、宣統三年等。
民國成立時,廢除農曆的官方曆法地位的同時廢除了年號制度。隨後,人們通常直接用民國紀年或公元紀年表示農曆年份,或採用黃帝紀年。
農曆中,同時會使用干支標註年份的順序,比如公元二〇一二年壬辰。
民用曆中,一年內各個月份依次名稱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臘月。 在中國上古時代,人們把十二律和十二月聯繫起來。
有閏月時,閏月參照上一個月的名稱,標記為閏*月,比如:閏二月、閏三月、閏四月、閏五月、閏六月、閏七月、閏八月、閏九月、閏十月、閏冬月等。
民用曆中,一個月內各日名稱依次為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三十。
依現行農曆曆法,每年以朔分月(朔日為每月初一)。 冬至所在月為十一月,之後為十二月、正月、二月……復至十一月。若兩冬至間有13個月(否則應有12個月),則置閏於冬至後第一個沒中氣的月,月序與前一個月相同(閏月在幾月後面,就稱閏幾月)。
農曆節日[編輯]
日月同單數的節日[編輯]
農曆新年(中國大陸稱為春節),即農曆正月初一日,古代稱為「元旦」、「正旦」等,越南稱為Tết Nguyên Đán(元旦節) ,韓國稱為설날。農曆新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越南、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美國紐約州中國城等國家和地區法定假日。
上巳節,即農曆三月初三日,韓國稱為삼짇날。
端午節,即農曆五月初五日,越南稱為Tết Đoan Ngọ(端午節),韓國稱為단오(端午)或수릿날(戌衣日/水瀨日,同音,兩種漢字寫法在韓國皆可用)。
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日晚上,越南稱為Thất tịch(七夕),韓國稱為칠석(七夕)。
重陽節,即農曆九月初九日,越南稱為Tết Trùng Cửu(重九節)。
十五(月圓)元節[編輯]
元宵節、上元節,均為農曆正月十五日,越南稱為Tết Thượng Nguyên(上元節),韓國稱為대보름(大보름)。
中元節,即農曆七月十五日,越南稱為Tết Trung Nguyên(中元節)或Lễ Vu Lan(盂蘭禮),韓國稱為백중(百中/百種)或망혼일(亡魂日)或 중원(中元)。
中秋節,即農曆八月十五日,越南稱為Tết Trung Thu(中秋節),韓國稱為추석(秋夕)。
下元節,即農曆十月十五日,越南稱為Tết Hạ Nguyên(下元節)。
臘月節日[編輯]
臘八節,即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日。
祭灶節,亦稱小年,即農曆臘月廿三日(北方)或廿四日(南方),越南稱為Tết Táo Quân(竈君節)。
除夕,即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
這三個節日通常被認為是最大節日農曆新年的準備和醞釀。
以節氣定義的節日[編輯]
以節氣定義的節日,通常都有很濃重的季節特徵,大多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這種季節最為明顯的節氣附近,清明是緊接春分後第一個節氣。
春季:春社,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大約在春分前後。
春季:寒食節,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日,大約在清明附近,韓國稱為한식(寒食)。
春季:清明節,清明當日,越南稱為Tết Thanh Minh(清明節)。
夏季:夏至節,又稱「夏節」、「仲夏」,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中國北方尤其受到重視。清代以前特別是宋代的法定假日,遼代謂之『朝節』。
秋季:秋社,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大約在秋分前後。
冬季:冬至節,冬至當日,也稱「小年」,越南稱為Lễ hội Đông Chí(冬至禮會),韓國稱為동지(冬至)。
中國的曆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曆;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曆法和太陰曆法。現時陰陽合一的曆法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從黃帝紀年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格里曆),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有的曆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 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現時陰陽曆採用天文演算定氣定朔法。
臺灣的小商家習慣在初二和十六供奉福德正神,稱為「作牙」[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E%B2%E6%9B%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