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辭國發會主委 杜紫軍接任
2015-01-29 聯合報系 記者╱鄭杰、陳素玲、蕭照平、中央社
 |
行政院今晚宣布,由政務委員杜紫軍接任國發會主委。 | |
【最新】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晚間發出辭職聲明,表示階段性任務已經達成,故正式向行政院長毛治國提出辭呈。政院發言人孫立群今日表示,毛揆勉予同意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管中閔請辭,職缺由財經政委杜紫軍出任。。
新人事名單是,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杜紫軍,交通部政務次長曾大仁,文化部政務次長邱于芸。
孫立群表示:毛院長與國發會管中閔數度懇談後,勉予同意管主委請辭。管中閔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經建會主委以及首任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戮力推動重大經濟與國家發展政策,毛院長表示高度肯定,並感謝此段期間管主委帶領國發會同仁,共同推動各項國家經建政策的辛勞。
新任國發會主委 杜紫軍
台大森林學系博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環境資源工程研究所博士後研究。曾任經濟部長、次長、工業局長,2014年12月8日毛治國內閣就任後轉任政務委員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
新任交通部政次 曾大仁
台大土木工程學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與博士,專長為大地工程。曾任交通部國工局副局長、局長、高公局局長及鐵改局局長等職務,現為營建署署長。
新任文化部政次 邱于芸
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系博士,台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為國民黨中常委邱復生的女兒,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在競選期間,曾由邱于芸主持青年公民思考營。
磨練使我學會低頭...管中閔辭職全文
管中閔於 2012 年 2 月 6 日受陳冲前院長之邀入閣擔任政務委員, 復於次年 2 月 18 日承江宜樺前院長之命出任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在經建會於 2014 年 1 月 22 日改組為國家發展委員會後,擔任首任主任委員。總計在內閣服務已近三年。
去年底地方選舉後,我從各地懸殊的選票差距中,清楚看到多數選民對當前政經局勢的不滿與不耐。隨後江前院長負起政治責任,主動請辭;而身為經濟建設主要規劃者的我,當然也責無旁貸,所以同時向毛院長表達不擬續任的想法。然而,毛院長責以施政不能中斷,預算尚未通過為由,希望我勉為其難再協助一段時間。在那一刻,留下是比離開更困難的決定,因為無法對外說明自己的心境,甚至使許多人誤以為我戀棧官位。如今毛院長施政已上軌道,國發會今年預算也順利通過,我的階段性任務既已結束,遂於日前向毛院長正式提出辭呈。
已完成階段性任務
回顧過去兩年,國發會主動完成了許多政策規劃。這些政策內容多已由媒體報導,不再贅述,但要特別強調其中都包含了「創新」和「突破」的想法。例如,「創業拔萃方案」嘗試改變臺灣的整體創業生態環境,而非只著重某個環節;「商品輸出轉型方案」納入國家品牌的規劃,希望為臺灣的商品與服務貼上更鮮明的「臺灣商標」;針對僑外生留台所設計的「評點配額制」,突破了以往僅以薪資作為標準的侷限,也為未來經濟移民制度奠定基礎;透過國發計畫編擬方式的改進,國發計畫未來可望發揮上位的政策指導與資源分配功能。如今有些政策已成為院核定的方案,未來其他政策也將逐漸上路。過去三年的努力若有一些成績,功勞當屬國發會同仁;若有不足之處,自然應由我獨負其責。
除此之外,過去兩年推動各種政策(如自由經濟示範區和創業拔萃方案中的花博園區)的過程中,國發會同仁和我一直積極面對民眾,社團與網路社群。我們廣納各方意見也接受挑戰,作為修正改進的依據。許多人現在認為國發會是內閣中最貼近民意脈動的一個部會,這都是國發會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
磨練使我學會低頭
一年多前,我在國發會成立典禮上說:「我出生於臺灣仍屬艱困的民國四十年代,我們這一代人有幸與臺灣的發展同步成長。我們受恩於眾多前輩的努力,所以有責任交給下一代一個更美好的臺灣。從經建會到國發會,於我不只是一份工作,也給了我向臺灣報恩的機會。」我要特別感謝馬總統、陳前院長、江前院長和毛院長,因為他們開啟了我報恩的旅程。這段旅程充滿挑戰和磨練,尤其是立法院的震撼教育,以及媒體的放大檢視,都曾使我備受挫折和煎熬。但我必須承認,這些磨練使我學會低頭,也更理解謙卑和退讓的重要。所有的磨練都使我成長,對此我同樣心存感謝。
網路時代的巨變,讓我看見自己的侷限,也使我清楚知道該是退出政府的時刻了。我的公職生涯已盡,但我對臺灣的心願未了;未來我仍將在學校以及其他層面上,繼續為臺灣盡一份心力。臺灣是我們所有人最寶愛的地方,如果大家多一點信任,少一點猜忌;多一些合作,少一些對抗,臺灣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我在此向大家道別。
http://money.udn.com/storypage.php?sub_id=5648&art_id=673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