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北海道預測若發生大地震與海嘯 最壞情境恐7500人恐罹難

日本北海道政府3日首度公布日本海沿岸假設發生大地震與海嘯,災難發生後,可能造成哪些損失的模擬計算?其目的希望讓北海道居民了解日常防災準備的重要性。同時,也將作為各地區擬定防災對策。

預測是基於北海道政府自2017年以來對日本海一側斷層研究,根據發生時間的不同進行模擬,共分為三種情境:夏季白天、冬季傍晚、冬季深夜。報告指出,海嘯最高可能達到26.9公尺,最嚴重的情況是在冬季深夜發生大地震時,假設只有20%人能立即避難,死亡人數可能達到7,500人,全倒的建築物上看1萬6000棟。

Hokkaido,japan Earthquake Wave with Circle Vibration on White background,design for news and banner,Vector Illustration.
日本北海道政府3日首度公布日本海沿岸如果發生大地震與海嘯,恐使當地最多7500人罹難。(示意圖/Getty Images)

共同社報導,北海道政府2017年曾逐一針對日本海一側的斷層,預想海嘯波及的範圍,當時估計海嘯最高高度出現在北海道南部的瀨棚町,高達26.9公尺。

北海道政府這次根據上述估計,算出北海道沿岸33個地區不同季節與時段可能出現的災損,最嚴重的情況是恐造成最多7500人喪命,其中恐有4100人會死於地震後的失溫。

而這個地區的斷層因為距離陸地較近,海嘯抵達陸地的時間也較短,因此預想的死亡案例幾乎是海嘯所造成。

根據估計,死亡人數最多的情況是冬季深夜北海道南部附近的斷層出現規模7.8的地震,而且僅有20%的人在地震發生後立即避難的情形。

北海道官方將根據災損估計制定減災計畫。北海道政府這次並未估計本州地區的災損。

責任主編:于維寧

https://tw.news.yahoo.com/%E5%8C%97%E6%B5%B7%E9%81%93%E9%A0%90%E6%B8%AC%E8%8B%A5%E7%99%BC%E7%94%9F%E5%A4%A7%E5%9C%B0%E9%9C%87%E8%88%87%E6%B5%B7%E5%98%AF-%E6%9C%80%E5%A3%9E%E6%83%85%E5%A2%83%E6%81%907500%E4%BA%BA%E6%81%90%E7%BD%B9%E9%9B%A3-021118937.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少子化危機!日本去年新生兒68.6萬 生育率創新低

日本去年新生兒數量為68萬6061人,首度跌破70萬人,總和生育率1.15也是1947年統計以來新低。(歐新社)

日本去年新生兒數量為68萬6061人,首度跌破70萬人,總和生育率1.15也是1947年統計以來新低。(歐新社)

2025/06/04 14:13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去年日本新生兒數量為68萬6061人(無計算外國人),比2023年少了4萬1227人,創下1899年統計以來首度跌破70萬大關的紀錄,總和生育率(女性一輩子生育子女的數量)1.15也是1947年統計以來的歷史新低。

《NHK》報導,日本出生人數連續9年下降,所有都道府縣行政區的新生兒都在減少,沒有增加的地方,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先前估算,大約要到2039年出生人口才會降至68萬上下,沒想到足足提早15年發生。

日本總和生育率最低的地方是東京都,僅有0.96,其次分別是宮城縣1.00、北海道1.01;最高的前幾名則是沖繩縣1.54、福井縣1.46,鳥取縣、島根縣、宮崎縣都是1.43。

針對低生育率的現象,厚勞省認為和晚婚、高齡產子、年輕世代人口減少等因素有關,政府將繼續推出相關措施,希望能防止少子化問題繼續惡化。

另外,日本去年死亡人數為160萬5298人,比2023年增加2萬9282人,創下歷史新高;人口自然減少數量為91萬9237人,比2023年多出7萬509人,同樣是歷史新高。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064115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戰車、火砲、飛彈、直升機都來了 日本「富士總火演」展現旺盛火力

2025/06/08 10:51

圖為去年度「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實施情形。(取自陸上自衛隊臉書)圖為去年度「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實施情形。(取自陸上自衛隊臉書)〔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日本陸上自衛隊年度最大演訓「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富士総合火力演習,簡稱「富士總火演」),今日上午於富士山腳登場,並且全程直播讓民眾一睹為快。根據日本自衛隊釋出的訊息,這次演訓除了各式戰甲車、火炮與直升機投入實彈射擊,還納入了陸基反艦飛彈參加實兵演練,藉此模擬島嶼遭敵海上入侵時多層次防禦樣態。

起源自1961年的「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已實施超過60年,並自1966年公開舉行迄今,皆選在日本靜岡縣的東富士演習場實施,各式裝備在壯麗的富士山腳展現火力。在睽違2年後,日本自衛隊今年再度恢復全程直播,並自當地時間10點(台灣時間9點)起全程放送。

今年度「富士綜合火力演習」的部署情況。(擷取自陸上自衛隊直播影片)今年度「富士綜合火力演習」的部署情況。(擷取自陸上自衛隊直播影片)根據直播內容呈現的演訓情形,包括「10式」主力戰車、搭載105公厘戰車砲的「16式」八輪機動戰鬥車、「99式」履帶自走砲、新款的「19式」輪型自走砲及拖曳式火砲皆有亮相,包括AH-1S「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等也在演訓過程中展現火力。另外,包括迫擊砲、單兵飛彈各式武器,也在操演序列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陸自戰車皆展示行進間射擊能力,各式火砲發射完畢後,也快速脫離發射陣地,拖曳式火砲操作人員也在射擊後,迅速收拾裝備,並將火砲收合至可拖曳狀態,相當貼近實戰。


「12式」反艦飛彈發射情形。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這次「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則展示改良型。(取自陸上自衛隊臉書)「12式」反艦飛彈發射情形。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這次「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則展示改良型。(取自陸上自衛隊臉書)除此之外,這次富士總火演以島嶼遭敵軍船團進逼等情境為想定,因此包括「12式」反艦飛彈改良型(12式地対艦誘導弾能力向上型)等飛彈發射車,也在射擊場內現身,但未實際發射飛彈,而是以過去實彈射擊的畫面作為示意。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68048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日本3000名官兵參與「富士總火演」 一天打掉1.8億元彈藥

2025/06/08 15:13

日本陸上自衛隊10式戰車在去年度「富士綜合火力演習」開砲情形。(取自日本陸上自衛隊臉書)日本陸上自衛隊10式戰車在去年度「富士綜合火力演習」開砲情形。(取自日本陸上自衛隊臉書)

相關新聞請見

戰車、火砲、飛彈、直升機都來了 日本「富士總火演」展現旺盛火力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日本自衛隊一年一度的「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富士総合火力演習,簡稱富士總火演)今(8)日登場,共計超過50輛各式戰鬥車輛、3000名官兵投入這次演訓。綜合日本媒體報導,自衛隊光是今天演訓,打了共計76.6噸的彈藥,總金額達8.7億日圓(約新台幣1.8億元),且還會有夜間訓練課目接續登場。

「富士綜合火力演習」是陸上自衛隊規模最大的年度實彈演訓,今年度的演訓是第67屆,並依慣例於富士山腳的靜岡縣東富士演習場登場。日本媒體NHK、TBS報導,參與今年度富士總火演的兵力數約3000人,除了上午的演訓,今日夜間也會持續進行相關訓練。

據統計,參與今年度富士總火演的戰車、裝甲車、火砲及飛彈車等,共計超過50輛,各式直升機、MV-22魚鷹機、無人機也投入其中,且今天的彈藥總使用量達76.6噸,總金額達8.7億日圓(約新台幣1.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富士總火演將日本偏遠離島遭敵軍入侵為想定,因此,陸上自衛隊水陸機動團官兵不僅搭乘魚鷹機進行機降任務,並首度對外展示改良型「12式」陸基反艦飛彈發射車,藉此展現打擊敵軍基地的反制能力。日本陸上自衛隊精銳盡出,在年度「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展現戰力。(翻攝自陸上自衛隊影片)日本陸上自衛隊精銳盡出,在年度「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展現戰力。(翻攝自陸上自衛隊影片)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68289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突破島鏈?日本曝中國遼寧艦、山東艦航跡 引爆區域警戒話題

2025/06/18 08:45

日本海上自衛隊證實,中國海軍航空母艦遼寧艦、山東艦本月在太平洋航行,執行艦載機起降訓練。(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提供)日本海上自衛隊證實,中國海軍航空母艦遼寧艦、山東艦本月在太平洋航行,執行艦載機起降訓練。(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提供)

相關新聞請見:

中國雙航艦牽制美國 短短8天進行逾500次艦載機起降

黃邦平/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證實,中國海軍航空母艦「遼寧艦」和「山東艦」近半個月在西太平洋航行,沿途訓練艦載機起降,2艦航跡圖曝光,引發不少軍事迷議論。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17日發布的新聞稿中,附上中國2艘航艦本月8日至16日的航行軌跡,被確認首次同時現身「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之間的西太平洋海域。

航行軌跡顯示,遼寧艦首次進入日本最東端領土南鳥島的專屬經濟區(EEZ);山東艦則駛入沖之鳥島周遭專屬經濟區。過程中,2艦多次執行艦載機起降訓練。

與此同時,航行軌跡可見遼寧艦5月30日還在菲律賓東面的菲律賓海上,接下來再有明確地點紀錄已是本月7日進入第二島鏈的南鳥島的專屬經濟區,這中間約一個星期航程,可能接近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重要軍事樞紐關島。

關島美軍是美國在亞洲軍力投射的前線部隊,駐有轟炸機、戰機、無人偵察機及軍艦,島上並有近17萬美國公民。五角大廈今年3月曾表示,若台海發生戰爭,關島恐成為中國飛彈襲擊的主要目標。

日本媒體指出,中國2艘航艦首次同時在太平洋活動,外界普遍認為是要牽制美國川普政府。

日本海上自衛隊也確認了2艘航艦上合計逾500架次艦載戰鬥機起降。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7852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金融時報:日本經濟再陷衰退 全球危機隱現

據《金融時報中文網》,日本經濟再次陷入衰退陰霾,令人不禁對全球經濟的未來感到擔憂。根據日本政府最新公布數據,2025 年第一季 GDP 環比下降 0.2%,按年計算下降 0.7%,而所有跡象表明,第二季的表現可能更糟,甚至恐進一步惡化。此現象不僅揭示了日本經濟復甦的脆弱性,也為全球經濟敲響了警鐘。

日本經濟再陷衰退,全球危機隱現(圖:Shutterstock)


在過去一年中,日本銀行試圖透過樂觀敘事塑造一個強勁經濟的假象,聲稱日本正在擺脫長期的通縮泥潭,迎來通膨驅動的增長。但事實無情地證明,此敘事不過試圖以虛妄的樂觀掩蓋真實的經濟困境。若第二季 GDP 如預期般繼續下滑,日本在過去八個季度中將有五季錄得負增長,僅三個季度實現正增長。這種表現無疑符合經濟衰退的定義,儘管其形勢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連續下滑,而是斷續起伏的低迷狀態。

日本經濟現狀可以被描述為「忘記如何增長」 的典型案例。自 20 世紀 90 年代泡沫經濟破裂以來,日本長期陷入低增長和通縮的困境,始終以舊有的政策框架應對新的經濟困局,卻不知時移世易,改革需破舊立新。疫情後的短暫復甦曾讓人看到一絲希望,但如今的現實表明,這不過是又一個虛假曙光。自 2020 年疫情席捲全球以來,全球經濟陷入了一種持續的衰退動態,日本也不例外。

儘管日本一度被認為是可能擺脫這一困境的國家,但其經濟表現最終與其他國家的所謂「復甦」一樣,未能持續。2024 年第四季,日本 GDP 環比增長 0.6%(初值為 0.7%),按年率計算增幅為 2.2%(初值為 2.8%),表面上看似經濟有所回暖,但仔細分析數據,這項「增長」主要得益於汽車產業為應對潛在關稅而提前增加出口的短期刺激,以透支未來需求的方式換取短期數據的粉飾,而非基於內需的強勁復甦。

更令人擔憂的是,日本的消費支出在過去兩季幾乎停滯。2024 年第四季度個人消費環比增長僅為 0.0%(初值 0.1%),2025 年第一季度個人消費環比增幅接近零,僅增長 0.04%,未能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撐。日本銀行曾宣稱,升息是為了應對消費者被壓抑的需求可能引發的通膨壓力,但現實情況恰恰相反:消費者並未如預期般蜂擁前往商場購物。相反,他們因高物價的持續壓力而變得更加謹慎,對未來經濟風險的擔憂使其消費行為趨於保守。2024 財年(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去除生鮮食品後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一財年上升 2.7%,包含生鮮食品在內的 2024 財年 CPI 比上一財年上漲 3.0% 。這種消費疲軟直接挑戰了日本銀行的樂觀敘事,也暴露了日本經濟復甦的脆弱性。

疫情與關稅雙重衝擊

日本經濟的困境並非孤立現象,而是全球經濟放緩的一部分。疫情帶來的供應衝擊和價格失衡對全球經濟造成了深遠影響,日本也不例外。

與許多國家不同的是,日本的疫情應對措施持續時間更長,直到 2022 年中才完全解除緊急狀態,導致其供應衝擊和價格上漲滯後於其他國家,但其本質與全球其他經濟體並無二致:這不是真正的通膨復興,而是疫情引發的價格失衡和供應短缺,全球供應鏈的動蕩讓各國經濟均受波及。消費者因物價上漲而貧困化,工資增長遠遠跟不上通膨速度,導致購買力下降,2024 年日本實際薪資水平已連續 3 年下降 ,這種現象在日本尤為明顯,消費者不僅未能從疫情後的經濟活動中受益,反而因價格上漲而進一步陷入困境。

貿易戰進一步加劇了這問題。2024 年,全球貿易環境因關稅和保護主義政策而變得更加複雜,日本汽車行業為規避潛在的關稅壁壘,提前向美國等市場增加出口,這在短期內推高了 GDP 數據,卻僅是暫時緩解表面矛盾,卻未解決需求不足的根本問題。2025 年第一季,日本的貨物和服務出口環比下降 0.6%,為四個季以來首次轉為負增長,日本經濟新聞網指出,此前出口的提前增長影響了當下數據 。一旦這短暫的出口熱潮消退,經濟的真實面貌便暴露無遺:消費疲軟、需求不足、企業利潤受擠壓。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出口驅動的增長並未惠及普通消費者,反而讓他們在高物價的壓力下更加舉步維艱。

政策失誤與經濟現實脫節

日本銀行的政策失誤是導致當前困境的重要原因。在過去一年中,日本銀行試圖透過升息來應對所謂的通膨壓力,但這決策顯然與經濟現實脫節。在消費疲軟、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加息,不僅未能刺激經濟增長,反而進一步抑制了消費和投資活動。與此同時,全球其他中央銀行也面臨類似的問題:他們試圖透過收緊貨幣政策來遏制通膨,但這並未解決根本問題——需求不足和薪資增長乏力,未能觸及經濟結構性矛盾的核心。

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全球經濟似乎已經 「忘記如何增長」。疫情和貿易戰只是暴露了這項問題,而非其根源。在疫情之前,全球經濟就已顯現出放緩的跡象,低增長和高債務成為常態,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難以通過短期政策調整解決。疫情帶來的供應衝擊和價格失衡暫時掩蓋了這一問題,但隨著經濟活動逐漸恢復,需求的疲軟和增長的乏力重新浮出水面。日本的例子尤為典型:即使在短暫的正增長期間,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並未改善,經濟增長的果實未能惠及普通民眾,外表的增長數據下實則金玉其外。

勞動市場隱憂

勞動力市場是當前經濟困境的核心。無論是日本還是美國,消費者對失業風險的擔憂都在加劇,日本消費者早在去年就對勞動力市場的穩定性表示懷疑,選擇減少支出、增加儲蓄以應對可能的經濟衝擊。美國的情況更為嚴峻,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2025 年消費者對未來五年失業的幾率預期處於 2020 年 7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甚至超過 2009 年金融危機時期的水平,消費者的焦慮情緒如同瘟疫般蔓延。

這種對勞動力市場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企業已經在採取行動,以應對成本壓力和需求下降,美國 JOLTS 就業機會調查顯示,職位空缺正在減少,企業透過削減工時和職位來控制成本,這種策略在短期內可能緩解壓力,但長期來看,裁員風險正在上升,潛在的失業危機正在積累。消費者對此的反應是進一步削減支出,這種行為進一步抑制了需求,形成惡性循環。

未來挑戰

日本經濟的衰退為全球經濟敲響了警鐘,即使貿易協定有所改善,關稅壓力仍將持續存在,消費者和企業難以應對當前的經濟困境,在未知的風險中艱難前行。日本家庭支出的急劇下降和美國消費者信心的持續下滑表明,全球經濟正面臨一場深層危機,航空業需求下降、零售業銷量下滑等現象預示著更廣泛的消費疲軟,即使關稅問題立即解決,經濟損害已成定局,消費者信心和經濟數據表明,全球經濟難以迅速扭轉頹勢。

更令人擔憂的是,當前的政策似乎無法有效應對這危機,央行的傳統工具 —— 利率調整和量化寬鬆—— 在當前環境下效果有限,降息可能刺激短期需求,但無法解決薪資增長乏力和需求不足的根本問題;升息則可能進一步抑制消費和投資,導致經濟進一步放緩,陷入兩難抉擇。全球經濟需要新的增長動力,但當前的政策框架顯然未能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日本的經歷提醒世人,經濟增長不能建立在消費者貧困化的基礎上,疫情和貿易戰帶來的價格失衡和供應衝擊只是暫時的擾動,而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重振需求、提高薪資、恢復消費者信心,這需要全球範圍內的政策協調和結構性改革,但目前看來,各國仍深陷各自困境,難以形成合力。

日本經濟的再次衰退不僅是其自身的危機,也是全球經濟困境的縮影。消費者信心的下滑、企業利潤的壓縮、勞動力市場的隱憂,共同構成了當前經濟的脆弱圖景,無論是日本的 GDP 數據,還是美國的消費者信心調查,都指向一殘酷現實:全球經濟未能從疫情和貿易戰的衝擊中真正復甦,所謂的「 增長」不過是曇花一現的幻象。未來,經濟數據的進一步惡化可能揭示此危機的深度,而消費者和企業的謹慎行為將進一步加劇這趨勢。全球經濟需要新的方向和動力,但目前看來,這條道路仍道阻且長。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998657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時隔7年 日本九州南部新燃岳火山再度噴發

位於日本九州南部,橫跨鹿兒島縣、宮崎縣交界處的霧島山脈「新燃岳火山」,在昨(22)日下午噴發,這也是它時隔7年再度出現噴發記錄。(圖擷取自@wni_jp 社群平台「X」)

位於日本九州南部,橫跨鹿兒島縣、宮崎縣交界處的霧島山脈「新燃岳火山」,在昨(22)日下午噴發,這也是它時隔7年再度出現噴發記錄。(圖擷取自@wni_jp 社群平台「X」)

2025/06/23 16:08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鹿兒島外海從本月21日至今,發生逾200多起連續有感地震,引起各界擔憂;與此同時,位於日本九州南部,橫跨鹿兒島縣、宮崎縣交界處的霧島山脈「新燃岳火山」,在昨(22)日下午噴發,這也是它時隔7年再度出現噴發記錄。目前日本當局已對當地發布2級警戒,提醒居民務必注意火山灰與落石。

綜合日媒報導,新燃岳火山是日本50座保持監測的活躍火山之一,上一次噴發記錄是在2018年6月。日本氣象廳在今年3月30日發布預報,指出在新燃岳火山的火口下方,火山性地震數量開始出現時高時低的波動,在火山活動頻繁發生、甚至不斷增強的情況下,新燃岳火山極有可能出現噴發情況。

鹿兒島地方氣象台指出,22日下午4點左右,宮崎縣高原町居民通報出現火山灰,隨後監視系統在4點37分,確認發生新燃岳火山噴發,發布2級警戒。氣象台觀測,火山灰柱高度超過500公尺,向宮崎方向飄移,噴發約持續近1個半小時,所幸目前並未傳出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消息,但氣象台仍提醒民眾警戒2公里內的火山灰與落石。

另據報導指出,早在新燃岳火山噴發前,當地氣象台自21日晚間9點起,觀測到火山性地震劇增,截至22日已超過300次,並於當日下午3點到隔日清晨7點之間,再度發生72次。氣象台表示,22日中午過後,也有觀測到地殼短暫膨脹與收縮,推測可能已有小規模噴發徵兆。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08395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日本鹿兒島狂震逾300次!「吐噶喇」現象掀恐慌:311前也有

2011年311大地震後,宮城縣一名男子獨自走在被海嘯摧毀的街頭。(美聯社)

2011年311大地震後,宮城縣一名男子獨自走在被海嘯摧毀的街頭。(美聯社)

2025/06/24 18:29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鹿兒島吐噶喇群島(トカラ列島)外海近日地震頻傳,自21日以來短短4天已累計至少327起地震。今(24日)下午4時04分(台灣時間下午3時04分)再度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引發民眾恐慌,不少人更聯想到2011年311東日本大震災發生前也曾出現類似情況,加上網路流傳的「7月5日大災難」預言,再度推升不安氛圍。

綜合日媒報導,吐噶喇群島近海自6月21日起地震活動顯著增加,單日地震次數從21日的28次暴增至22日的118次,23日更達161次,24日持續發生多起規模3.3至3.6不等的地震。其中規模最大為22日下午發生的5.1地震,震度達4級。

隨著地震次數不斷增加,所謂的「吐噶喇規律(トカラの法則)」再次引發熱議。這項民間觀察主張,若吐噶喇地區短時間內出現多次地震,數日到數週內,日本本州等其他地區可能也會出現強震,被視為「大地震前兆」的非正式指標之一。

不少日本網友指出,2011年311大地震發生前,也曾出現類似連震現象,加上網路上流傳的「7月5日大災難」預言,使得輿論恐慌情緒升溫。

對此,鹿兒島大學中尾茂教授強調,目前並無確切科學證據證明吐噶喇地震與其他地區強震之間存在因果關聯。他呼籲民眾應保持冷靜,不宜過度迷信預言,而是強化日常防災準備,例如備妥緊急用品、掌握疏散路線,才是面對天災最有效的方式。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08535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日本吞25%關稅!日經指數收漲132點

2025/07/09 15:42  

日股今(8)日以上漲253.99點開盤,但隨後突然急墜翻黑。示意圖。(法新社資料照)日股今(8)日以上漲253.99點開盤,但隨後突然急墜翻黑。示意圖。(法新社資料照)

首次上稿:7/9 10:07
更新時間:7/9 15:42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日、韓等14國最新課徵的關稅稅率,將於8月1日起適用,而在這14國當中,只有日本和馬來西亞的關稅相較4月時多了1%,而川普表示,對等關稅的最後期限是8月1日,仍有談判空間,日股今(9)日以上漲253.99點開盤,但隨後突然急墜翻黑,但終場上漲132.47點、漲0.33%,收39821.28點。

日經指數昨(9)日收39688.81點,今日以上漲253.99點、報39942.80點開盤,隨後賣壓湧入,指數急遭下殺翻黑,早盤結束,日經指數下跌0.03%、11.39點,報39677.42點。

午盤後日經指數由黑翻紅,終場上漲132.47點、漲0.33%,收39821.28點。

石破茂8日稱,美日之間的談判仍有一些問題無法達成一致,尚未達成協議,這是因為日本避免輕易妥協,而是持續進行艱難的談判,同時也指出雙方討論仍有進展,像是通知信中的關稅稅率並非川普總統先前宣布的30%或35%,而是幾乎保持不變,且談判期限也被延長至8月1日。

石破茂表示,日本將繼續與美方談判,力爭達成對日美雙方均有利的協議,並能維護日本國家利益。

石破茂上述言論掀起議論,日媒引述政府官員看法,對於接下來的談判並不看好。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01488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