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準同盟國 日評估在澳試射長程飛彈

  
日本和澳洲政府擬加強軍事合作,包括情報共享、擴大聯合訓練,以及在澳洲試射日本的長程飛彈等。圖為日本陸上自衛隊的12式陸基反艦飛彈,防衛省在針對射程延伸進行改良後,預定做為「反擊能力」進行運用。(取自維基百科)

日本和澳洲政府擬加強軍事合作,包括情報共享、擴大聯合訓練,以及在澳洲試射日本的長程飛彈等。圖為日本陸上自衛隊的12式陸基反艦飛彈,防衛省在針對射程延伸進行改良後,預定做為「反擊能力」進行運用。(取自維基百科)

2024/01/17 05:30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日本「共同社」十五日報導,日本多名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和澳洲政府正在探討加強軍事合作,包括在兩國周邊出現緊急事態之際,自衛隊和澳軍共享情報等。考量到中國動向,兩國也在探討擴大聯合訓練,以及評估在澳洲試射日本的長程飛彈。

研擬緊急事態合作方式 含情報共享

據報導,日本將澳洲定位為僅次於美國的「準同盟國」,希望提高雙方對中國的嚇阻力,但一旦加速擴大安全保障合作,勢必引起中國反彈。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方目前設想的雙方合作模式是,一旦東海等日本周邊出現緊急事態時,南太平洋和南海等靠近澳洲的地區也會連帶發生緊急事態,而兩國防務部門應具備共同的應對方針,包括情報共享。雙方目前正在協調及磋商。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二○二二年十月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簽署「日澳安全保障共同宣言」,闡明兩國政府將就提高安保與防務合作等展開磋商。另外,兩國也根據二二年一月簽署的「相互准入協定」(RAA),增加日本陸海空自衛隊和澳軍的聯合訓練次數。

雙方目前也在評估讓自衛隊F-35匿蹤戰機頻繁往來於日澳之間,並進行模擬電子戰等訓練。此外,日方計畫強化摧毀他國領土飛彈基地的「反擊能力」,亦即「對敵方基地攻擊能力」,但相關長程飛彈試射活動在國內受到限制,目前正詢問能否改在澳洲實施。

美在澳生產導引多管火箭系統飛彈

與此同時,澳洲代理國防部長康洛伊十六日表示,坎培拉當局與美國軍工巨擘洛克希德馬丁澳洲子公司簽約,預計明年開始在澳洲本地生產首批導引多管火箭系統(GMLRS)飛彈,這是澳軍最終擁有長程精準打擊能力的第一步。據了解,當局二○二○年審查發現,在F-111戰鬥機於一○年退役後,澳軍就欠缺長程攻擊武器,因而設立「導引武器與爆裂性軍品」(GWEO)企業,開始尋求外部夥伴合作生產武器。

不過,澳洲仍以採購射程達五百公里的「精準打擊飛彈」(PrSM)、射程達一千五百公里的戰斧巡弋飛彈,及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海馬斯)發射器等為主,暫時彌補長程打擊能力的缺失。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資深國防分析師戴維斯(Malcolm Davis)直言,F-111退役時,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已開始,習近平上任後更加速此一進程,導致澳洲和中國的打擊能力差距變得更加緊迫。他表示,追求國產長程飛彈、而非專注於戰機是正確決定,如此才能實現「拒止性嚇阻」戰略,亦即「讓對手盡可能遠離我們海岸」。

澳洲預定明年開始在本地生產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的導引多管火箭系統(GMLRS)飛彈,這是澳軍最終擁有長程精準打擊能力的第一步。圖為澳洲和美國去年7月舉行「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聯合演習時,實施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海馬斯)射擊。(法新社檔案照)

澳洲預定明年開始在本地生產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的導引多管火箭系統(GMLRS)飛彈,這是澳軍最終擁有長程精準打擊能力的第一步。圖為澳洲和美國去年7月舉行「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聯合演習時,實施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海馬斯)射擊。(法新社檔案照)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2645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日本登月成功! 無人探測器SLIM降落月球表面

  
日本輕量級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圖為探測器登陸時的假想圖。(歐新社)

日本輕量級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圖為探測器登陸時的假想圖。(歐新社)

2024/01/20 05:33

首次上稿 01:58
更新時間 05:33

李秋明/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太空計畫中的「月球狙擊手」(Moon Sniper)輕量級無人探測器,在20日凌晨成功登陸月球,日本繼美國、前蘇聯、中國和印度之後,成為第5個完成在月球「軟著陸」壯舉的國家。

日本曾在2022年首度試圖在月球上投放探測器,但失敗收場,而去年7月發射的新型火箭又在升空後爆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目前將希望寄託於暱稱為「月球狙擊手」的輕量級無人探測器SLIM(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Moon),該探測器僅2.4公尺高、2.7公尺寬、1.7公尺長,約700公斤重,在去年9月7日順利升空,經過4個月飛行後,在日本時間20日凌晨開始從月球軌道降落,並於20分鐘後成登陸月球。著陸後已建立通訊。

JAXA在今天凌晨宣布「月球狙擊手」成功登陸月球,但同時也說明太陽能電池無法發電,將優先考慮從月球表面獲取數據,以供後續的計畫分析研究。

日本太空計畫成功登月後,研究開發機構JAXA隨即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美聯社)

日本太空計畫成功登月後,研究開發機構JAXA隨即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美聯社)

JAXA釋出探測器在著陸前巡航的假想畫面。(歐新社)

JAXA釋出探測器在著陸前巡航的假想畫面。(歐新社)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557794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自民黨獻金風暴 3派系允解散

  
為挽回選民信心,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十九日表態將解散自民黨內他過去率領的派閥「岸田派」後,黨內的「二階派」與最大派閥「安倍派」都表示會跟進解散。(法新社)

為挽回選民信心,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十九日表態將解散自民黨內他過去率領的派閥「岸田派」後,黨內的「二階派」與最大派閥「安倍派」都表示會跟進解散。(法新社)

2024/01/20 05:30

岸田帶頭挽救民心 安倍派、二階派表態跟進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九日報導〕日本自民黨內的政治獻金風暴愈演愈烈,黨內最大派閥「安倍派」兩名國會議員十九日遭到檢方起訴,為挽回國民的信任,身為黨總裁的首相岸田文雄,表態將帶頭解散他過去所率領的黨內派閥「岸田派」(宏池會),「安倍派」(清和會)和前幹事長二階俊博率領的「二階派」(志帥會),十九日也表態將解散派系。

派系未涉案 麻生和茂木敏充未表態

岸田的豪賭若能獲得支持,或許能化解當前的執政危機,但因其他兩大派系龍頭麻生太郎和茂木敏充仍持反對或保留態度,若得不到支持恐將陷入孤立,不但讓政權的運作更為困難,今年舉辦的總裁舉選也充滿變數。

自民黨內有六個派閥,以所屬的國會議員人數多寡,依序為擁有九十八人第一大派閥的安倍派、五十六人的麻生派、五十三人的茂木派(平成研究會)、四十六人的岸田派、三十八人的二階派,及八人的森山派。另外,無派閥國會議員有七十九人。

去年底爆發安倍派議員舉辦募款餐會,未依「政治資金規正法」如實申報募款收入,疑有收取回扣問題,岸田第一時間實質撤換了安倍派的四名大臣、五名副大臣和一名大臣政務官,試圖止血。但政治獻金疑雲已逐漸滾成風暴,包括二階派和岸田過去所率領的岸田派均有情節輕重不一的類似狀況。

募款餐會滾雪球 安倍派兩議員被訴

東京地檢署十九日以涉嫌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為由,對安倍派的會計負責人、事務局長松本淳一郎和擔任過二階派會計負責人的前事務局長永井等進行不拘提起訴,對曾是岸田派會計負責人的前事務局長佐佐木和男進行簡易起訴。檢方也以違反同一法律為由,對安倍派的參議員大野泰正進行不拘留起訴,對眾議員梅澤修一進行簡易起訴。

上述三個派系在政治資金收支報告中未記載總額超過十七億日圓(約三.六億台幣)。對此,岸田在官邸公開致歉,聲稱「這損害了國民對政治的信賴,極其遺憾」。

這對苦於民意低迷的岸田,可說是雪上加霜,為了正本清源喚回國民的信任,自民黨召開「政治刷新本部會議」商討對策,預定下週提出中期報告,十八日的會中有年輕議員主張應解散派閥,也有議員主張未來應一律禁止募款餐會。岸田在會後則表態有意解散岸田派,但這顆震撼彈卻讓黨內譁然。

涉案的安倍派和二階派,十九日均表態跟進,初步決定解散派閥。但未涉案的第二和第三大派閥麻生派和茂木派的態度保留。麻生派龍頭為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日媒報導,麻生對於岸田未事先商量就擅自表態將解散派閥一事極為震怒,麻生認為派閥對於新人的培育極為必要。但在主要派閥紛表態有意解散的氣氛中,麻生即使反對也是枉然。至於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率領的茂木派,似仍在觀望中,茂木向媒體表示,「政治刷新本部會議」的中期報告將在下週提出,將待報告出爐後再研議。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2707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政治獻金疑雲籠罩 日本自民黨安倍派宣布解散

  
日本自民黨最大派閥「安倍派」宣布解散,座長鹽谷立(左)與前國會對策委員長高木毅(右)在記者會90度鞠躬。(法新社)

日本自民黨最大派閥「安倍派」宣布解散,座長鹽谷立(左)與前國會對策委員長高木毅(右)在記者會90度鞠躬。(法新社)

2024/01/20 00:19

〔中央社〕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內政治獻金疑雲持續延燒,黨內最大派閥「安倍派」(清和政策研究會)今天召開臨時議員大會後,確定解散派閥。

日本東京放送電視台(TBS)報導,安倍派目前有3名現任國會議員遭到調查,包括眾議員池田佳隆、谷川彌一及參議員大野泰正。然而一直以來,派閥幹部對於如何解決政治資金問題沒提出具體指示,導致中堅和年輕議員不滿。

安倍派有98人,是自民黨最大派閥。座長鹽谷立在臨時議員大會開場時說:「對於收支報告書上有巨大數額沒有記載,辜負了國民,以及包括黨員在內的自民黨相關人士的信賴,我要致上最誠摯的歉意。」

他也對派閥所屬議員表示:「對於長年以來在事務上的誤解,導致錯誤處理,我身為清和政策研究會的幹部要致上誠摯歉意。」

會議結束後,鹽谷立與前國會對策委員長高木毅舉行記者會表示,「結論是,我們決定解散清和政策研究會(安倍派)。」據鹽谷表示,出席的議員絕大多數都贊成解散派閥。

東京地方檢察廳特別搜查部(簡稱東京地檢特搜部)持續調查自民黨內包括「安倍派」(清和政策研究會)、「岸田派」(宏池政策研究會,宏池會)、「二階派」(志帥會)派閥等疑似未依「政治資金規正法」(類似台灣的政治獻金法)如實申報募款餐會收入。

面對黨內爆發政治獻金申報不實疑雲,身兼自民黨總裁(黨主席)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上午宣布為挽回政治信賴,將解散他過去率領的黨內派閥岸田派(宏池政策研究會)。

二階派下午召開議員大會後,自民黨前幹事長、二階派會長二階俊博表示,為了挽回政治信賴,已獲得所屬議員同意將解散志帥會。

安倍派、岸田派與二階派相繼宣布解散後,壓力到了前首相麻生太郎率領的麻生派(志公會)身上。

據稱麻生太郎對於岸田文雄宣布解散派閥的決定感到憤怒。他認為,「以培養新人的角度來看,派閥的存在是絕對必要的」,也對岸田沒「事先商量」就決定感到不快。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55770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日本登月成功! 無人探測器SLIM降落月球表面

  
日本輕量級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圖為探測器登陸時的假想圖。(歐新社)

日本輕量級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圖為探測器登陸時的假想圖。(歐新社)

2024/01/20 05:33

首次上稿 01:58
更新時間 05:33

李秋明/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太空計畫中的「月球狙擊手」(Moon Sniper)輕量級無人探測器,在20日凌晨成功登陸月球,日本繼美國、前蘇聯、中國和印度之後,成為第5個完成在月球「軟著陸」壯舉的國家。

日本曾在2022年首度試圖在月球上投放探測器,但失敗收場,而去年7月發射的新型火箭又在升空後爆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目前將希望寄託於暱稱為「月球狙擊手」的輕量級無人探測器SLIM(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Moon),該探測器僅2.4公尺高、2.7公尺寬、1.7公尺長,約700公斤重,在去年9月7日順利升空,經過4個月飛行後,在日本時間20日凌晨開始從月球軌道降落,並於20分鐘後成登陸月球。著陸後已建立通訊。

JAXA在今天凌晨宣布「月球狙擊手」成功登陸月球,但同時也說明太陽能電池無法發電,將優先考慮從月球表面獲取數據,以供後續的計畫分析研究。

日本太空計畫成功登月後,研究開發機構JAXA隨即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美聯社)

日本太空計畫成功登月後,研究開發機構JAXA隨即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美聯社)

JAXA釋出探測器在著陸前巡航的假想畫面。(歐新社)

JAXA釋出探測器在著陸前巡航的假想畫面。(歐新社)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557794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登月倒頭栽 日本月球探測器「SLIM」復活傳回觀測資料

  
日本登月探測機「SLIM」完成了精準登陸目標,但登陸後側翻,太陽能電池板一度無法發電。(路透)

日本登月探測機「SLIM」完成了精準登陸目標,但登陸後側翻,太陽能電池板一度無法發電。(路透)

2024/01/29 11:08

曾德峰/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型探測器「SLIM」20日成功在月球赤道南側的酒海隕石坑附近表面著陸,但著陸後側翻,太陽能電池板未朝上,一度無法充電而失去功能,現JAXA宣布已與「SLIM」重新建立通信,開始進行科學觀測,傳回月岩資料。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JAXA的月球小型探測器「SLIM」20日成功在月球赤道南側的酒海隕石坑附近表面著陸,降落地點與預定目標僅偏東55公尺左右,達到控制誤差在100公尺以內的精準著陸目標,不過「SLIM」著陸後側翻,太陽能電池板未朝上而是朝西,一度無法充電而失去功能。

今(29日)JAXA宣布,隨著太陽方向改變,「SLIM」太陽能電池板恢復發電功能,28日晚與其恢復通信,同時「SLIM」也傳回觀測資料,發回首張由多波段光譜相機(MBC)所拍攝的月岩照片,命名為「貴賓狗」(トイプードル)。

「SLIM」所搭載的多波段光譜相機(MBC)對月幔的橄欖石進行光譜觀測,希望透過比較MBC研究的月球橄欖石與地球橄欖石成分,來解開月球起源之謎,預計「SLIM」還能再持續運行數日。

「SLIM」登月,讓日本成為繼美國、前蘇聯、中國和印度之後,成為第5個完成在月球「軟著陸」壯舉的國家。

「SLIM」也傳回觀測資料,發回首張由多波段光譜相機(MBC)所拍攝的月岩照片。(圖擷自小型月着陸実証機SLIM「X」)

「SLIM」也傳回觀測資料,發回首張由多波段光譜相機(MBC)所拍攝的月岩照片。(圖擷自小型月着陸実証機SLIM「X」)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565874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誤差僅55公尺! 日登月探測器精準登陸成功卻倒頭栽 最新姿態曝

  
日本登月探測機「SLIM」完成了精準登陸目標,著陸地點與預定地僅差55公尺,達到控制誤差在100公尺以內的精準著陸目標,但登陸後側翻,太陽能電池板無法發電。(法新社)

日本登月探測機「SLIM」完成了精準登陸目標,著陸地點與預定地僅差55公尺,達到控制誤差在100公尺以內的精準著陸目標,但登陸後側翻,太陽能電池板無法發電。(法新社)

2024/01/25 15:09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型探測器「SLIM」20日成功在月球赤道南側的酒海隕石坑附近表面著陸,登陸地距離目標僅55公尺,達成精準著陸目標,但是「SLIM」著陸後側翻,太陽能電池板未朝上,而無法發電,「SLIM」在月球的最新姿態也曝光。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2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SLIM」完成了精準登陸目標,「SLIM」著陸地點位於其預定目標地點偏東55公尺左右的位置,達到控制誤差在100公尺以內的精準著陸目標。

JAXA在記者會上公布了由「SLIM」所攜帶的超小型機器人「LEV-2」所拍下的「SLIM」在月球表面的最新姿態,只見「SLIM」側翻,太陽能電池板未朝上,而是朝向西方;由於太陽能板無法發電,只能靠內建電池運作。

登陸後2小時37分鐘後,JAXA在電力殘存12%時關閉電池,待未來太陽從西邊照射到月球表面時,可能的重啟預留足夠電量。

「SLIM」登月,讓日本成為繼美國、前蘇聯、中國和印度之後,成為第5個完成在月球「軟著陸」壯舉的國家。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56285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日外相國會演說 連3屆提台海和平

  
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30日在國會演說,重申台海和平重要性。(法新社)

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30日在國會演說,重申台海和平重要性。(法新社)

2024/01/31 05:30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卅日報導〕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卅日在國會發表外交政策演說,重申「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很重要」。首相岸田文雄在國會發表施政方針報告時,雖未明言提到台灣,但也強調包括試圖在東海和南海憑藉實力片面改變現狀等行為,日本將提出必要的主張,要求中國採取負責任的行動。

日本一般國會於上週開議,首相和外務、財政、經濟等擔當大臣,卅日分別在眾、參兩院發表「政府四演說」。甫於本月訪問烏克蘭的上川在演說中強調,她更加確信「絕對不能允許藉由實力改變現狀」。上川也重申,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也很重要。

這是從二○二二年第二○八屆國會以來,日本外相連續三屆在國會演說中提到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前外相林芳正在二二年和二三年的國會演說中都提到台灣,去年的演說更特別強調,中國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一系列軍事活動,以及彈道飛彈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一事。

岸田︰若試圖改變東海南海現狀 日本將要求中國負責

岸田在施政方針演說中雖未直接提到台灣,但強調包括試圖在東海和南海憑藉實力片面改變現狀等行為,日本將提出必要的主張,要求中國採取負責任的行動。

岸田和上川也相繼在演說中表示,將全面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係;至於福島核一廠排放核廢水一事,兩人也強調已向國內外詳細說明處理水排放的安全性,並呼籲中方立即撤銷對日本水產品的暫停進口措施。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628924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東南亞4國 日擬海防支援10年

  
日本擬對越南、菲律賓、印尼和馬來西亞等4個東南亞國家提供長約10年的海防支援計畫,以裝備供給和人才培育等具體措施,增強各國的海防能力。圖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排中)去年12月與出席東京「亞洲・淨零排放共同體」領袖會議的東南亞國家領袖合影。(路透檔案照)

日本擬對越南、菲律賓、印尼和馬來西亞等4個東南亞國家提供長約10年的海防支援計畫,以裝備供給和人才培育等具體措施,增強各國的海防能力。圖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排中)去年12月與出席東京「亞洲・淨零排放共同體」領袖會議的東南亞國家領袖合影。(路透檔案照)

2024/02/14 05:30

加強越、菲、印尼、大馬海防能力 聯手抗中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中國近年在南海透過海警局和海上民兵加強對東南亞國家施壓,為反制中國挑釁,日本擬對越南、菲律賓、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四個東南亞國家的海上保安機關,提供長約十年的海防支援計畫,以裝備供給和人才培育等具體措施,增強各國的海防能力。

提供無人機、雷達及巡邏船 人才培育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這項計畫是由外務省轄下的獨立行政法人國際協力機構(JICA)負責,目前正實地調查了解各國的需求,上月已走訪菲律賓和印尼,預定四月前往馬來西亞及越南視察。日本將與各國海保單位簽訂協議,可望包括提供無人機、雷達及巡邏船,並且進行人才培育等措施,具體計畫預定明年三月底前定案。

中國主張擁有幾乎整個南海海域的管轄權,三年前更實施新版「海警法」,允許海警局可動用武器。據報導,該法實施至今年二月已屆滿三年,周邊國家對中國的行動加強警戒,而且紛紛期待日本能夠強化支援。

NHK舉例指出,菲律賓和中國近年在南海衝突不斷,尤其對仁愛暗沙(菲稱愛尤銀礁,中稱仁愛礁)的主權之爭日益白熱化。日本自二○一六年以來,相繼對菲國海岸防衛隊提供巡邏船,前年還提供兩艘大型巡邏船。

菲方表示,日方提供的巡邏船均在上述海域活動,希望日方進一步加強支援。

防衞省防衞研究所中國研究室室長飯田雅文指出,中國最近在南海加強對東南亞國家施壓,對各國而言,海上保安單位能獲得日本支援,將非常有助於提升抗中能力。而且,日本加強對東南亞國家的海防支援,對於未來沖繩縣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不可測事態的提前準備也很重要;如果菲國在仁愛暗沙的設施遭中方拆除,日本在尖閣諸島設置的燈塔,也可能面臨相同的威脅,日本不能忽視此事的重要性。

應對改變現狀威脅 與太平洋島國合作

與此同時,由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與庫克群島外交事務暨移民部長艾利卡納(Tingika Elikana)共同主持的「日本—太平洋島國峰會」部長會議,十二日首次在日本境外的斐濟召開。除為七月將在東京舉行的第十屆「太平洋島國峰會」(PALM)鋪路外,也申明強烈反對「任何試圖透過武力、脅迫片面改變現狀」的行徑。

日本與太平洋島國每三年舉行一次峰會,日方希望藉此強化與太平洋島國論壇(PIF)十八個成員國的夥伴關係。由於中國利用經濟手段拓展對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引發美國與日本聯手反制。日本媒體報導,各國部長在會中討論自上屆峰會以來三年期間影響區域情勢的廣泛安全議題,同意在維持、提升全球和平及穩定上深化合作,強調維護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的重要性更甚於以往。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30649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日本GDP規模跌出全球前三 經濟意外陷入衰退


最新數據顯示,日本上季經濟衰減 0.4%,意外陷入衰退,導致全年經濟總量被德國超車,痛失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寶座。

據《彭博》報導,日本內閣府周四(15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最後三個月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 0.4%,前季也衰減 3.3%,代表經濟陷入衰退。在《彭博》調查的 34 名經濟學家中,只有一人預料日本經濟衰退。

內閣府公布的全年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23 年名義 GDP 為 591.482 兆日元,約 4.2106 兆美元,比德國的 4.4561 兆美元少,這代表日本的名義 GDP 從世界第三降至第四,被德國反超。

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去年 10 月就曾預測,2023 年日本的名義 GDP 會被德國反超,跌至全球第四。

名義 GDP 是按當年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年所生產的全部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名義 GDP 包括貨物和服務的價格變動在內,體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活動水準。

日本經濟陷入萎縮,給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的道路蒙上了陰影。隔夜指數交換利率顯示,最新 GDP 數據出爐後,日本央行在 4 月前升息的機率約 63%,低於周三的 73%。

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最近擴大負利率政策退場的討論,並試圖向市場保證升息不代表政策急劇轉變。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在國會上表態,即使結束負利率,仍可能會延續寬鬆金融環境。

雖然日本央行尚未就何時結束負利率提供確切線索,但許多市場人士預計,央行將在 3 月或 4 月採取行動,且多數經濟學家預料央行會在 4 月出手。

Norinchukin Research 經濟學家 Takeshi Minami 認為,人們認為央行將在 3 月或 4 月結束負利率政策,但現在日本經濟陷入衰退了,這對央行官員對說是股逆風。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6%97%A5%E6%9C%ACgdp%E8%A6%8F%E6%A8%A1%E8%B7%8C%E5%87%BA%E5%85%A8%E7%90%83%E5%89%8D%E4%B8%89-%E7%B6%93%E6%BF%9F%E6%84%8F%E5%A4%96%E9%99%B7%E5%85%A5%E8%A1%B0%E9%80%80-030019168.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