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solar-system2.jpg
2017-4-28 21:07

TOP

告訴我,天上哪一顆星可以在一分鐘轉正逆行,我拜您為師!

TOP

好啊,說得出來,我也拜你為師!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川普網傳命盤

 

川普網傳命盤.JPG
2017-5-1 16:47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看專業占星師的分析長知識

TOP

除了永遠不會有順逆行的行星之外
順行之後會逆行;逆行之後會順行
這一分之差會不會正好是轉換之際

TOP

本帖最後由 ichao 於 2017-5-3 00:00 編輯

就用他們有順逆行的理論來解好了,

(注意看上面,小弟加註的箭頭有兩個停滯點)
別忘了,就算常在逆行的水星,
順逆行之間還會有個停滯個好幾個小時的階段,這個停滯階段軟體上根本不會顯示,那個剛好要切換過來的那一分鐘,只不過是軟體無法判定停滯的情況下有一分鐘的差別。
實際上天上的星星除了不可能真的逆行,也不可能停下來。

除了不瞭解軟體外!

不瞭解實際天體運行的大師們就會當真了!

唬得不懂的人一愣一愣也當真了!

TOP

本帖最後由 ichao 於 2017-5-2 23:53 編輯

用「引力」來解釋行星對地球的影響力也不對,那麼遠的冥王星對地球也會有影響,請問它光用「引力」怎麼可能,建議去看一下馬龍老師這本書

http://old.blancoage.com/dz70/vi ... 3835&extra=page%3D1

裡面有明白指出,行星對於地球真正影響的力量是什麼?

用「引力」是無法解釋那麼遠的星球如何對地球造成影響的!

TOP

這張也是在網路上流傳的川普命盤,美國流傳,台灣心理占星、網路上也都在流傳,其中不乏知名的命理師哦。

當然也趁機拿來考考咱們的同學們,呵呵,現在要騙倒他們很難哦?

馬上看,馬上論出:


一、這不是大人物的命盤。

二、這只是一般商人的盤,台灣的中小企業界也有類似千千百百個相似的命盤,可以雇用3、5個到數百個員工,但絕對不可能來到2、3萬員工的格局的。

三、這樣的命格,賺個幾百萬、幾千萬,是有可能的,但說要賺上20億、30億美金,亦即超過百億台幣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川普的身家超過27億美金,(富比士2011年數據),這是富豪、大亨等級的,不是中小企業等級的咩。

四、還有一點,這個盤顯示川普是個「謹言慎行」的人耶,而且是屬於那種「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的虔誠宗教類型的。

 哇哩咧?您可以想像川普講話像是花蓮的那些師姐、師姑們講話的模樣嗎?

 『女人家回去要孝順搭官、搭家哦,要聽尪婿的話,不可打扮花枝招展,四處囂掰討客兄哦~~

 川普是何等人物啊?他言詞犀利、快速、鋒利,叫他「天下第一賤嘴」都不為過了,怎麼可能說好話?

五、有人說用這個時間的盤做出他當選總統的預言。哈哈,這個我就敗給他了。用一個錯誤的命盤,卻能做出正確的預測,而且是50%:50%的預測,我只能說他運氣好。不然,還有什麼其他的原因呢?

 讀國中時,小弟我的數學不好,要是答案對,演算過程都錯的話,老師依然給我打個大「X」,沒有說我是偷看旁邊同學的、作弊,已屬萬幸囉。


至今,已經可以確認了,「倫敦占星學院」出來的都不懂得怎麼校對命盤,而沒有根據一個正確的命盤來論的話,又是論的什麼碗糕咧?

不要迷惑於「名聲」、「名氣」哦,有實力才是王道啊!

以台灣人的習慣,通常會為小孩取個醜醜、輕賤的名字,例如「阿土仔」、「阿草仔」、「罔腰仔」、「罔飼啊」等,這樣小孩才好養,日後才容易長大、成長、茁壯。

我們稱自己為「六條通占星師」也是取同樣意義,雖如江湖中的小草、芥子一樣輕賤,但絕對具世界級水準!


(流浪占星師 馬龍 6-07-2017)

 

http://old.blancoage.com/dz70/viewthread.php?tid=33871&extra=page%3D1&page=2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水星逆行又來了,膩不膩啊?

水星逆行,諸事不宜

地鐵過站,電腦當機

「水逆」是個最近太常出現的占星/天文術語,用於解釋生活中的種種不順遂異常好用,小至公車過站忘了帶錢,大至戀人吵架電腦當機老闆抓狂大小症頭都適用,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在嚷嚷著「都是水逆的錯」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水星逆行。

「逆行」之前,先有「順行」

不管是星星月亮還是太陽,或者是等等要另外介紹的八大行星們,天體在空中移動的軌跡,主要是地球的自轉與公轉造成。地球以日為周期的自轉,造成了我們在地表看到天體(如月亮)固定東升西落的運行;而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周期為一年,公轉加自轉的變化讓星星會比前一晚提早約四分鐘出現,四季出現的星座也因此而有變化。

但有一小群星體偏偏和其他的星座移動有所不同,這些星體不像其他星星(在整個天球中的相對)位置固定,古代的希臘人已經觀察到它們的位置會有些當時無法解釋的變化,他們將這些星體稱為「漫遊者」(asteres planetai)。「漫遊者」包括了當時的人們可以用肉眼認出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這五個較為明亮的天體,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行星(planet)。現代行星的定義其實是相當近期才確立下來的[註],但為了行文順暢,接下來不管年代還是使用行星稱之。

如何知道一個行星的位置變化?就跟我們看動畫片一樣,其實是依據主角旁邊的背景往哪個方向移動。每天記錄行星的軌跡,就會發現這些行星與天空其他星星的相對位置,多數時候會由西向東移動,也就是所謂的「順行」;但在某些時候,這些行星與其他星星的相對位置會改變,讓我們看起來它換成由東向西移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逆行」。

retrogrademars_tezel_big

在地球上觀察火星逆行的軌跡。圖/NASA

Apparent_retrograde_motion_of_Mars_in_2003

從地球上觀察火星在2003年的逆行運動。圖/由Eugene Alvin Villar (seav) , CC 3.0, wikimedia commons.

「逆行」是怎麼發生的呢?

行星的逆行在以地心說為唯一解釋的年代,非常難以解釋。

當時托勒密的天文學模型之所以加上很複雜的「周轉圓」系統來解釋行星的移動,主要就是由於恆星逆行的現象。雖然對於我們來說,周轉圓系統真的很不直覺,但在當時卻已某種程度上為這樣的現象做了描述。

915px-Cassini_apparent

周轉圓系統雖然在我們現代看來很不直覺,卻有一定的解釋能力了。圖/wikimedia commons

中學階段我們學過哥白尼的日心說以及克普勒的行星三大定律,不記得也沒關係,總之講到太陽系的行星軌道,大家應該可以很自然地想到以下圖片:

640px-Solar_sys8

想像行星在軌道上移動,加上克普勒的行星定律告訴我們的,內圈會走得比外圈快。畫面有沒有很像一群人在操場上跑步?只是圈子很大、人很少、移動速度很快;當內圈的人超過外圈的人時,由於視角的變化緣故,不管是哪方在超車的前後時刻都會有個「錯覺」,認為對方正在與自己並肩跑步、甚至向後跑;即使實際上從客觀的角度來判斷時所有人都向同個方向移動。

320px-Retrograde_Motion.bjb.svg

藍色為地球,紅色為火星,兩者以逆時針方向繞著軌道運行,當在較內圈的地球超越了火星的過程,在地球的我們會短暫看到類似火星「倒退跑」的錯覺。圖/By Brian Brondel – Own work,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所謂的「逆行」就是內圈的星球超車外圈的星球:水星、金星超過地球,或是地球超過火星、木星,在這段「超車」的時間裡出現短暫的視差角改變。從地球的視角,原本向東移動的星球會先停下來,逆行一小段時間,之後當超車的星球完全超過,移動視角又恢復為順行。

不只發生在水星的逆行

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在談「逆行」時,這件事情不只會發生在水星?水星平均每隔 94 天逆行 22 天(每年基本上會有 3 ~ 4 次水逆);火星每隔 25.6 個月逆行 72 天,木星每隔 13.1 個月逆行 121 天,土星每隔 12.4 個月逆行 138 天。行星逆行的頻率其實蠻高的,而且實際上逆行也不只發生會在行星,太陽系內的其他天體包括彗星、小行星等都有機會發生逆行的情況,所以想請假以茲避難的同胞們恐怕要失望了。

古代的中國人有個占星用語稱為「熒惑守心」,就是火星(熒惑)逆行停留在天蠍座主星心宿二附近,由於這兩顆星體都是紅色的,接近在一起常被古人視為極端不祥徵兆,會引起戰爭、皇帝死掉,是個奪朝竄位的良好時機。熒惑守心是個實在太好用的不祥之兆,因此中國史上有記載的往往都是假的。

星星不會逆著走,但人的生活總是有起起伏伏有賺有賠,有時候這些起伏無關努力與否、聰明與否,甚至難以解釋。這大概就是「水星逆行」可以帶來的撫慰吧!因為不管現在是如何的不順遂,我們總是可以預期接下來總有一天,水星會恢復為順行。

  • 註:現行的行星科學定義是由國際天文聯合會直到 2006 年才提出,過程中也充滿爭議。

2017 新時代科青培力營 火熱報名中!

講不聽的 LINE 流言雨後春筍、似是而非的新聞不曾斷絕、斷章取義的謠言歷久彌新、資料查證還是被束之高閣--如果你對以上現況感到焦慮,總想要做些什麼?那麼,你就是我們正在尋找的「新時代科青」

超扎實的第二屆科青培力營,就在 8/12-13 台北國立科學教育館,由 PanSci 泛科學團隊聯手新聞解剖室、科學傳播學會以及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集結中正大學黃俊儒老師、中山大學顏聖紘老師、中原大學許經夌老師、臺灣大學陳竹亭老師、泛科學總編輯鄭國威及影音團隊等各路好手。從觀念養成到科學寫作、影像腳本設計、互動遊戲設計,大師分享科學思維加上實戰傳播技巧體驗!

 

http://pansci.asia/archives/10497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