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美中阿拉斯加會談(星盤) [打印本頁]

作者: 馬龍    時間: 2021-3-20 11:13     標題: 美中阿拉斯加會談(星盤)

美中阿拉斯加會談.JPG
2021-3-20 11:13


圖片附件: 美中阿拉斯加會談.JPG (2021-3-20 11:13, 80.3 KB) / 下載次數 337
http://astromalon.com/attachment.php?aid=53529&k=59f59997474a208312ac960cbb0d077a&t=1742953892&sid=aP3IMt


作者: 馬龍    時間: 2021-3-20 14:55

一見面就吵架!阿拉斯加會談 美中互嗆火藥味濃厚

 
美中外交高層於台灣時間19日凌晨5時在阿拉斯加進行首輪會議,但現場火藥味濃厚。法新社
美中外交高層於台灣時間19日凌晨5時在阿拉斯加進行首輪會議,但現場火藥味濃厚。法新社

美中外交高層於台灣時間19日凌晨5時在阿拉斯加進行首輪會議,但現場火藥味濃厚,美方向中國表示,中國行徑威脅全球穩定秩序,並強調會對台灣及香港等議題表達關切。中方則回嗆,美國向他國施壓,且台灣和香港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反對美國干涉其內政。

路透報導,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會中一開始時說,「我們不尋求衝突,但歡迎激烈競爭,我們也會為自身原則、人民及盟友挺身而出。」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則向中方表示,美方對新疆、香港和台灣情勢感到深深度關切,還有中國對美國的駭客攻擊及對盟友的經濟脅迫等,「這些行徑都威脅著以法治為基礎的全球穩定」。

對此,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回嗆說,美國利用軍事力量及財政優勢對他國施壓,且濫用國家安全的概念威脅國際貿易的未來。他指出,新疆、香港和台灣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堅決反對美方干涉其內政。並敦促應結束「冷戰思維」和「衝突」。

美媒先前透露,根據雙方商定,此次高層對話將於18日下午進行兩輪對話,19日上午進行第三輪,每一輪時間約為3小時。

根據美國國務院網站的公開行程表,美中高層將分別於當地時間18日下午1時及7時(台灣時間19日早上5時及11時)進行兩輪對話。


https://udn.com/news/story/122051/5328657


作者: 馬龍    時間: 2021-3-20 17:34

美中火爆對話 布林肯嗆中威脅全球 楊潔篪批美干涉內政

   
美中外交高層峰會十八日起一連兩天在美國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舉行,雙方開幕致詞充滿火藥味。(美聯社)

美中外交高層峰會十八日起一連兩天在美國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舉行,雙方開幕致詞充滿火藥味。(美聯社)

2021/03/20 05:30

開場唇槍舌劍 火藥味十足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中兩國暌違已久的外交高層峰會,十八日起一連兩天在美國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舉行,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與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交部長王毅,進行三場對談。雙方開幕致詞時意外地充滿火藥味,美方怒斥中方威脅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秩序,並強調將密切注意台、港、疆情勢,中方則超時痛罵美方利用優勢施壓,還諷刺美國應該檢討自身種族問題。

美方關切台、港、新疆情勢

美中雙方原先就對峰會不抱期待,不料開場記者會立刻唇槍舌劍。布林肯率先表明,美方非常關切中方行徑,包括台灣、香港、新疆問題,對美國的網路攻擊,以及透過經濟手段脅迫美國盟邦等,強調這些都危及全球穩定秩序,不單是中國內政。蘇利文緊接著說道,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衝突,但歡迎激烈的競爭,同時也會為了自身原則、人民和盟邦挺身而出。

中方促美放棄「長臂管轄」

相較於布林肯和蘇利文各以兩分多鐘發表開場白,楊潔篪一口氣花近廿分鐘「教訓」美方,期間未讓口譯員翻譯,指台、港、疆均是中國領土,不容美方干涉內政;又指絕大多數國家不承認美國價值等於國際價值,不承認少數國家制定的規則為國際規則,希望美方放棄「長臂管轄」,勿濫用國安概念干擾貿易往來,少居高臨下與中說話。王毅隨後幫腔道,美方會前宣布制裁中國官員,非正常待客之道。

由於中方發言逾半小時,布林肯要求媒體留下,當即做出反擊,表明全球輿論與中方所言相悖,他上任後已與全球逾百國外交人員交談,各國均對中國行徑深表憂慮,很高興美國重新與盟邦合作。蘇利文也針對楊潔篪指出的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回應道,美國身為一個自信國家,成功的秘訣之一是能夠審視自身缺點,並持續尋求改進。然而,楊潔篪隨後反控美方「加長發言」是違反外交禮節。

香港南華早報指出,雙方十八日進行的兩輪閉門會談,氣氛較為理性、嚴肅。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438094


作者: 馬龍    時間: 2021-3-21 10:03

美中會談不歡而散 拜登將持續對中強硬路線

   
美中高層會談十九日落幕,中國外長王毅與中共中央外委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直接離開飯店,未對記者發言。(法新社)

美中高層會談十九日落幕,中國外長王毅與中共中央外委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直接離開飯店,未對記者發言。(法新社)

2021/03/21 05:30

分析家:兩國熱點議題 誤判和爆發衝突可能性增加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針對美中高官在安克拉治會談上從會前開場白互嗆到會後聲明,分析家多認為,雙方態度強硬,顯示美中關係惡化幾乎已是必然,美國總統拜登將被迫延續前朝川普政府的對中強硬路線,美中兩國可能會在熱點議題上增加誤判及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美中關係惡化 幾乎已是必然

紐約時報分析認為,阿拉斯加會談凸顯兩國之間的不信任感加深,對多項議題立場分歧;如今華府對中國逐漸改觀,北京也不再視美國擁有舉足輕重的國際影響力,對付中國的力量逐漸減弱,使其更有自信在香港、新疆、領土主權和台灣等問題上,明目張膽地追求自己的目標;中國更強勢的外交姿態,可能導致兩國關係緊張。

華爾街日報指出,雙方對立嚴重,將更難築起「護欄」防止緊張關係繼續惡化;外交政策專家認為,美中對兩國均勢的看法正在改變,將增加在掌控關鍵技術、中國對台灣、東海和南海的領土主張等「熱點」議題誤判和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安克拉治會談 確認雙方底線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華裔講師宋文笛指出,安克拉治會談只是「碰頭」會,確認雙方的分歧與底線,做為日後合作的基礎;但美中會後短期內合作的機率不大,反而會讓拜登政府繼續確定川普時代的強硬路線,並以此為與中國談判的基礎。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指出,雙方從會前到會後態度都很強硬,當面重複提及各自宣示多次的基本立場,即華府堅持觸及中國內政,以及北京堅拒干預中國內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發言顯示拜登政府將聯手盟國與夥伴抗中,至於中國則會在內政與戰略軍事上更為強硬,會談後的美中關係「會進一步惡化,大概是必然之勢」。

火爆的會前開場白雖不符外交慣例,卻可能是一場經過充分準備與沙盤推演的秀。英國廣播公司(BBC)駐美國國務院特派員厄舍爾就說,公開交鋒「非常不尋常地不符合外交慣例」,但也不排除有裝腔作勢的成分,因為有美國官員透露,閉門會談其實既實質又嚴肅;BBC分析指出,在鏡頭前大秀強硬,恐怕肇因於各自的國內政治需求,對中強硬在華府已是民主、共和兩黨的少數共識之一,主流民意也支持鷹派的對中政策;而在民族主義日趨高漲的中國,「對美國挺直腰桿子」亦是能調動民意的政治取向。

此外,美國前國防部長柯恩廿日以視訊方式出席北京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表示,即便雙方得從較冰冷的一面開始對話,但拜登執政仍對美中關係有利,美國對中的交往將更為專業、得體與有禮。

美中高層會談十九日落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國安顧問蘇利文會後向媒體說明會談經過。(路透)

美中高層會談十九日落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國安顧問蘇利文會後向媒體說明會談經過。(路透)

製表:記者彭琬馨

製表:記者彭琬馨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38428

作者: 馬龍    時間: 2021-3-21 10:03

美中會談落幕 布林肯︰已嚴正警告中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中美會談後,美國已傳達對中國的關切,並表明拜登政府立場。(法新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中美會談後,美國已傳達對中國的關切,並表明拜登政府立場。(法新社)

2021/03/21 05:30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的首場美中高層會談十九日落幕,一如預期並未獲致任何外交突破,反而讓全球前兩大經濟體間的緊張程度檯面化;美方在會中曾就中國對台灣的行動表達關切,中方則重提一個中國政策與美中三公報。雙方從開幕到會後始終各說各話甚至互嗆,華府宣稱已達到對中表達關切的目的,北京挑明警告美國,別妄想中國會屈服。

這場在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登場的兩天會談,會前已知不會有聯合聲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十九日會後表示,此會兩大要務在於與中國分享美國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行為的嚴重關切,另外就是傳達拜登政府的立場,而這兩點皆已做到;華府在會前與會後都很清楚,與中國在許多領域上看法分歧,包括中國在新疆、香港、西藏、台灣,以及在網路的行動;因此當美方「清楚且直接」地提及這些議題時,遭到來自中方的防禦性回應,並不足為奇。

對話艱難 美方︰來去皆頭腦清醒

但布林肯說,雙方仍得以就廣泛議題進行坦率對話,論及雙方利益交集處的伊朗、北韓、阿富汗與氣候,還有經濟、貿易與科技。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則說,早就料到會就廣泛議題進行「艱難但直接」的會談,美方赴會與離開時皆「頭腦清醒」,將先回華府重新盤點,並持續與盟國及夥伴討論未來行動,也會持續與中國合作。根據新華社的報導,美中將致力加強在氣候變遷領域的對話合作,並建立氣候變化聯合工作組。

提及紅線 中方︰台灣問題不妥協

與會的中國外長王毅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會後直接離開飯店,並未對記者發言;但楊稍後向官媒中國環球電視網表示,會談「具有建設性與有利」,但也存有歧見,「我們希望美方不要低估中國捍衛領土、保護人民與維護正義的決心」。新華社會後發文報導中方在會談中的發言,提及中共執政地位與安全是不可碰觸的紅線、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沒有任何妥協退讓餘地,並稱美方重申在台灣問題上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438307


作者: 馬龍    時間: 2021-3-23 09:39

華爾街日報社論示警 中國已嗅到美國的軟弱

   
美中兩國外交高層18、19日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舉行會談,為拜登上任後首次。(法新社)

美中兩國外交高層18、19日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舉行會談,為拜登上任後首次。(法新社)

2021/03/22 21:02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中兩國外交高層日前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會談,焦點全落在雙方言語交鋒。《華爾街日報》(WSJ)21日以全體編輯部為名發表社論,指拜登政府應正視「安克拉治的教訓」,因為中國、俄羅斯、伊朗等敵對國家,顯然已察覺到美方的弱點,試圖測試他們能否再次操弄美國當權者,其中又以中國最具威脅。

文中指出,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與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交部長王毅的會前記者會上,布林肯依照流程發表2分鐘談話,楊潔篪卻一口氣花費近20分鐘「訓斥」(tongue lashing)美國的不是。

文中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中國代表團私下的意見交換,也與公開談話一樣強硬,「中國人表現得很明白,在川普下台後,他們希望美國重回歐巴馬時代容忍中國崛起的立場」,亦即軟弱回應中國駭客攻擊、竊取智慧產權等行徑,放棄在亞洲籌組民主聯盟對抗中國,停止以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威脅進犯台灣、囚禁新疆維吾爾族等理由,批評或制裁中國。

雖然拜登政府上任頭2個月內,在言詞上對中國頗為強硬,布林肯和蘇利文也在安克拉治峰會前,成功鞏固印度-太平洋地區盟邦,但美國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好好回應北京、莫斯科、德黑蘭等敵手的挑釁企圖」。

中、俄、伊朗強人領袖清楚記得,他們如何在當初的歐巴馬團隊自由派國際主義者、如今的拜登班底眼皮下,推進自己國家的目標,包括俄國侵占克里米亞、深入敘利亞;中國推動南海人造島礁軍事化、竊取美國機密;以及伊朗透過代理人組織在中東展開恐怖活動、在「伊朗核協議」上狠削美國前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一筆等。

這些區域強權現在虎視眈眈,準備測試拜登政府會否成為「歐巴馬第二」。文中直言,華府企圖誘使德黑蘭當局重回「伊朗核協議」談判,就是一種軟弱的表現。俄國總統普廷也勢必會在被拜登批評為「劊子手」(killer)後,採取行動打擊美國利益。

至於對自身戰略優勢愈發自信滿滿的中國,無疑會帶給美國最大挑戰,北京強人的思維就如同一九七○年代的蘇聯,堅信美國衰弱、共產黨躍起;不同的是,中國經濟實力比當年的蘇聯強勁許多。

在各項議題中,台灣的未來將是美國最艱鉅的挑戰。台灣身為全球半導體生產重鎮,對美國經濟利益舉足輕重,亦是重要的民主夥伴。然而,習近平已表明拿下台灣是首要任務,且中國軍隊也朝著可以對台發動快速攻擊、侵略的方向進步。習近平將樂意以在氣候變遷議題上與美合作,換取美國對台灣問題的沉默。

文中強烈呼籲,全球的流氓政權都在測試拜登的決心,美國政府有必要正視「安克拉治的教訓」。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75508


作者: 馬龍    時間: 2021-3-23 09:41

批中國吃定拜登政府軟弱 龐皮歐這張照片讓網友跪了

   
2018年10月8日,龐皮歐(左)接見楊潔篪。(影片擷圖)

2018年10月8日,龐皮歐(左)接見楊潔篪。(影片擷圖)

2021/03/22 20:49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20日受訪時直言,北京吃定拜登政府對中政策軟弱,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才敢在阿拉斯加會談中態度囂張。隨後,推特瘋傳2018年10月8日龐皮歐接見楊潔篪的照片,網友直呼「怪不得要變戰狼,這大概是『老虎楊』最想刪的一張照片」、「這就是中國面對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差異」。

楊潔篪在美中高層會談「開場白」時突襲美方,開罵17分鐘,還嗆聲「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跟)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相較之下,楊潔篪2017年3月及2018年2月兩度以中國國務委員身分前往華府,求見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提勒森,態度顯得低調、謙恭。

提勒森的接班人龐皮歐也隨後於2018年10月接見楊潔篪,網友翻出相關照片,在推特有人不禁感慨,中國欺善怕惡,只吃「川普大帝」那一套。

針對楊潔篪的「戰狼秀」,龐皮歐20日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強調,美國必須展現領導能力,否則美國「只會陷入麻煩」,「軟弱導致戰爭及敵對」,他認為,中共就是知道拜登政府對中軟弱才會有如此表現。

龐皮歐並表示,如果是他在場,就會直接在武漢肺炎問題上攻擊中國的痛點。

2018年2月,楊潔篪(左)前往華府拜會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提勒森。(美聯社資料照)

2018年2月,楊潔篪(左)前往華府拜會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提勒森。(美聯社資料照)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75499

作者: 馬龍    時間: 2021-4-4 10:12

與美阿拉斯加會談慘敗 外媒分析中國外交大動作背後目的

   
外媒分析,中國在阿拉斯加會談慘敗後開始祭出一系列動作,試圖削弱美國抗衡中國的聯盟關係,而東南亞國家正是其目標之一。(路透資料照)

外媒分析,中國在阿拉斯加會談慘敗後開始祭出一系列動作,試圖削弱美國抗衡中國的聯盟關係,而東南亞國家正是其目標之一。(路透資料照)

2021/04/03 14:2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在美中雙方於阿拉斯加會談發生衝突後幾日內,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大動作出訪6個中東國家,創紀錄之餘也引國際關注,外媒分析,中國在阿拉斯加會談慘敗後開始祭出一系列動作,試圖削弱美國抗衡中國的聯盟關係,而東南亞國家正是其目標之一。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中方近日邀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外長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在與東盟外長對談過後,王毅今日又與南韓外長鄭義溶在廈門舉行會談,是兩國自去年11月以來首次進行外長會晤。

對此,《美國之音》分析指出,中方近日密切進行外交動作,與日前劍拔弩張的阿拉斯加會談有密切關係。

美國前駐港總領事楊甦棣受訪時指出,在這些與中國進行外交會晤的國家中,「需要經濟與貿易的會與中國做這些事,因為後者是主要的生產者及投資者,但這關係與國際上的友誼並不相同,也就是說,這些國家中有大多數人對中國及其意圖懷有疑慮」。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88376






歡迎光臨 馬龍占星論壇 (http://astromalon.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