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歐盟「零毀林法」年底上路 大苦主巴西恐痛失近4900億出口額

  
歐盟年底將實施《歐盟零毀林法案》,限制進口和破壞環境有關的商品,對此巴西政府要求歐盟延緩,否則將影響近三分之一的出口商品。(路透)

歐盟年底將實施《歐盟零毀林法案》,限制進口和破壞環境有關的商品,對此巴西政府要求歐盟延緩,否則將影響近三分之一的出口商品。(路透)

2024/09/12 23:14

吳裕堯/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隨著歐盟法規更加嚴苛,許多商品進出口受到更嚴格限制。歐盟年底將實施《歐盟零毀林法案》,限制進口和破壞環境有關的商品,巴西政府則要求歐盟延緩,否則將影響近3分之1出口商品,價值約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860億)。

路透報導,巴西政府要求歐盟暫緩年底正式施行的《歐盟零毀林法案》(EU Deforestation Regulation, EUDR),以免影響出口。巴西政府說,這項法條禁止進口與破壞森林有關的產品到歐盟國家,恐會影響將近3分之1巴西出口到歐盟的商品。

據報導,「零毀林法」去年6月生效,給予企業18個月緩衝期調整,適用產品包括大豆、棕櫚油、咖啡、可可、橡膠、木材和皮革等。

巴西農業部長在一封信函說,「巴西出口歐盟的許多商品都是零毀林法限制的產品,這些產品占對歐盟出口的30%以上,為避免影響雙方的貿易關係,呼籲歐盟在2024年底前不要實施,重新評估問題的解決方法」。

根據巴西發展部門和外國貿易的數據,2023年巴西出口這些產品的價值高達463億美元。零毀林法一旦實施,影響金額約150億美元。儘管自由貿易協定與零毀林法是分開的,但巴西官員擔心新法規會減少巴西出口歐盟的農產品數量,希望新法上路後能得到歐盟的補償。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79853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物種滅絕危機! 研究指過去50年 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減少73%

  
根據《生物多樣性報告》,過去50年野生動物數量平均減少73%。(法新社)

根據《生物多樣性報告》,過去50年野生動物數量平均減少73%。(法新社)

2024/10/11 00:14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外媒報導,全球許多物種急劇減少,根據《生物多樣性報告》,過去50年野生動物數量平均減少73%。其中棲息地減少是最大的威脅,且正面臨不可修復的臨界點。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英國負責人斯蒂爾(Tanya Steele)說「為了下一代的幸福,保護地球和棲息地是企業與政府的共同責任」。

BBC報導,根據對全球野生動物的調查,從熱帶森林中的大象到大堡礁附近的玳瑁龜,許多物種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生物多樣性報告》指出,過去50年中,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平均減少了73%。

報告發現,棲息地減少是對野生動物最大的威脅,其次是過度開發、外來物種、疾病、氣候變化和污染。斯蒂爾表示「許多動物棲息地,如亞馬遜雨林和珊瑚礁,正瀕臨崩潰邊緣」。報告還警告,自然環境的喪失和氣候變遷,正將整個地球推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特別是亞馬遜雨林可能會崩潰,這將使其再也無法儲存溫室氣體,從而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

這份報告的發布時,適逢各國領袖準備在哥倫比亞召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會議,討論如何恢復自然。而早在2022年,就有近200個國家承諾遵守聯合國的里程碑協議,以改善自然環境,其中包括2030年前要將30%的地球留給大自然。斯蒂爾說「為了下一代的幸福,我們必須保護地球上的土地和珍貴的動物棲息地,這不是公民的責任,而是企業和政府的責任」。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827015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7毫米新種蛙驚艷科學界! 巴西雨林現蹤全球第2小脊椎動物

  
這些微小的蛙類大多時間躲藏在雨林的落葉層中。(圖擷取自Zoological Science期刊)

這些微小的蛙類大多時間躲藏在雨林的落葉層中。(圖擷取自Zoological Science期刊)

2024/10/31 14:36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巴西科學家在大西洋雨林發現新物種,為全球已知第2小的脊椎動物,這項重大發現為生物多樣性研究投下新焦點。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研究團隊在巴西聖保羅州海岸的烏巴圖巴(Ubatuba)地區,發現1種體長僅7毫米的全新蛙種,經證實為短頭蛙屬(Brachycephalus)新成員。這種迷你蛙的體型僅比目前全球最小脊椎動物——同屬的B. pulex稍大。

這個新發現的物種被命名為「達克尼斯短頭蛙」(Brachycephalus dacnis),是向致力保育大西洋雨林的「達克尼斯計畫」(Project Dacnis)致敬。研究人員是在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的野外調查中,透過成蛙的獨特鳴叫聲發現牠們的蹤跡。

研究通訊作者托萊多(Luís Felipe Toledo)表示,這類微型蛙具有獨特的演化歷程。「在演化過程中,牠們經歷『微型化』(miniaturization)現象,包括骨骼結構簡化、融合,以及四肢趾節減少等特徵。」更特別的是,這類蛙不經過蝌蚪階段,直接從卵中孵化成小型成蛙。

這個屬的其他成員同樣迷你,成年體長普遍不到1公分,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體色如南瓜般鮮橘的短頭蛙,具有毒性。牠們多半棲息於雨林落葉層中,體色與環境高度相仿。

托萊多強調,由於這類蛙類體型極小且善於隱匿,實際物種數量可能遠超過目前所知。「為了加速物種鑑定並及早展開保育工作,我們必須盡可能詳實記錄每個物種的特徵。」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動物科學》(Zoological Science)期刊。

這個新發現的物種被命名為「達克尼斯短頭蛙」(Brachycephalus dacnis),只有米粒大小。(圖擷取自Zoological Science期刊)

這個新發現的物種被命名為「達克尼斯短頭蛙」(Brachycephalus dacnis),只有米粒大小。(圖擷取自Zoological Science期刊)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848231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富國每年資助9.7兆 抗氣候變遷

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9次會議(COP29),24日達成在2035年底前,每年至少提供3000億美元資金用於改善氣候變遷災害、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等數項協議。圖為COP29主席巴巴耶夫在閉幕式上致詞。(路透)

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9次會議(COP29),24日達成在2035年底前,每年至少提供3000億美元資金用於改善氣候變遷災害、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等數項協議。圖為COP29主席巴巴耶夫在閉幕式上致詞。(路透)

2024/11/25 05:30

COP29近200國激辯達成協議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廿九次會議(COP29)中,近兩百國歷經兩週激烈討論、協商後,即使仍有部分國家不滿,廿四日仍達成在二○三五年底之前,每年至少提供三千億美元(約九‧七兆台幣)資金用於改善氣候變遷災害、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等數項協議。

依照聯合國一九九二年制定的架構,全球廿三個已開發國家和歐盟對絕大多數的溫室氣體排放負有歷史責任,必須為此貢獻氣候資金。當前由富裕國家提供的資金為每年一千億美元,二○二五年到期。此次的協議將金額增加至三倍以上,來自政府預算、私人領域投資和其他財政管道等「廣泛且多樣化的來源」。

該協議期許已開發國家資金能夠推升私人投資,朝向聯合國委任專家提出二○三五年前應對氣候議題所需的每年一‧三兆美元(約四十二兆台幣)目標邁進。歐盟氣候政策執委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表示,「藉由這些資金和這項架構,我們有信心能夠達成一‧三兆美元的目標」。

然而,由於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的主張、認知大相逕庭,協商一度在最後階段險些破局。富裕國家受到諸多財政、政治問題掣肘,包括通貨膨脹、預算限制和民粹主義等,尤其是威脅將再次退出「巴黎協定」的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使整個大會蒙上陰影。川普誓言要率領美國退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並任命氣候變遷懷疑論者萊特(Chris Wright)擔任能源部長。

二○一五年「巴黎協定」承諾,全球於本世紀前致力限制升溫在攝氏一‧五度以內。「綠色和平組織」援引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報告,地球平均溫度升一‧五度,將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增加。

三千億美元與貧窮和氣候脆弱國家要求的五千億美元有不小差距,強調低於期望的財政承諾,將減緩零碳排能源轉移的進展。開發中國家也警告,將實現目標的期限設在二○三五年,可能會阻礙全球的潔淨能源轉型腳步。包括印度在內的一些國家還譴責,富裕國家試圖將開發中國家付出的資金納入這項年度目標。

碳市場協議第六條通過 開放各國買賣碳權

此外,美國與歐盟推動被列為開發中國家,實際上卻相當富裕的國家承擔更多責任,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最大碳排國家中國。法新社報導,中國等開發中國家透過多邊開發銀行提供的氣候資金,將被納入三千億美元目標。

其他通過的協議,還包括獲得聯合國支持的碳市場協議「第六條」(Article6),開放各國買賣「碳權」(碳信用額度)。支持者指出,碳市場每年可向氣候資金額外挹注多達二五○○億美元;也有許多專家擔憂,相關規範尚不完備,恐讓污染大戶有藉口持續排放溫室氣體。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7886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科學家在智利深海拍到「神祕發光蠕蟲」 外型酷似假睫毛、馬桶刷

科學家近日透過水下機器人探測器,在靠近智利太平洋邊緣的深海,發現一種散發閃耀虹光、酷似假睫毛的多毛綱「海洋蠕蟲」(gusano marino)。(圖擷取自@NeuronaSV 社群平台「X」,本報合成)

科學家近日透過水下機器人探測器,在靠近智利太平洋邊緣的深海,發現一種散發閃耀虹光、酷似假睫毛的多毛綱「海洋蠕蟲」(gusano marino)。(圖擷取自@NeuronaSV 社群平台「X」,本報合成)

2024/11/26 17:45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總部設立在美國加州的「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SOI),其科學家近日透過水下機器人探測器,在靠近智利太平洋邊緣的深海,發現一種散發閃耀虹光的多毛綱「海洋蠕蟲」(gusano marino),科學家直言這項發現不僅是生物多樣性的驚喜,更強調了探索海洋生態系與保育研究的重要性。

綜合外媒報導,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利用重達7055磅的水下機器人探測器「蘇巴斯汀」(SuBastian),前往智利邊緣海底進行探測工作,結果因此發現這種外型特殊的蠕蟲蹤影。據研究團隊透露,探索地區位於3大板塊交界處,深度介於2652至3281英尺(約808至1000公尺),是擁有獨特地質特性的自然實驗室,也特別適合研究深海生態。

報導指出,此次發現的蠕蟲屬於多毛綱生物,外形有如人類化妝用的「假睫毛」般迷人,其剛毛因有特殊蛋白質結構,所以能在深海中呈現虹彩效果。科學家解釋,這種蠕蟲通常生活在缺乏陽光的深海環境,與化學合成細菌共生,透過化學反應來獲取能量,更藉此支撐著深海生態系統的平衡。

拍攝到這種有獨特外型的蠕蟲影片在網上曝光後,立即引發大批網友討論,甚至還幽默戲稱牠為「馬桶刷」、「深海聖誕樹」。科學家則指出,這種閃閃發亮的多毛綱蠕蟲的發現,提醒人們深海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探索,而這些生物的適應能力和共生關係,也是理解深海生命演化的重要關鍵。

此外,多毛綱物種在全球已知超過1萬種,其中許多在深海中扮演關鍵角色,例如耐高溫的極端生物或參與營養循環的食骨蠕蟲。施密特海洋研究所此次考察為期55天,旨在智利邊緣地區進行生態系統測繪和收集樣本,他們不僅希望揭開更多深海中的神秘面紗,更致力於透過影片分享來傳遞知識,提升公眾對海洋保育的意識。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875760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心碎!歐亞大陸首見原生鳥類滅絕 細嘴杓鷸永別人間

這是細嘴杓鷸在摩洛哥的最後身影之一,攝於牠們滅絕之前。(圖取自英國RSPB官網)

這是細嘴杓鷸在摩洛哥的最後身影之一,攝於牠們滅絕之前。(圖取自英國RSPB官網)

2024/11/26 11:3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國際鳥類科學期刊《IBIS》 最新發表的研究,細嘴杓鷸(Slender-billed Curlew)幾乎確定滅絕。雖然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色名錄已記載164種滅絕鳥類,但細嘴杓鷸曾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其滅絕凸顯人類活動對物種生存的巨大威脅。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細嘴杓鷸(學名: Numenius tenuirostris)是一種遷徙性水鳥,在西伯利亞短暫夏季繁殖,冬季則遷徙至地中海地區。然而,由於棲息地喪失和環境惡化,牠們最終走向滅絕。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SPB)指出,這是歐亞非大陸及周邊地區首次記錄的鳥類滅絕事件。儘管過去幾十年來在繁殖地與越冬地的搜尋始終未果,最後可靠目擊紀錄可追溯至1995年的摩洛哥。

研究估計細嘴杓鷸的滅絕可能性高達96%,極可能在1995年最後目擊後不久消失。正式宣告滅絕需經IUCN審核,目前其狀態仍列為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滅絕後,原本用於保護細嘴杓鷸的資源將重新分配給其他瀕危物種。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研究員龐德博士(Dr. Alex Bond)透露,對博物館中幼鳥羽毛的分析顯示,先前搜尋細嘴杓鷸繁殖地的地點錯誤。雖然後續轉向哈薩克北部搜尋,仍無所獲。他認為保護工作延遲至1988年才展開,是造成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警告,氣候變遷、棲息地破壞和污染將讓此類悲劇成為常態。

研究強調,棲息地喪失是細嘴杓鷸滅絕的關鍵因素。西伯利亞的沼澤因農業開發被排乾,地中海濕地亦因污染和破碎化而逐漸消失。此外,疾病與狩獵可能也是導致滅絕的輔助因素。該物種部分越冬地如葉門與美索不達米亞沼澤,因戰爭與報復性措施而進一步惡化生存環境。

細嘴杓鷸的滅絕為保護其他類似鳥類提供警示,例如大杓鷸(Eurasian Curlew)和黑尾鷸(Black-tailed Godwit)。杓鷸屬(Numenius)的八個成員中,多數已被列入紅色名錄。專家指出,大陸物種滅絕的速度正加快,強調遷徙物種的保護需各國攜手合作,才能有效防止更多物種消失。

此事也反映國際社會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努力仍有不足,研究者呼籲各國採取更積極的行動應對這一全球挑戰。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87529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虎鯨群起獵殺龐大鯨鯊取肝!研究首次證實針對性攻擊

南加州外海出現的虎鯨和遠方賞鯨船。(美聯社檔案照)

南加州外海出現的虎鯨和遠方賞鯨船。(美聯社檔案照)

2024/12/01 00:45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電視或電影中向來賦予虎鯨(俗稱「殺人鯨」)友善的形象,不過,海洋研究學者根據這6年來在墨西哥西部加利福尼亞灣拍攝到的影像,指出一群虎鯨採取協同行動攻擊目前現存體型最大的魚類鯨鯊,而且記錄到的已有4次,顯示這群虎鯨可能專挑鯨鯊下手。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11月29日報導,雖然過去也曾發生虎鯨攻擊鯨鯊的零星事件,但是這份29日在《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發表的報告,是首次呈現一群虎鯨一再重複這種行為,意味著這些虎鯨或許是在尋找鯨鯊下手。

這群虎鯨由一隻50歲的帶頭,研究人員根據中美洲古文明阿茲特克帝國國王蒙特蘇馬(Moctezuma)之名,稱呼這隻虎鯨,牠是該群體中體型最大的,從2018年到2024年間民眾或科學家拍攝到的影像,共記錄到4次圍攻鯨鯊事件,其中3次都有蒙特蘇馬參與,另外1次是由已知與牠有關係的虎鯨執行。

這群虎鯨的協同攻擊手段相當殘酷,報告主要作者、非營利組織Conexiones Terramar海洋生物學家雷瓦斯(Erick Higuera Rivas)說,牠們通常從鯨鯊下方撞擊,使其翻轉腹部朝上,誘發緊張性麻痺(catatonic state),暫時無法自主活動或下潛逃離,這樣便於虎鯨專注攻擊鯨鯊最無防護的腹側部,尤其是靠近生殖器的骨盆附近,導致其大量出血,最終無力地沉入深海。

其中一段影片是一隻鯨鯊已經翻肚,骨盆部位正在流血,蒙特蘇馬圍繞著牠游。研究報告另一名作者、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海洋生物學家潘卡迪(Francesca Pancaldi)說,這批虎鯨的目標是取食富含營養和熱量的鯨鯊肝臟。

鯨鯊是現存體型最龐大的魚類,平均體長12至13公尺,重量達20噸以上,但性情溫和,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魚類為食,加利福尼亞灣是牠們的重要棲息地。記錄中的攻擊事件都發生在幼年鯨鯊,其體長約6到8公尺。

虎鯨體型較小,但也是海豚科中體型最大,體長可達約9公尺,以非常有效率獵捕技能著稱,為海洋中頂級掠食者,魚類、海豹、海獅都是牠們的獵食對象,之前也有虎鯨攻擊大白鯊的紀錄。雷瓦斯說,這群虎鯨在戰略性和聰明地合作獵殺鯨鯊,而且只針對獵食對象某一特定部位下手,令人印象深刻,也顯示出牠們的頂級掠食者角色。

鯨鯊體型龐大卻性情溫和。(美聯社檔案照)

鯨鯊體型龐大卻性情溫和。(美聯社檔案照)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88007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