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新風場不再強制國產化 歐盟暫停WTO爭端解決

2024/11/09 05:30  

歐盟向WTO狀告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台歐雙方昨共同宣布達成共識,歐盟將暫停WTO爭端解決程序。(示意圖,台電提供)歐盟向WTO狀告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台歐雙方昨共同宣布達成共識,歐盟將暫停WTO爭端解決程序。(示意圖,台電提供)

台歐風電協商達共識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歐盟向WTO(世貿組織)狀告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台歐九月中啟動協商,經多次溝通後,經濟部長郭智輝五日致函歐盟貿易總署總署長Sabine WEYAND,表達我方在三之二風場會給予彈性,並承諾未來風場將「不再強制」國產化。台歐雙方昨共同宣布達成共識,歐盟將暫停WTO爭端解決程序。

經濟部指出,因國際離岸風電市場變動劇烈,開發商在執行IRP產業關聯性計畫(俗稱國產化)面臨許多挑戰;而確保「離岸風場如期併網商轉」是經濟部最大目標,若遇到不可歸責因素,三之二風場國產化可給予彈性,且未來風場選商規則也不會強制納入國產化。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昨表示,雙方一直是就三之二風場範圍討論,因涉及即將在十一日簽署行政契約的五家廠商,且合約內容去年早已對外公告,並不會更改條文,而是以附件方式,仍具法律效力。

三之二風場國產化雖獲彈性空間,但條件是要遇到「不可歸責」狀況;舉例來說,風場應要二○二九年併網,卻因國內供應鏈供貨不足,導致風場需延宕,審查通過後就可自海外進口。李君禮說,原本就有類似的規則,但歐盟覺得「沒有」明確的審查原則,因此存在風險。

經濟部目的是確保綠電穩定供應,不能因為國產化理由導致風場延宕;但若是非國產化理由,例如施工問題而造成延期,廠商仍可提出展延,但經濟部會個案審查,該罰就罰。

紅供鏈蠢動?經部:限制中國輸入項目

外界也擔憂本土供應鏈難以抵抗低價的紅色供應鏈,經濟部強調,台灣有限制中國輸入項目,「原則上不行」,只有實驗性等特殊狀況,經過專案申請才有可能。

經濟部也說,郭智輝於五日致函Sabine WEYAND,七日收到回函表示肯定;歐盟認為台灣將有效處理離岸風電開發商在執行上所遇到的困難,在我落實相關承諾下,歐盟將不會在WTO採取進一步動作(will not have to take this matter further in the WTO)。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76169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波浪發電 機組比汽車還輕

成大、南台科大、高雄科大共組團隊,開發「WaveArm波浪發電」機組,可利用24小時不間斷的波浪進行發電。(研發團隊提供)

成大、南台科大、高雄科大共組團隊,開發「WaveArm波浪發電」機組,可利用24小時不間斷的波浪進行發電。(研發團隊提供)

2024/12/28 05:30

記者吳柏軒/專題報導

海洋廿四小時不間斷的「波浪」也可產能發電,成大攜手高雄科大、南台科大,共同研發「擺臂式波浪發電機組」(Wave-Arm),掌握關鍵技術,已成功造出原型機,可在堤防快速安裝,讓新型綠能快速上線發電。

成大攜手高雄科大、南台科大研發

計畫主持人、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系主任董東璟指出,國科會推動複合式海域能源科技研發,系上收集全台灣海洋波浪資料長達廿八年,在學理基礎之下,與實作很強的高雄科大、南台科大共組團隊,研發波浪發電。

董東璟說明,波浪發電原理,是藉由波浪上下運動帶動擺臂,後端再連接發電機組。董東璟團隊針對現有海邊堤防設計「岸基式」機組,約二公尺寬,擺臂伸入海中約三到四公尺,原型機發電容量約為一KW(每小時產生一度電),且一個機組比一台汽車還輕,安裝架設容易,免拉海纜,用地取得較易(多為港務公司屬地),有減少環境衝擊、避開漁業資源、防颱能力較高等優勢。

掌握技術 不到2千萬元做出原型機

目前國際上波浪能尚在起步階段,董東璟指出,全球研發領先的以色列公司,據了解仍尚未賺錢,但投資人持續築夢;他強調,團隊研發的波浪發電機組國產化,包含發電機的線圈都一圈圈重新繞,將關鍵技術掌握在手中,二年花不到二千萬元已製造出原型機,去年發電效率並不如預期,今年已找出問題並修正驗證。

圖為設置在海邊堤防的模擬畫面。(研發團隊提供)

圖為設置在海邊堤防的模擬畫面。(研發團隊提供)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68443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獨家》達標蓋好374座風機 我離岸風電裝置容量衝3GW領先亞太

2025/01/31 18:25  

截至去年底,離岸風電總裝置容量已推進到3.04GW,成功達成原定全年度目標。(記者廖家寧攝)截至去年底,離岸風電總裝置容量已推進到3.04GW,成功達成原定全年度目標。(記者廖家寧攝)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因應我國製造業對綠電的硬需求,經濟部自2017年以來加速建置離岸風電,力拚2026年離岸風電總裝置容量達到5.6GW,截至去年底,總裝置容量已推進到3.04GW ,成功達成原定全年度目標,總裝置容量及建置速度也超越日韓及越南。

經濟部能源署指出,去年新增風機安裝91座,但因前年有部分風機已安裝但尚未併網,因此去年合計併網風機座數合計是137座,總裝置容量是1.22GW;截至去年底,總累計風機安裝374座風機,總裝置容量3.04GW ,其中已併網的風機有367座,裝置容量達到3GW 。

經濟部表示,台灣風場施工在氣候窗限制下,每年僅有6、7個月施工期,2019起全球離岸風電建置遭疫情衝擊,烏俄戰爭掀起搶船潮、推高風場建置成本,因此經濟部提供潛力場址階段開發商1年併網緩衝期,2024年目標是安裝314至374座風機,累計裝置容量要達到2.56至3.04GW,去年度已順利達標,能源署每月就工程進度進行追蹤。

另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Renewable Capacity Statistics 2024」統計,2023年底日本與韓國在離岸風電設置量分別是154MW及136MW,越南1104MW,我國則是1569MW,我國不管是離岸風電總裝置量還是成長速度,皆超越日、韓及越南。

規劃2030年,我國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則達到13.1GW,評估台灣離岸風電潛力,到了2050年可達到40GW至55GW。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3818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等無千億撥補 電價調整恐逾3%

2025/02/12 05:30  

電價審議會三月中下旬即將登場,因等不到千億元彌補虧損,漲幅更難控制在電價公式正常的3%內。(資料照)電價審議會三月中下旬即將登場,因等不到千億元彌補虧損,漲幅更難控制在電價公式正常的3%內。(資料照)

經部仍盼立院補助「不要完全不給」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年初聯手大砍政府今年編列給台電的一千億元撥補預算,另一筆追加的一一三年度一千億元補助更待協商、尚無著落,台電財務壓力與日俱增;但電價審議會三月中下旬即將登場,漲電價箭在弦上,只剩民生與產業調幅該如何分配,因等不到千億元彌補虧損,漲幅更難控制在電價公式正常的三%內。

我國過去三年調整四次電價,民生電價多凍漲或採較低調幅,產業電價則漲了四次,累積漲幅超過六成,單價已達四.二九元;去年民生電價平均單價還在二.七七元,低於平均售電價格,台電每賣一度電、就虧逾一元。

比較產業電價、民生電價成本與平均售價,民生、住宅電價是相對有調整空間,且民生電價的單價目前還是比二十年前低,長年偏低的怪象有待解決;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受訪就透露,朝一般民生電價不漲,但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用得多」就會加一點。

產業對再漲價相當有意見

官員︰用多包括民生住宅

外界多認為「用多」指的是產業電價,但據悉,業界對再漲電價相當有意見、已向經濟部請命,而官員也解釋,用得多也包括民生住宅、較高級距的用戶;過去就有對住宅千度以上豪宅調漲案例。

但若只漲七百度或千度以上用戶,並非台電內部樂見調法,因第一段、第二段低級距過去「多年凍漲」,已與高級距越拉越大,許多住宅只要裝分表,仍可適用低電價,住宅電價過低也不利於節電。

台電僅表示,會依照財務、燃料成本如實提報電價審議會;經濟部也強調,尚未收到台電報告,但仍期盼立法院補助「不要完全不給」,不論是一一三年追加預算或是未來再追加,唯有獲得國會支持,才能減緩電價調漲壓力。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91203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削減成本 美能源巨頭雪佛龍將在全球裁員最多20%

2025/02/13 09:17  

美國能源巨頭雪佛龍(Chevron)將在全球裁員最多20%。(路透)美國能源巨頭雪佛龍(Chevron)將在全球裁員最多20%。(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外媒報導,為削減成本並簡化業務,美國能源巨頭「雪佛龍(Chevron)」將在全球裁員最多20%。

綜合媒體報導,雪佛龍週三(12日)告知員工,公司將在全球裁員15%至20%。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雪佛龍在全球擁有4萬5511名員工,此意味著此次裁員約6830至9100員工將受到影響。

雪佛龍公司副董事長尼爾森(lMark Nelson)在聲明中表示,裁員行動將於今年開始,並將於 2026年底完成,承諾會在過渡期間為員工提供支持。

雪佛龍12日股價下挫1.6%,收在154.9美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4988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台電提漲9.08%被封殺 審議會拍板 電價凍漲

2025/03/29 05:30  

台電4月電價凍漲影響台電4月電價凍漲影響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電價審議會昨舉行,台電提報平均電價應調漲九.○八%,但考量國際關稅變化、地緣政治風險等引發物價波動隱憂,決議四月電價不調整,這是電價連二漲後再次凍漲。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會全力爭取追加預算、離島價差補貼、未來歲計賸餘等三大預算撥補,讓台電財務健全並穩定經營。

考量美國關稅 衝擊經濟、物價

賴建信說明,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國際經濟,社會擔憂對物價有擾動,台電去年底累虧達四二二九億元,委員均認同是過去燃料大漲結果,台電為照顧民生、穩定國內物價、產業競爭力,「扮演擋土牆的角色」,卻未能充分反映電價。

賴建信表示,經濟部會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台電預算,目前還有二○二四年追加的一千億元預算,加上台電長年離島價差補貼一一六四億元,及未來若有歲計賸餘等,都會向行政院全力爭取。

經濟部爭取3大預算 挹注台電

台電也有四大開源節流降本措施,包括燃料採購精進、綠電銷售、活化資產,加上過去給學校、農漁會等凍漲優惠回歸主管機關自編,可望改善財務一六八億元。

台電本次提報平均單價應為四.○九六八元、漲九.○八%,但委員會共識決拍板凍漲,台電今年恐再虧五百億元;雖國際煤價下修,但天然氣價下降的機率較低,目前計息負債達一.六三兆元,今年利息支出就逼近三二○億元。

若未能爭取撥補預算,台電九月漲價機率大增,賴建信表示,因關稅因素尚未明朗,不會再召開臨時會,待九月再檢討。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98942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賴總統:至2032年 穩定供電無虞

2025/05/03 05:30  

新北產業園區業者向總統賴清德、執政團隊傾訴產業界心聲。(記者黃子暘攝)新北產業園區業者向總統賴清德、執政團隊傾訴產業界心聲。(記者黃子暘攝)

經濟部盤點 台灣不缺電 缺的是綠電

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產業與國際貿易秩序,總統賴清德2日前往經濟部新北產業園區服務中心與業者座談,傾聽業者心聲。 (記者劉信德攝)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產業與國際貿易秩序,總統賴清德2日前往經濟部新北產業園區服務中心與業者座談,傾聽業者心聲。 (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黃子暘/新北報導〕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挑戰,總統賴清德昨前往新北市新莊區新北產業園區,傾聽產業心聲。新北市長侯友宜當面向賴清德表示,核電將要歸零,產業憂慮再生能源無法補足,電力供應能否負荷產業需求?賴清德強調,經濟部盤點後,台灣可穩定供電至二○三二年無虞,目前缺的是綠電;另外行政院四一○○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中挹注台電一千億元,以穩定物價。

侯友宜說,台灣發展多以高電力需求的人工智慧、半導體等科技業為主,按台電估算,每年用電成長二.八%,平均成長九十億度,核電又將要歸零,夏季備載容量經常低於安全量,產業憂心這段時間再生能源二十%無法補足;此外,燃氣是否可以穩定提供、能否達成淨零碳排也讓產業憂心。

業界期盼不要調漲電費

賴清德回應說,經濟部已盤點,即便是把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所需要的電費概括估計,台灣可穩定供電至二○三二年無虞,目前缺少的是綠電,所以政府正積極推動風力、太陽能、水力、地熱發電等各項綠能建設;關稅調漲下,生產成本增加,業界期盼不要調漲電費、電費穩定,這也正是為何行政院長卓榮泰要編列一千億元補助台電。

政府應給台電合理對待

賴清德解釋,台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自行吸收成本、未調漲電價,當然盈虧數字會較不理想,但確實發揮穩定物價指數(CPI)的效果,政府應給台電合理對待;在當前關稅衝擊下,政府也希望將CPI控制在二%內,並穩定匯率,使其不受外界影響波動。

賴清德指出,我國已與美國進行首次談判,政府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台灣產業發展空間」、「不會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的原則持續談判,並「快慢有序」。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04818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核三2號機今日下午降載 明日凌晨停機
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風電國產化警鐘?「台唯一葉片製造商」天力風電突宣布資遣近8成員工

台灣唯一葉片製造商天力離岸風電科技(6793)今(22)日發布重訊記者會表示,主要客戶丹麥維特斯集團由於其經營策略考量,確定退出台灣離岸風電市場,故不再向天力離岸風電提出葉片製造需求,最終於今日依訂單完成309支葉片生產,並將與該集團全面結束合作,將影響合併葉片製造產能100%,天力風電也表示,已於3月起陸續資遣產線員工,預計資遣正職員工共計約470人,約占近8成。

延伸閱讀:台電啟動興達電廠是「偷開」?台電駁:合法合規也有揭露

圖/擷取自櫃買中心直播
圖/擷取自櫃買中心直播

天力離岸風電表示,丹麥維特斯集團占本公司2024年度及2023年度合併營收分別約94%及98%,故將影響本公司合併葉片製造產能100%。

天力離岸風電科技公司表示,積極拓展風電葉片生產週期中後期的運維服務價值與陸域小型風機業務領域,進行企業轉型及多角化發展。

不過目前上述各項業務規劃皆正在積極拓展中;另因主要營業項目暫時中斷,尚未能有明確之生產銷售需求下,已於3月起陸續資遣產線員工,預計資遣正職員工共計約470人,依據公司官網公布員工人數600人計算,資遣近8成,預估資遣費用共計新台幣約3700萬元。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9%A2%A8%E9%9B%BB%E5%9C%8B%E7%94%A2%E5%8C%96%E8%AD%A6%E9%90%98%EF%BC%9F%E3%80%8C%E5%8F%B0%E5%94%AF%E4%B8%80%E8%91%89%E7%89%87%E8%A3%BD%E9%80%A0%E5%95%86%E3%80%8D%E5%A4%A9%E5%8A%9B%E9%A2%A8%E9%9B%BB%E7%AA%81%E5%AE%A3%E5%B8%83%E8%B3%87%E9%81%A3%E8%BF%918%E6%88%90%E5%93%A1%E5%B7%A5-093519038.html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下令鬆綁核能 川普:25年內核電擴大4倍

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展示他簽署的加速興建核電廠的行政命令。(彭博)

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展示他簽署的加速興建核電廠的行政命令。(彭博)

2025/05/25 05:30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廿三日簽署四道行政命令,加速美國核能發展,目標是在廿五年內將美國核能發電量擴大四倍,以滿足極為耗能的數據中心、人工智慧(AI)等產業需求,但專家打臉川普,直言美國「極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

專家打臉「極不可能實現」

在一眾核能產業高層簇擁下,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表示,核能為「熱門產業」,這次簽署的行政命令將讓美國成為該行業的真正強權,並補充說核能無論在安全性或成本方面都取得長足的進步,「是時候使用核能了,我們將大力發展核能」。川普的行政命令包含加速核反應爐在國防和AI領域的核准程序、改革「核子管理委員會」(NRC)並授權能源部批准先進反應爐設計和計畫、調整審查流程並力拚在明年七月四日前讓三座實驗性反應爐投入運作,以及強化對核能產業基礎的投資等。

川普表示,擴大核能發展的重點將放在建造小型反應爐,以滿足科技與AI公司所需的龐大能源需求,同時提高國內鈾礦的開採與濃縮,以降低進口依賴。內政部長、同時也是新成立的能源主導委員會主席柏根(Doug Burgum)表示,川普的舉措將推翻過去五十年對核能產業過度管制的狀況,「我們必須擁有足夠的電力,才能在與中國的AI軍備競賽中勝出」。他不諱言,美國未來五年在電力方面採取的行動,將決定AI產業未來五十年的發展。

然而,美國不太可能在廿五年內,也就是在二○五○年時將核能發電量從目前的近一千億瓦提升至四千億瓦(400 gigawatts),因為美國缺乏投入商業營運的下一代反應爐,近五十年來僅從零開始建造兩座新的大型反應爐,且這兩座位於喬治亞州一座核電廠的反應爐完工已晚了好幾年,並超出預算至少一七○億美元(約五一四六億台幣)。

批評人士指出,白宮的舉動可能會危及安全,同時違反「原子能法」等法律。「憂思科學家聯盟」核電安全部門主任黎曼表示,損害核管會的獨立性或鼓勵徹底規避該機構,可能會削弱該機構、降低其監管效力,「簡言之,如果不把安全放在首位,美國核工業就會失敗」。前總統歐巴馬任內的核管會主席賈茨科指責川普的命令是「國家核安全系統的斷頭台」,將使國家更不安全、核工業更不可靠、氣候危機更加嚴重。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708348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