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轉貼] 未來5年「除夕年卅」將消失

未來5年「除夕年卅」將消失 台北天文館曝原因

除夕是農曆12月最後1天,也常常被稱為「年卅」,不過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明年起將有連續5年沒有「年卅」。圖為圍爐示意圖。(資料照)

除夕是農曆12月最後1天,也常常被稱為「年卅」,不過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明年起將有連續5年沒有「年卅」。圖為圍爐示意圖。(資料照)

2024/02/08 14:34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除夕是農曆12月最後1天,也常常被稱為「年卅」,不過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明年起將有連續5年沒有「年卅」,因為臘月廿九將取代「年卅」成為除夕,因此「年卅」將暫時消失!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在官網發文指出,農曆是基於月相變化制定的曆法,但月相變化週期為29.53天,因此有大、小月之分,且跟陽曆不同大、小月並非固定,而是會跟隨實際月相而訂,而自2025年至2029年,農曆12月29日的次日即逢「朔」,由於「朔」發生的當日即訂為初一,因此未來5年臘月廿九都將取代「年卅」成為除夕。

天文科學教育館也指出,包含2027年及2028年,朔發生的時刻會落在2月6日23時56分及1月26日23時12分,但一樣會慶祝農曆新年的韓國,在同一時間已進入隔日的2月7日與1月27日,因此將有連續2年韓國的大年初一將會比台灣晚1天。因此若是有民眾在2027年或2028年的大年初一搭機飛往韓國,當天韓國仍會是除夕,因此將可在韓國再過一次農曆新年,彷彿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

天文科學教育館也提到,「年卅」消失並非罕見現象,以過去10年來說,包含2013年、2016年以及2022年都曾發生過臘月為小月。至於未來10年中,將有8年都沒有「年卅」,只有2030與2034年能將除夕稱為「年卅」。

除夕是農曆12月最後1天,也常常被稱為「年卅」,不過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明年起將有連續5年沒有「年卅」。(圖擷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

除夕是農曆12月最後1天,也常常被稱為「年卅」,不過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明年起將有連續5年沒有「年卅」。(圖擷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575526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2025年起大年三十將「消失5年」 專家揭原因

從2025年到2029年,連續5年的除夕都會落在大年二九,而非大年三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從2025年到2029年,連續5年的除夕都會落在大年二九,而非大年三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字級設定:

2025年1月29日將迎來蛇年的農曆新年,不過從2025年開始,連續5年的大年三十都將「缺席」,必須等到2030年才會再出現,大陸中科院專家指出,背後的原因和月亮的圓缺變化有關。

根據《極目新聞》報導,從2025年開始到2029年,連續5年除夕的農曆日期都會落在大年二九,大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解釋,大年三十消失的原因和農曆的曆算規則有關,農曆月則是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來制定。

王科超指出,月亮繞地球轉動一圈,從地球上看,月亮會呈現不同的樣貌,當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這時的月相稱為「朔」,當天則稱為「朔日」,是每個農曆月的第一天,稱為農曆初一;從一個朔到下一個朔的時間就是農曆的一個月,被稱作「朔望月」,平均長度是29.53天。

王科超補充說明,朔望月的長度並不是固定的,本世紀最短的朔望月為29.27天,最長的是29.82天,取整數計算,因此農曆月又分為大月和小月,前者30天、後者29天,如果臘月正好碰上農曆小月,那麼大年三十就會「缺席」,不過臘月逢小月的情況並不少見,大約3到5年就會出現一次,只是連續5年都沒有大年三十,雖然也算正常現象,但確實比較罕見。

https://www.chinatimes.com/hottopic/20241203003442-260809?chdtv

請從論壇首頁右上角進入「個人中心」,就可以編輯您個人的頭像、簽名檔及自我介紹。請用高級模式回覆,點HTML框,可有更多變化豐富版面。
不怕辛苦,就怕不公平;不怕卑微,就怕不公義。
可以哭泣,不要洩氣;可以悲傷,不要放棄!

TOP

返回列表